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大学课堂”

2014-02-27 08:24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4年1期
关键词:大学课堂教书津贴

拿什么拯救“大学课堂”

据《光明日报》报道,日前,浙江大学公布设立一笔教学促进津贴,第一年预算资金2000万元,专门用于额外奖励用心上课的教师。目前该津贴计划一年一核算,在下一年度打到教师的账户上。根据校方对2013学年教学工作的估算,首批大约将有500位教师拿到总额近800万元的奖金。

请看今日大学课堂之现状:北大成立起床协会,发起团结起床困难户为吃早饭打早卡而奋斗;四川大学工商管理系发起“Morning Call”活动,男女同学一对一结对,互相打电话起床签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食堂推出“励志早餐”,每天前20名走进南航大明故宫校区食堂签到吃早餐的同学,将会获得“早起鼓励蛋+粥”一份;哈尔滨部分高校“代课”经济日趋火爆,代人上课120分钟价格20至40元;一款手机“代课软件”在南京高校流行,这款逃课神器已经覆盖了全国3000多所高校……我们的大学课堂已经涣散,无序到何等程度?这种逃亡式的流失正在成为中国大学课堂的常态,称之为触目惊心算是危言耸听吗?

怎么办?浙江大学设立教学促进津贴的做法及时而又得当。学生与教师比起来,当然流失的主要原因在教师。大学教师的天职是什么?科研要和教学比起来,教学第一科研第二是不容置疑的。道理很简单,因为教授是教书的,不教书的学者、专家应当驰骋活跃在科学院、社科院、研究所、研究院。在那里,你的天职是研究,你的职称就不是教授而是研究员。

现在的大学多少事情颠倒了,教授和伪教授多少人都不教本科生,多少没当上教授者哪有心思在教书上,学生上课能不流失吗?有多少人是凭着“用心上课”而在大学讲台站稳脚跟的?大学的方向跑偏了,大学的职能异化了,学生能不逃课吗?教师能不分心吗?

说到底,教师的问题在领导。浙江大学在深入了解课堂现状的基础上,决定在教师“用心上课”这一最起码最本分的问题上扼守底线,看似简单,其实是清醒了教育的根本,它拯救的不仅是课堂,而是大学正常发展的方向。

(本栏目编辑 覃彩霞)

猜你喜欢
大学课堂教书津贴
我的教书生涯
公示制度让村干部津贴更“明亮”
“走”着教书,点亮孩子的心灵
在山里教书
图表
社会保障基金发放情况
浅析提高大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构架
合理使用智能手机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大学课堂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思考与实践
社会保障基金发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