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对高血压发展为冠心病的风险预测

2014-03-03 02:01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10期
关键词:内皮心衰冠心病

何 晓

(广东省鹤山市中医院,广东 鹤山 529700)

论著/高血压与脑血管病

C反应蛋白对高血压发展为冠心病的风险预测

何 晓

(广东省鹤山市中医院,广东 鹤山 529700)

目的预测C反应蛋白对高血压发展为冠心病的风险。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96例(高血压组,包括高血压I级35例,II级41例,III级20例),冠心病患者106例(冠心病组,包括无心衰55例,心衰I度16例,II度22例,III度13例),以及自愿参加研究的健康人50例(对照组),对三组血液中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及对比。结果I、II、III级高血压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5.12±0.22)mg/L、(5.89±0.33)mg/L、(8.20±1.15)mg/L;冠心病组患者C反应蛋白为无心衰者(5.19±0.36)mg/L,心衰I度者(6.01±0.34)mg/L,II度者(10.95±0.86)mg/L,III度者(12.81±0.99)mg/L;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为(2.83±0.41)mg/L,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高血压组患者及冠心病组患者;高血压组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I级及II级患者明显低于III级患者;冠心病组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心衰I明显低于II度及III度患者。结论C反应蛋白水平不仅能够提出高血压病情发展程度,还可从侧面反应冠状动脉粥样病变发展情况,其值越高说明风险性越高。

C反应蛋白;高血压;冠心病;风险

临床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炎性标志物,对疾病无特异性诊断意义,但其浓度上升程度表明机体内炎症及组织损伤的发展程度。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发展,对C反应蛋白的研究越加深入[1]。研究人员指出,C反应蛋白同高血压及冠心病病情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都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对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具有很好的提示作用[2]。本文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96例(冠心病患者106例,以及自愿参加研究的健康人50例,对三组血液中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及对比,旨在分析、预测C反应蛋白对高血压发展为冠心病的风险,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96例,男62例,女34例,年龄39-66岁,年龄平均(55.6±79.22)岁,均排除糖尿病患、影响研究结果的心脑肾功能不全及感染性疾病者;按照高血压病情发展,将参加本次研究的高血压患者分为3个亚组,包括高血压I级35例,II级41例,III级20例;选择同期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6例,男59例,女47例,年龄40-71岁,年龄平均(53.98±8.17)岁,按照是否并发心衰及心衰发展情况进行,将患者分为四个亚组,包括无心衰亚组55例,心衰I度亚组16例,II度亚组22例,III度亚组13例,均排除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疾病、肝脏肿瘤、肝硬化、以及感染性疾病者;另选择自愿参加研究的健康人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38-70岁,年龄平均为(50.39±10.28)岁。本次研究参加者均自愿同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需在清晨时分、空腹状态下采2ml静脉血,送检实验室,通过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液中的C反应蛋白浓度。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研究数值表示用(±s),并用t检验,P< 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I、II、III级高血压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5.12±0.22)mg/L、(5.89±0.33)mg/L、(8.20±1.15)mg/L;冠心病组患者C反应蛋白浓度分别为无心衰者(5.19±0.36)mg/L,心衰I度者(6.01±0.34)mg/L,II度者(10.95±0.86)mg/L,III度者(12.81±0.99)mg/L;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为(2.83±0.41)mg/L,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高血压组患者及冠心病组患者,P<0.05;高血压组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I级及II级患者明显低于III级患者,P<0.05;冠心病组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心衰I明显低于II度及III度患者,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

本次研究中,高血压患者血液中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表明在高血压患者机体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并且随着高血压病情的逐渐发展,C反应蛋白浓度也逐渐升高,尤其是I、II与III级相比较,差异比较显著(P<0.05),说明C反应蛋白浓度的升高与高血压病情的发展呈正相关性。其可能性原因是血管内皮发生损伤及机体免疫反应。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经过降压治疗后,随着病情逐渐好转,血管内皮功能也随之恢复[3];反之,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能够促进高血压病情向前发展,同时也可促使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而通常意义上,血管内皮出现功能性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初期病变中最重要的一环。据调查显示,年龄、家族史、吸烟史、糖尿病等均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出现异常[4]。高血压患者出现血管内皮损伤可能性原因是血压过高以及异常血流在血管内的冲击,进而促使炎性细胞黏附于受损内皮上,使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更加活跃,产生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相关细胞因子,最终导致肝细胞内C反应蛋白。

3.2 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

据研究表明,在以粥样硬化为基本病变的冠心病发生、发展,甚至是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形成血栓的过程中,炎症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一环[5],因此,C反应蛋白、白介素等炎性标志物与冠心病的联系比较密切。据国内外研究提示,在心绞痛患者的病情发展过程中,从稳定型发展至不稳定型,甚至是心肌梗死,血液中C反应蛋白浓度随着病情逐渐向前发展而升高。冠心病的病变组织内存在着广泛性的粥样硬化斑块,而斑块内充斥着各种炎性反应,因炎性反应导致血管内皮组织损伤,进而导致C反应蛋白浓度上升。C反应蛋白通过与某些补体相结合、激活,或促使某些组织因子表达,或促进内皮素合成等对血管病变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作用。本次研究支持在冠心病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机体炎性反应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是冠心病发病原因之一。C反应蛋白具有高敏感性,在任何炎性反应中都可能见到,具有非特异性。

3.3 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发病风险因子

据医学研究显示,血液中C反应蛋白浓度与冠心病发生原因具有一定的联系[6]。通过对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研究表明,血液中的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人,而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浓度高于非冠心病者,C反应蛋白浓度越高,其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越低。这表明C反应蛋白浓度的提升促进冠心病罹患的风险不断攀升。据临床动物实验表明,高胆固醇症发生过程中,动脉瓣上的增值细胞核抗原、骨基质蛋白以及巨噬细胞表达更加活跃,C反应蛋白的血清水平不断增加,洛伐他丁对上述反应具有抑制作用。据报道,血清中C反应蛋白水平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性。除高血压外,肥胖、糖尿病等因素均可在冠心病发生过程中产生一定的作用[7]。

总之,C反应蛋白水平不仅能够提出高血压病情发展程度,还可从侧面反应冠状动脉粥样病变发展情况,其值越高说明风险性越高。

[1]吕萍,李自成,常青.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病、冠心病关系的临床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6(5):447-449,459.

[2]王磊,李南方.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事件及其风险预测价值的研究现状[J].心脏杂志,2008,20(2):226-228.

[3]郭志荣,胡晓抒,陈冯梅,等.C反应蛋白水平与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J].2007,28(11):1064-1068.

[4]古纪欢,罗友林,罗小春.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冠心病诊断的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4):50-57.

[5]赖东莲.C-反应蛋白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J].贤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0):1568.

[6]刘名军.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2):109-111.

[7]于魁忠,张晶梅.136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分析[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6(6):517-518.

Predictive value of C-reactive protein for develop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HE Xiao
(He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shan 529700,Chin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C-reactive protein(CRP)for the risk of develop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MethodsThis study recruited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June 2013,which included 96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hypertension group;stage I:35 cases;stage II:41 cases;stage III:20 cases),106 patients with CHD(CHD group;patients without heart failure:55 cases;stage I heart failure:16 cases;stage II heart failure:22 cases;stage III heart failure:13 cases),and 50 healthy volunteers(control group).The CRP levels in the blood of all three groups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ResultsThe CRP levels in stage I,II,and III hypertension patients were(5.12±0.22)mg/L,(5.89±0.33)mg/L,and(8.20±1.15)mg/L, respectively.The CRP level in CHD patients without heart failure was 5.19 0.36 mg/L,and the CRP levels in those with stage I,II,and III heart failure were(6.01±0.34)mg/L,(10.95±0.86)mg/L,and(12.81±0.99)mg/L,respectively.The CRP level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2.83±0.41)mg/L,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hypertension and CHD groups(P<0.05).Patients with stage I and II hypertension showed significantly lower levels of CRP than those with stage III hypertension.In the CHD group,patients with stage I heart failure had a significantly lower level of CRP than those with stage II and III heart failure.ConclusionCRP level not only reflects the disease stage of hypertension,but also predicts the disease progression of coronary artery atherosclerosis.CRP level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risk of developing CHD in hypertension patients.

C-reactive protein;Hypertension;Coronary heart disease;Risk

猜你喜欢
内皮心衰冠心病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