语文教学的多元化探索

2014-02-26 10:37廖红梅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1期
关键词:良性初中语文课文

初中语文学科,具有极佳的人文精神,能够良好地就学生的人文素养及思维能力等予以培养深化,其作为承接小学语文及高中语文的桥接平台,对于学生的发展,存在着根本的促进作用。对其展开的教学工作,也应当专注于从学生的实际着手,统筹现代化教育的要求,自教学方法手段展开改革,科学合理地运用相对多元的教学方法,促使课堂教学趋于生动形象化,具备超强感染力,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及观察想象能力、探究思维予以良性培养。同时还应专注于电教化教学等辅助教学工作的开展,有效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沉闷模式,促使教学工作向着高效化、整体化方向全面发展。

一.初中语文教学范畴内存在的教学问题研究

在当前若想有效增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成效,那么必然要就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良性的调研工作,以达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多数教师存在着过度注重教学自身,为了教学任务而教,而忽视了对于学生主体能力的应用训练,不注重师生关系及课堂氛围的良好营造,学生主体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得到良好的激发。同时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特征的把握研究,造成“教”“学”双方之间缺少良性的互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遭受挫折及困难打击时,教师不能及时的予以疏导解决,学生的自信心被逐步挫伤,由此也造成课堂的实际成效及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大打折扣。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欠缺良好的革新意识,一味地坚持传统的教学方式“按本授课”,“填鸭式教学”,此类形式对于学生而言,难以促使学生有效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对于知识的探究欲更无从谈起。另外教师方面对于教学理论、方法、规律欠缺经常性的总结创新,自然也未能就时代发展背景下所涌现出的诸类新型教学方法手段,做出在教学中的贯穿运用。从而造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效果相应较差,学生方面对于知识内容的实际应用能力相对薄弱,学习能动性与主观思维创造能力等,在此教学形势下被雪藏深埋。因此可以看出,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针对学生主体的实际着手,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于教学中坚持以知识创新,教学方法改进为基本原则,将知识传授同学生的能力培养予以良性统一,专注形成独特新颖的教学方法体系,存在着现实的教育意义。

笔者认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措施诸多,但从本质层面进行研究划分,能够具体归纳为三个区域范畴:一者为以“教”为主导地位的教育方法体系。二者为以学生“学”为主导的方法体系。再者为“教”“学”并重的方法体系。此三类教育方法系统,囊括了当前所有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概念,体现着各自的优势特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着独具一格的作用。

二.以“教”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方法系统研究

此类教学方法最为主要的即是通过语言为教学的载体,进行语文知识的良性传递,依据教师的课堂讲述及讲解,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把握好语文知识内容。其中最为优秀的即:

1.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总结挑选学生身边的相关生活素材,通过学生皆十分熟悉的事件及经历,进行在课堂授课中的良性穿插,体现出新课程学习同学生生活的密切关联,使得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讲授中,产生共鸣,以增强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以广泛的兴趣投入到知识的学习当中。诸如教学中能够借助课文,进行诱发学生的想象空间,通过引导式的给出问题,使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如在《背影》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应当明确的意识到当前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对于父母的理解少之又少,尤其是对父亲方面的理念及认识尤为稀薄,总会产生父亲不够关爱自己的想法,很难理解朱自清《背影》一文中所表达的父爱的厚重感。因此教师在授课前即可根据课文情境,设置相应的情境问题,促使学生产生想象。笔者即在课堂伊始借助于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一曲动人肺腑的音乐《父亲》,在音乐背景中,缓缓为学生讲述了自己父亲与自身之间最为感人的一件事,在讲述完毕后,继而呼吁学生展开自身对于父亲的看法,讲述父亲所做的最让自己感动的画面。通过这一思维场景的营造之后,在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结合课文中的父子场景,向学生们讲解课文中所表达的父子间的感情。这样一来通过之前的情景营造,即能够良性地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领会作者为何会被父亲的动作及背影深深触动。通过该方法能够有效促使学生通过自身思考进行问题处理,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良性调动。再者教师还可在授课之后,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作文任务,如以“我眼中的父亲”为题,展开写作,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写作能力。

2.互动教学法

在初中语文授课中,教师应当明确的意识到传统教学方式,对于学生主体能动性所造成的阻滞,充分结合教材的实际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节点安排,促使学生良性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真正的融入教材,体会教材的内涵,感知教材所提倡的思想。例如在教材中涉及到对话性质的文章时,教师即能够通过人物模拟的形式来进行授课,通过人物的模拟,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能够得到根本的调动,认真就人物言谈举止进行揣摩体会,如此一来不但能够改变传统授课时的单调枯燥,同时也能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加深课文的理解程度。诸如在《皇帝的新装》的课堂教授中,笔者将学生进行了分组,予以了不同的角色安排,展开互动的表演,由善于表演的学生担任皇帝和大臣等角色,对于不善于表演,且同样想要参与其中的学生,笔者特意增设了一定数量的宫女及侍卫角色,并选取相应数量的评委和观众进行打分,以此保证人人均可获得角色的体验。通过这类形式,既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知识,同时也大大满足了该年龄阶段学生强烈的表演欲望和好动天性,并就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意识予以了良性培养。

三.以“学”为主导地位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系统研究

以“学”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方法具体即是:由教师作为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树立起课堂大局掌控意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方法,由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展开自我学习,自我进步。此教学方法系统内最具代表性的即是讨论教学法。

初中语文讨论教学法具体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之下,由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所展开的集体对话抑或个体对话及互相学习的模式。其重视的是学生彼此之间的合作及沟通交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所展开的信息多向交流,在当前被作为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常用教学方法广泛使用。其自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以教师作为课堂主导核心的教学结构。凸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彰显了民主的教学思想,有利于强化教学成效,缩短师生距离。但是讨论教学的开展,具体而言需要通过一个合理的论点设置,来调动学生的讨论兴趣,所以这需要教师做好课前备课工作,自教材中发现问题,设置适宜于学生展开矛盾互辩的论点,或者在课堂授课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把握,转化为讨论的论点。

诸如在进行《伤仲永》一文授课时,笔者即在课堂开始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先天天赋与后期学习到底哪个重要?然后依据学生不同的回答分作了三组,依次为:持先天天赋重要观点的学生,一组为“后期学习重要”观点的学生,另外一种为两者皆重要的学生,继而笔者安排三组持不同论点的学生以辩论的形式展开了讨论,进行分析究竟是先天天赋重要,还是后天学习重要,抑或二者都重要。在讨论中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及思想,对比思考之下便能转化为自身的良性思维认知。讨论完毕后笔者即向学生进行了总结:先分析了先天天赋与后天学习存在的不同,继而以教育的口吻向学生阐明了一个道理:无论是先天和后天均不能够自满自傲,必须踏实前行方能成功,不然便会变成我们今天所要学习课文中的下一个仲永。在此形势下展开正式的授课,学生经过讨论后便能够顺利的融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且同时在讨论中,也收获了教师所总结而来的教育哲理。

四.以“教”“学”兼重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系统研究

“教”“学”兼重方法所提倡的是对学生知识内容授课的情况下,明确就学生主体的各项素质技能、实践能力予以提升。对于此方面的教学方法极为常见的即:教学问答法、教学实践法。

1.教学实践法

教学实践方法主要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由教师在教学中专注于语文知识同其他学科知识的横向关联性研究,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在明确知识授课的同时,以相关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探究意识与实际技能。诸如通过以演讲比赛、新闻采访与课本剧编排等形式,使学生提前接触社会,明白语文同生活存在的关系,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与知识汲取、语言表达能力。其次通过语文教学实践法,能够使学生展开对生活的多层面、多角度分析、感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驱动力,做到真正的自觉学习、主动学习,且通过实践法还能够有效地就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进行检验。

2.问答教学法

这类方法于初中语文教学中最为常见,其主要是在语文课堂内,以问题作为核心,展开教学的组织工作,其通常是由教师进行组织,由学生进行答问形式而进行,在问题答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问答教学方法极难把握,若是不能对学生整体能力做出把握,很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所以在问题提问时教师应当依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层次,提问不同难度的问题,尽量保证问题在提问学生回答的范围之内,令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具备良好的学习信心,以此就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心理障碍予以良性消除。

廖红梅,教师,现居江西上饶。

猜你喜欢
良性初中语文课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背课文的小偷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