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河北省产业布局分析
——以临空产业为例

2014-02-27 00:56魏丽华李书锋
中国流通经济 2014年12期
关键词:空港临空河北省

魏丽华,李书锋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石家庄050061)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河北省产业布局分析
——以临空产业为例

魏丽华,李书锋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石家庄050061)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出台将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推到了新的历史阶段。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实质上是产业的协同发展;京津冀的深度融合,实质上是产业的深度融合。在协同发展战略下,伴随着京冀交界处首都第二机场的开建,以具有明显航空指向性的临空产业为突破口,加快河北省临空产业布局,深化跨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助推三地一体化发展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考虑到河北省发展临空产业的现实基础及其在空港运载力、产业配套、环境、园区开发程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为更好地推动河北省临空产业发展,一要研究城市新定位,着力打造正定空港城;二要建立空间新格局,实现错位发展齐奋进;三要实现产业新选择,依靠空港特色经济促转型;四要制定政策新措施,科学规划、强化扶持、深化改革、多管齐下。

协同发展;京津冀;产业布局;临空产业

一、前言

所谓协同,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通过协调合作,达到系统整体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的一种系统结构状态,即实现“1+ l>2”的功效,它既反映了系统发展的协调合作过程,又反映了系统通过这一过程所达到的结构状态优化的结果。协同是一切领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一切系统演化发展的必然趋势。[1]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这一复杂的系统中,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常常以无序或有序的形式呈现出来,无序反映混沌,有序体现协同,在一定条件下,二者间相互转化。系统内各要素之间不能很好地协同,系统就必然会呈现出混沌无序状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也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协同,形成合力,便会产生协同效应,系统就会形成超越各要素自身功能之和的新的整体功能。[2]

从狭义角度理解,协同就是与竞争对手相对立的合作、协作、互助、同步等;从广义角度理解,协同既包括合作,也包括竞争。从系统科学角度宏观定性地看,在复杂系统中存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及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往往又是非线性的,它使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的功能在作用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而是耦合成为全新的整体效应。任何系统在保持整体性协同的情况下,都可以发挥出它的整体性功能,这一整体性功能远远超出各要素(或子系统)的功能之和。整体协同产生了部分功能无法形成的新的系统值,从而使系统在运动演化中不断保持良性循环的活力与生机。也就是说,协同作为一种过程,从微观上是通过对协调对象的组织,对对象本身、对象交互进行控制这种协调行为来达到合作目的的。

协同现象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中一种常见的客观现象。[3]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入认识并系统概括,形成了协同学理论。协同学理论是研究开放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的协同效应,使系统从混沌状态向有序状态、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以及再从有序转化为混沌的具体机理与共同规律的一种综合性理论。[4]

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协同学由德国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竞争、合作或协同是协同学最基本的几个概念,但在协同学中,赫尔曼·哈肯主要强调了协同的作用。所谓协同,按照赫尔曼·哈肯的观点,就是系统中诸多子系统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与集体行为。“协同是系统整体性、相关性的内在表现。自组织系统演化的动力来自系统内部的两种相互作用:竞争与协同。子系统的竞争使系统趋于非平衡状态,而这正是系统自组织的首要条件,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在非平衡条件下使子系统中的某些运动趋势联合起来并加以放大,从而使之占据优势地位,支配系统整体的演化”。[5]

对于建立在协同理论基础上的协同发展理论,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定论。一般而言,协同发展理论主要是依据协同现象以及围绕协同现象产生的协同学理论。[6]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协同学和系统论的发展及其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展,人们开始使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解决自然、社会、思维中存在的复杂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伴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次第崛起,引发了众多专家学者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和关注。区域经济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开放性复杂演化系统,人们开始将协同学理论引入其中,进行区域经济发展深层次的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京津冀都市圈概念诞生到现在,历时已久。然而,仅从规划名称的不断变化以及区域范围的不断调整上就能够看出其背后利益博弈之激烈。作为中国最难协调的区域规划之一,伴随着2014年初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的发布,标志着这一区域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实质上是产业的协同发展;京津冀三地的深度融合,实质上是产业的深度融合。在协同发展战略下,京津冀三地如何突破行政区域壁垒,完善产业合理布局,推动三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亟需进行深入探索。伴随着在京冀交界处落户的北京新机场的开建,以具有明显航空指向性的临空产业为突破口,加快河北省临空产业发展,深化跨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助推三地协同发展进程,对于深化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河北省加快推进临空产业布局的现实基础

纵观全球,以临空产业为导向的临空经济已经成为区域加快发展的核心动力,纽约、伦敦、东京均是借助飞机“翅膀”而跃升为世界大都市的。从全国看,众多机场所在地均提出了建设临空经济区的发展规划。有数据显示,全国依托机场规划并建设了58个临空经济区、100多个通用机场及产业园区。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日益推进、北京新机场的开建以及河北空港实力的日益增强,加快河北临空产业布局与发展,将之打造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引擎,借助飞机羽翼推动河北翱翔于强省方阵行列,应列为河北省的重要发展战略。就目前状况而言,河北省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临空产业的现实基础。

1.经济基础:平稳发展新时期

一方面,河北省经济连续多年保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国内生产总值屡创新高。具体见图1。

另一方面,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早已超过发展临空经济一般情况下所要求的3000美元的门槛,并且每年都在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具体见图2。

图1 2009-2013年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速

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发展实力为河北省临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战略基础:跨越赶超新契机

在京冀交界处落户的首都第二机场的建设,既使保定、廊坊被纳入了临空经济核心区,也为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化落实提供了天然平台。河北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民航业发展的意见》为加快提升临空经济规模和水平指明了方向。2013年获得国务院批复的《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更是明确指出,要“加快公路、铁路和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就为加快正定机场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按照规划,以滹沱河区域和正定新区为代表的北部城市将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作为石家庄“北跨战略”承接地的正定,不仅将承担一部分省会功能,在发展战略上更是被赋予了城市新中心的角色。这些都将为临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区域承载基础。

3.空港基础:厚积薄发新突破

2013年,石家庄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顺利突破500万人次,运营航线达到55条,全部通航城市达到51个,每周往返航班突破1000架次,迈入了全国大型机场的行列。伴随着高铁的陆续开通,石家庄机场实现了空地联运的立体化运营,先后在省会周边地区有步骤地启用了异地城市候机楼战略,陆续在保定、邢台、沧州、衡水、定州、白沟、高阳等地设立了7座异地城市候机楼,在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沧州、唐山、秦皇岛、北京、张家口等地设立了10个营业部,航空服务范围从省会拓宽到了地市乃至发达的地区县、乡、镇,形成了以石家庄机场为中心,覆盖冀中南,涵养山西阳泉、河南安阳、北京等地区的地面交通服务网络。2014年初,石家庄机场候机楼增设的铁路自动售票终端设施正式启用,旅客空铁中转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全省民航航线布局更加合理,已经初步形成了“沟通南北、通达东西、延伸海外”的航线网络。

然而,尽管积累了上述基础,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相比,河北省仍然存在诸多制约临空经济腾飞的不利因素。

图2 2009-2013年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三、加快河北省临空产业发展亟需突破的瓶颈

1.空港运载力偏低,临空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不足

空港被喻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其运载力高低直接决定着临空经济的竞争力。就客运量而言,2013年正定国际机场客运量为511万人次,在全国180多个城市机场中位列第37位,不仅低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国际机场,也低于成都(位列第5)、昆明(位列第7)、西安(位列第8)、重庆(位列第9)等西部省会机场,详见表1。就货运量而言,2013年正定机场实现货运吞吐量42976吨,在全国各城市机场的排名中位列第34位,偏低的客货运输量制约了河北省临空经济的发展。

2.产业配套度偏低,临空产业发展的支撑力不足

以临空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不足,以总部商务、会议展览、航空物流、商贸商住、航空服务及转口贸易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的“临空成分”明显缺乏,成为制约河北省加快临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环境优越度偏低,临空产业发展的吸引力不足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例,目前成都、昆明等城市均建设了免费的机场专用高速公路或高等级的城市快速路,上海市及黑龙江省也开辟了直达机场的绿色通道,通过高速公路进出机场的车辆一律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北京市也将从市区到机场的高速公路收费由15元降到了10元。这些便捷高效的机场设施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机场的发展,为临空经济的崛起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而目前河北省还没有出台类似的优惠政策。正是由于发展环境优越度较差,导致河北省空港物流业的发展与周边省市相比差距日渐扩大。相关统计显示,目前进出河北境内的空运物流,几乎都选择了北京进出港的航班,河北省内进出港航空货物流失严重。

表1 2013年河北省与部分城市民航机场业务量对比

4.园区开发度偏低,临空产业发展的承载力不足

2013年,郑州临空经济综合实验区获得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内首个临空经济综合试验区,产值已经达到了千亿元。而河北省临空经济的发展仍然停留于概念阶段,早在2010年,石家庄就制定了《石家庄空港工业园概念规划(2010-2040)》和《石家庄空港工业园起步区总体规划(2010-2020)》,但四年过去了,石家庄空港工业园依旧处于开发筹建阶段,而没有像众人所期待的那样“破茧成蝶”。

加快临空经济发展,不应仅仅是某一地方或某一企业的行为,而应成为河北省倾力打造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引领区、首都功能疏解的转移区、京津高端要素外溢的承接区、全面深化跨区域改革与合作的试验区。因此,深入探讨河北省加快临空经济发展、优化临空产业布局的战略路径,就成为完善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点。

四、加快河北省临空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城市新定位:着力打造正定空港城

(1)强化正定机场的核心地位

突出正定机场拥有高铁、高速公路及空港等多元现代化交通方式的枢纽地位,完善交通、信息、金融、市场等枢纽功能,聚集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枢纽经济,强化金融、商务、会展等枢纽服务,抓紧研究制定石家庄(正定)航空物流产业扶持规划,推动快递物流业发展,促使其从聚集物流、人流的单一空港功能向真正意义上的枢纽经济转变,着力将之打造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空港城。

(2)充分发挥正定机场“桥头堡”和空中走廊的作用

以打造正定空港城为目标,加快石家庄空港工业园建设,同步推进在空港工业园内筹划设立综合保税区的工作。第一,要加大市场扶持力度,提高热点城市的航班密度,以“立足国内,放眼全球”为战略重点,增加航线数量,扩大覆盖范围,打造以正定机场为中心,辐射全国、通达世界的多层次航线网络;第二,要加快空港工业园的开发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统筹规划园区项目,对创新型、成长型、总部型企业,优先入驻,并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实施大产业带动大项目,大项目促进大发展;第三,要着力发展会展、商贸、物流、IT外包等产业,打造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基地、现代物流聚集区,重点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仓储运输、国际货物中转、区域快递分拨、货运代理、快递物流等临空型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第四,要加快区域性总部商务产业的发展,推进兼具地标功能的商务楼宇及产业楼宇的建设,重点发展商务、金融、会展、广告传媒等现代服务业。

(3)实施“新区空港化、空港国际化、发展一体化”战略

依托正定新区打造石家庄北部的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依托正定国际机场培育综合性的产业联动平台,打造石家庄临空经济区(Airport Economy District,AED),形成“CBD+AED”双圈互动的发展模式,加速推动河北省临空经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进程。由于石家庄一直缺少城市副中心,市民逛街购物习惯上选择北国商城、新百广场等地,作为正定,其服务消费只能被主城“虹吸”。因此,在现有高铁已经连通正定机场的基础上,争取将正在修建的地铁向机场附近延伸,缩短机场与石家庄市区的时空距离,促进石家庄北部城市副中心的形成。全面打造石家庄北部地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最具活力、最具人文特色的现代化新区,加快形成“南有火车站,北有空港城”的双引擎,使之成为石家庄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支点。当空港与新区形成了发展合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双赢时,距离繁华空港城目标的实现,也就指日可待了。

2.空间新格局:错位发展齐奋进

按照临空商务区、制造区、保税加工贸易区、会展区、物流区等功能对空港工业园进行科学分区,超前规划,根据各地资源禀赋,谋求错位发展。例如,石家庄需要围绕装备制造业做好临空制造业这篇文章,甚至可以尝试将珠宝、首饰、眼镜、高端服饰等时尚产业纳入临空经济范畴。深化石家庄市政府、空港工业园与河北机场集团的合作,布局航空物流产业,扩大物流规模。并且,以酒店、餐饮、购物等业态为核心,打造临空商务商贸聚集区,加快石家庄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同时,推动临空总部经济与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大临空型企业总部基地的集聚力度。唐山机场应充分发挥曹妃甸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借助“海、陆、空、铁”多位一体的综合交通优势,布局临空制造、临空商务等产业,助推产业升级。廊坊、保定等地应以打造北京新机场空港新区(临空经济区核心区)为契机,着力发展金融服务、总部经济、商贸物流、高端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以及电子信息等高端制造业,承接北京优质要素与产业转移,积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化融合,打造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三化联动”示范区以及高端产业聚集区、深化改革与开放试验区。张家口则应以机场为支点,把握好与北京共同承办冬奥会以及国内外重大冰雪赛事的契机,发展冰雪运动培训及器械制造、休闲旅游、避暑观光、会议会展等产业。同时,以空铁联动叠加效应的充分发挥为立足点,整合周边高速公路、货运铁路等交通资源,以填补蒙中、冀北、晋北临空经济空白为战略机遇,积极承接京冀蒙晋等地高端产业的转移和辐射。

3.产业新选择:空港特色经济促转型

临空产业结构应当遵循“国际化、现代化、集约化、生态化”和“附加值高、关联度高、创新度高”的“四化”、“三高”原则,以“三、一、二”为产业发展顺序,高度发展商贸服务、仓储物流、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并将信息咨询、旅游业等作为后续的产业支撑点;深度发展以花卉苗木为核心的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第一产业,建立特色农产品展览中心;适度发展以飞机维修等为核心的第二产业,增强临空产业的航空指向性以及产业关联度。充分发挥临空经济辐射功能,推动关联产业聚集,在工业园核心区、集聚区、辐射区内实现一站式链条化采购与生产,加快形成临空产业集群,并根据各具特色的地域条件,积极构筑陆空铁一体化的产业模式。

4.政策新措施:科学规划+强化扶持+深化改革

(1)加强顶层设计

第一,建立协调机制。组建由河北省各级政府以及民用航空管理局等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河北省临空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以及相应的工作机构,形成推动河北临空经济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第二,加强规划引导。由河北省与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机场集团等单位配合,编制河北省临空经济发展规划,争取将“扶持壮大临空经济”列入河北省“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部署要体现出科学性和前瞻性,防止机场变成“围城”,避免配套服务区被主城“虹吸”。明确机场发展定位,整合资源,立足于建设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经济的战略目标,实现机场与高铁、高速公路、地铁、公交等发展规划的有效衔接。第三,做好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以北京新机场的开建为契机,会同北京相关部门,积极推动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之作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试验田,在打破行政区划、政策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先行先试,积极探索。

(2)强化政策扶持与落实

以“调结构,促转型”为核心,出台促进河北临空经济快速发展的产业政策。对临空经济区内的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相关产业,在土地、税收、财政补贴、行政收费等方面予以支持,并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全部细化落实到位。同时,鉴于临空经济所特有的专业性,建议垂直管理机构(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不断完善对空港相关企业的监管措施与激励机制,根据企业类型的不同,在高层干部选拔配备、经营业绩考核、工资总额管理等方面,实施符合不同企业类型的监管激励措施。

(3)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无论是临空经济区的建设,还是临空经济的发展,几乎都会涉及跨区域、跨行为主体的规划与合作。因此,需要省级政府进行统筹,整合各种临空指向性要素,密切产业与空港、空港与腹地之间的联系,深化地方政府与机场、航空公司之间的合作,形成多元主体“责任共分担,利益齐分享”的一体化机制。

(4)提高发展环境的优越度

第一,建议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物价局等相关部门尽快出台进出机场高速费的减免政策,提高河北空港吸引力。第二,积极争取北京新机场在河北留下对接口,修建北京新机场到正定机场的快速通道或轻轨以及北京新机场连通河北的城际铁路,构建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与北京之间的同城化综合交通体系。积极协调国家各部委、北京市各相关单位,推动机场外围综合交通规划与机场建设同步审批、同步实施、同步投入使用。结合低空领域放开,统筹通用机场布局,修订完善河北省民航发展规划,加快形成干支结合、运输航空与通用航空互补的航空网络体系。第三,推进大通关建设。深化通关改革,便捷通关作业流程,创新进出口货物陆空联运监管模式,提升口岸综合服务水平,完善保税物流中心、水运、铁路及航空口岸功能,建设区港联动工作机制,构建区域物流系统无缝衔接的联动体系。

(5)加大对河北省航空业的培育力度

对河北航空在航线开辟、机场设施建设、土地出让、财税政策、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一整套优惠政策,鼓励并吸引其增加运力投放。加强与民航管理机构、空中交通管理局、机场集团、航空油料、海关、检验检疫等相关单位的联系与沟通,积极争取外站补贴、机场费用减免等其他优惠政策。同时,支持其他民用航空企业发展,争取到“十二五”期末形成“一主多元”的格局,把河北航空培育成一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航空运输企业。

(6)深化多元投入,创新投融资体制

第一,加大财政、信贷、证券、建设—经营—转让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BOT)以及资产证券化等多元化融资形式推广力度,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鼓励投融资平台参与机场建设与空港经济发展;第二,根据空港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允许空港及其所在地区依法组建空港建设投资公司,加强省市开放性融资平台对空港经济发展的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要优先列入省市县的重点工程并给予专项资金支持;第三,设立民航业或空港经济发展专项基金,制定基金使用管理办法,确保专款专用;第四,拓展机场业务,从单一航空业务扩大到非航空业务乃至整个临空经济,既有利于分散机构投资风险,又能培育出多个利润增长点。此外,还要深化银行、投资机构与空港经济区之间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加快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与业务领域多样化的同步共进。

*本文系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北省临空经济发展的战略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4457653D)”、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污染溢出视阈下京津冀产业布局跨区域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3BJY077)”、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河北加快临空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与对策思考(项目编号:HB14WT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3]H·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32、33.

[2]郭治安,沈小峰.协同论[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1:67.

[4]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449.

[5]孟琦.战略联盟竞争优势获取的协同机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49.

[6]王力年.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理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58.

The Analysis on the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of Hebei Province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Taking Airport Econom ic Industries as the Example

WEI Lihua and LI Shufeng
(The Party SchoolofHebei,Shijiazhuang,Hebei050061,China)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 drov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the three cities to a new historical period.the essence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se three cities is the industri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the essence of the deepened integration of these three cities is the deepened industrial integration.w ith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 building of the second capital airport located at the border of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taking airport econom ic industries as the break through point,accelerating the airport econom ic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in Hebei,deepening the rational inter-locational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and promoting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hese three citi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Considering the real foundation of Hebei in developing the airport econom ic industries and the deficiencies in otheraspects,to better promote the airporteconom ic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Hebei,we should,first,carry out research in the new positioning of this city and build the airportcity of Zhengding;second,we should establish the new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realize the dislocation and common development;third,we should realize the new industrial choices and promote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fourth,we should formulate new policies and implement such countermeasuresasscientific planning,strengthening supportand deepening reform.

coordinated development;Beijing,Tianjin and Hebei;industrialdistribution;airporteconom ic industry

F061.5

A

1007-8266(2014)12-0025-07

魏丽华(1979-),女,回族,河北省易县人,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李书锋(1973-),男,河北省石家庄市人,博士,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责任编辑:陈诗静

猜你喜欢
空港临空河北省
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生态空间识别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乘世界空港东风,聚湾区枢纽动能!未来空港新经济发展高峰论坛
广州空港经济,乘“机”起飞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袁奇峰 空铁上的广州都市圈,花都临空经济红利空间巨大
临空高速目标多传感器自主协同资源调度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