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急救护理与早期病情观察

2014-03-03 02:01代光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10期
关键词:心肌梗塞精细化病情

代光玉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中医医院,云南 广南 663300)

急性心肌梗塞急救护理与早期病情观察

代光玉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中医医院,云南 广南 663300)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观察以及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78例,对78例病人进行早期病情观察以及精细化护理,对其临床效果给予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78例通过早期病情观察以及精细化护理以后,病情稳定一共有74例,并发症一共3例,死亡1例,在进入医院以后12小时死亡。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在早期对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同时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病人预后得到明显改善,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早期病情;急救护理;急性心肌梗塞

AMI(急性心肌梗塞)是在冠心病的基础之上出现冠状动脉血压供应突然减少或者中段,进而使心肌缺少氧气、血液,进而引发心肌坏死(缺血性)。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有胸部持续性疼痛,血压降低、肢体冰凉等。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证实,其病死率在9% -11%,对病人日常生活、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采取相对应治疗以及护理干预措施[1]。本文笔者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78例,对78例病人进行早期病情观察以及精细化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78例,当中男53例,女25例。年龄在41-72岁,平均年龄为53.7±8.4岁。大部分病人为急性发作,其临床表现包括有胸骨或者心前区疼痛,持续30分钟以后使用药物仍然没有明显缓解,疼痛进一步加重,伴有大量出汗和焦躁不安等。通过心电图检查,全部明确诊断为AMI。其中部位包括有前壁、广泛前壁以及下壁,它们依次为34例(43.58%)、26例(33.33%)、18例(23.07%)。

1.2 早期病情观察

很多病人在发病初期,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极易出现误诊,进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护理人员一定及时对其早期症状和体征进行识别,及时实施心电全程监护,同时采取心电图检查,以及联合临床症状,做好精准的临床诊断[2],其中包括有以下几点;

1.2.1 血压下降平常患有高血压的病人,最近几年没有服用降低血压药物,突然血压急剧下降,或者血压正常的人,血压突降,则首先要考虑为急性心肌梗塞。

1.2.2 心电图“正常”高度疑似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例如EKG检查正常,不可以否定急性心肌梗塞,这是因为部位出现在下壁,使原有的Q波“中和”消失,原来的ST-T改变反而转正常,可是仍然要首先考虑为急性心肌梗塞,应给予早期的心电监护及观察护理。

1.2.3 房颤AF(心房颤动)虽然是高心病、心脏病、风心病以及冠心病等导致的心律失常,可是要立即通过EKG进行检查,排除急性心肌梗塞,并实施相对应的处理措施。

1.2.4 剑突下烧这种临床症状在排除胃和食道病变后,首先要采取EKG进行检查,进而排除急性心肌梗塞[3]。如张某,患高血压病,入院第3天晚上11时突然剑突下烧灼、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急查EKG:急性高侧壁心肌梗塞图形,心肌酶谱:LDH CPK升高,CPK-MB高出正常8倍以上,按AMI方案抢救治疗后症状缓解。

1.3 临床急救护理措施

1.3.1 谨遵医嘱医护人员要明确告知病人和其亲属保持绝对的冷静,同时保证室内安静,限制探视,让病人卧床休息,不要随意搬动。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呼吸,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及有无颈静脉怒张等变化,询问病人有无心悸、胸闷、胸痛、气短等不适。另外,让病人服用硝酸异山梨酯10毫克将病人冠状动脉充分扩张,使心肌血液供应明显增加,为后续的救治提供宝贵的时间,使病死率减少。对于有条件的病人可以让其马上吸氧,由于病人心肌耗氧量急剧增加,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心肌缺少氧气,吸氧不但能够满足心肌需要的氧气量,同时还能够防止心肌受损,使梗塞面积明显减少。

1.3.2 心理护理AMI病人在发病的时候通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心理问题,其中包括有恐惧、紧张以及焦虑等,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在救治的时候,动作一定要敏捷,要求其稳、准、快,进而使病人情绪保持稳定,同时还要给予病人更多的关怀与体贴,使病人不良心理问题得以消除,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人能够主动配合临床医师和护士的工作。

1.3.3 镇痛护理AMI病人都会有非常严重的心前区疼痛和濒临死亡感觉,因此,要立即采取止痛治疗。要马上给病人服下硝酸异山梨酯10毫克,如果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可以采取杜冷丁50-100毫克,采取肌肉注射方式,还可以采取吗啡5-10毫克,采取皮内注射方式。另外,要立即建立2条或者2条以上的静脉通路,在静脉穿刺的时候要保证一次穿刺成功,敷贴要给予有效固定,以免在搬运病人的时候出现滑脱和外渗[4]。

1.3.4 防治心律失常AMI造成猝死的关键因素就是房颤和心律失常。根据相关报道,房颤死亡时间大部分在发病以后60分钟当中,占总体的64%-78%。目前,对这种症状主要采取利多卡因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采取静注方式,每次1mg/kg,每隔5分钟注射1次,总体剂量在200毫克以后改为静注方式,每分钟1-4毫克。当发生AMI伴有心动过缓,必须要采取阿托品进行治疗。

1.3.5 预防休克AMI伴有休克是因为心源性合并附近血管收缩障碍等相关诱因,因此,临床护理人员要根据医嘱分别进行处理,采取升压药物或者血管扩张剂,进而使血容量明显增加等。

1.3.6 溶解血栓治疗溶解血栓治疗方法可以使AMI预后得到显著好转,使目前治疗AMI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采取低分子肝素,每天200-300毫克,采取静注或皮下注射,一共两天,维持血凝时间在平常的两倍,并采取华法林治疗,最少28天。另外,要对出血给予密切观察,一旦因肝素造成的出血可以采取鱼精蛋白进行治疗。

1.3.7 急性期间护理AMI在急性期间,对于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都是送入ICU(冠心病监护病房)给予心电图、血压以及呼吸监测,在没有ICU条件的时候可以采取心电图机,对病人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给以密切监测,其中包括有脉搏、血压、心律以及呼吸等。及时检查出来也许作为恶性心动过速征兆的室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以及心律失常等,并采取相对应的诊断以及治疗。每天应该对相关急救器械和物品功能进行检查,例如,呼吸机、起搏器以及消除房颤器等[5]。

2 结果

78例通过早期病情观察以及精细化护理以后,病情稳定一共有74例,并发症一共3例,死亡1例,在进入医院以后12小时死亡。

3 讨论

目前,患有AMI的病人越来越多,大部分为中年和老年人群,虽然采取溶解血栓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是早期对病情尽心观察以及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死亡率明显减少。因此,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增强其工作责任心,要对病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给予密切观察,不要随意放过相关症状,进而使误诊率明显下降。另外,在发病现场,其亲属或者旁人不可随意搬动病人,以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同时要保证室内安静。除此之外,由于病人在发病的时候都会出现心前区疼痛和濒临死亡感觉,因此,必须要谨遵医嘱采取相对应的镇痛药物,使病人疼痛得到明显缓解。还有就是,心理护理非常关键,要给予病人更多的关怀与体贴,让病人对临床护理人员信任感明显增加,使其不良心理问题得以消除,使其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本文结果显示,78例通过早期病情观察以及精细化护理以后,病情稳定一共有74例,并发症一共3例,死亡1例,在进入医院以后12小时死亡,和以上相关临床实践结果相同[6]。

总之,急性心肌梗塞发病非常突然、病情发展迅速,因此,必须要在早期对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同时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使病死率明显减少,使病人生存质量进一步提高。

[1]何持平.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早期活动对康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0,15(2):119.

[2]王玉玲,秦力君,等.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阶梯心理康复护理程序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35(6):373.

[3]曹君,曹玉香.急性心肌梗塞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探讨[B].经验交流,2012,12(02):306-307.

[4]祁力力.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护理[R].吉大一院资料,2010,20 (4):56-58.

[5]王玲玲,徐珞.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护理[A].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08(01):75.

[6]霍新华.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观察与护理体会[J].河南中医药学刊,2012,17(3):75.

代光玉,1970年生,女,汉族,云南广南人,大专学历,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心肌梗塞精细化病情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7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治分析
静脉溶栓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