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升麻汤辩证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的临床效果

2014-03-03 02:01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10期
关键词:升麻肺源麻黄

肖 涛

(广西桂林市永福县中医院,广西 桂林 541800)

麻黄升麻汤辩证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的临床效果

肖 涛

(广西桂林市永福县中医院,广西 桂林 541800)

目的分析麻黄升麻汤辩证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4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给予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给予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麻黄升麻汤辩证加减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和对照组的79.2%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升麻汤辩证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麻黄升麻汤辩证加减;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疗效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患者通常会伴随有内脏淤血症状,在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重则会进一步诱发胃肠道出血等[1]。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临床一般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或者采用吗丁啉片促进患者胃肠蠕动,但很容易引发腹泻等不良反应[2]。本文采用麻黄升麻汤辩证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患者,效果显著,现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4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20例。48例患者原发病:慢性支气管炎20例,肺气肿18例,支气管扩张10例。所有患者都通过肺部CT、心电图以及超声检查确诊是肺源性心脏病,其临床症状为:心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恶心呕吐,但没有出现呕血、黑便等严重的胃肠道出血情形。将48例患者按照入院就诊的顺序,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男15例,女9例,平均年龄(72.5±4.8)岁;研究组: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龄(73.8±3.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采用控制感染、强心利尿及解痉平喘、吸氧等常规西医治疗。

给予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麻黄升麻汤辩证加减治疗。主要配方为:丹参20g、炙麻黄8g、炒黄芩、天冬、当归、炒白芍、制玉竹、炒白术各15g,炙甘草、石膏、干姜、升麻各10g,茯苓、知母、苏子、桂枝各12g,水煎服,每天1剂,早晚各一次,5剂为1个疗程。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定

根据1977年我国第二次肺心病会议制定的标准,联合相关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重要指导原则作为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患者咳嗽、心衰、喘息及发绀等症状明显改善,血气分析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基本纠正。有效:患者咳嗽、心衰、喘息及发绀等症状有所缓解,血气分析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体征无任何好转迹象,或出现病情加重的趋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SPS16.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得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下表1可知: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和对照组的79.2%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主要是由肺组织、肺血管以及胸廓慢性病变诱发的肺组织结构功能异常,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致使右心室扩张或者增厚,引发心力衰竭。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其原发病重,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加上使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导致菌群失调,采用西药治疗毒副作用较多,中药治疗则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中医学上属于“肺胀”范畴,肺胀多因久病肺虚,致痰瘀潴留,肺气雍滞,肺不敛降,胸膺胀满而成,逐渐损及脾肾与心,每因复感外邪,诱使病情发作或加重。这种病的首要病变部位是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故见咳喘;病久及脾,消耗母气,脾失健运,可见腹胀、恶心呕吐及纳呆便溏等症状[3];久病及肾,肾失纳摄,加重气喘;肺心相通,肺气会辅佐心脏促使血脉运转,肺病日久,损及心阳,可见面部晦暗、肢体浮肿以及唇甲紫绀等症状[4]。

麻黄升麻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方中升散、寒润、收缓、渗泄诸法具备,推其所重,在阴中升阳。在这剂中药配伍中,麻黄入肺经,宣肺平喘,为君;升麻具有利咽解毒功效,同时有发表升阳之功,为臣。黄芩与知母搭配,可清热泻火,配石膏清上焦热邪,效果非常好,和麻黄配伍,共同起到宣解肺热的功用。白芍与知母相配可清热泄火,防燥保阴,与桂枝相配,可调和营卫;而当归和白芍、桂枝相配,可以起到通络和血的作用。厚朴与苏子降气平喘;天门冬与玉竹入肺经,有养阴清肺的功效;丹参活血化瘀;茯苓、甘草、桂枝、白术、干姜可温阳利水、健脾和中。上药合用,共同起到宣解肺热、运脾利水、升阳止泻及活血通络的功效。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和对照组的79.2%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了麻黄升麻汤辩证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的良好效果。总之,麻黄升麻汤辩证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陆叶,刘春宇.麻黄药用部位商榷[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6 (12):258-259.

[2]石连成,叶琛.麻黄生物碱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9 (10):328-329.

[3]陈利平,孙志高.麻黄临床功用探悉[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6 (07):161-162.

[4]陈瑞生,陈相银.麻黄的由来及功能主治[J].首都医药,2012,3 (15):155-156.

猜你喜欢
升麻肺源麻黄
升麻的品种考证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关注麻黄的配伍禁忌
升麻之思辨及临床应用❋
升麻蜜制工艺的优化
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特点分析
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作期66例临床观察
不同通气模式在重症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麻黄多糖提取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