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原因分析

2014-03-03 02:01刘云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10期
关键词:低血糖体重年龄

刘云秀

(云南省景洪市人民医院,云南 景洪 666100)

其他论著交流

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原因分析

刘云秀

(云南省景洪市人民医院,云南 景洪 666100)

目的分析研究2型DM(糖尿病)病人在降血糖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的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降血糖治疗的患有2型DM病人80例,把药物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的病人作为实验组,没有出现低血糖的病人作为对照组,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的相关临床资料,检查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空腹血糖等相关指标,对发生低血糖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在年龄、血清肌酐、体重指数以及病程方面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引发低血糖的危险原因有体重指数以及年龄,当中体重指数是2型DM出现低血糖的保护性原因,和低血糖的出现呈负相关,而年龄原因呈正相关。结论2型DM在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避免出现低血糖的重点在于降低危险原因和及时对治疗模式进行调整,同时病人要明确了解其特点以及处理措施,进而使发生低血糖的几率明显减少。

2型DM;降糖治疗;低血糖

糖尿病(DM)是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慢性疾病,给病人的生活质量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如今,据国内相关临床数据统计表明,成年人中DM的发生率在9.3%。根据相关临床实践研究表明,控制血糖水平,对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发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但由于当前使用药物等相关原因造成的低血糖,已成为影响血糖有效控制的关键因素,血糖的剧烈波动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从而导致各种相关并发症发生;严重的甚至有可能导致病人死亡[1],因此,怎样预防在降低血糖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已成为相关临床医师热烈讨论的话题。笔者选取2008年3月-2013年1月我院接收的2型DM患者80例,对其在降低血糖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的原因给予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3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的患有2型DM病人80例,80例全部符合WHO(世界卫生组织)当中的2型DM的临床诊断标准:临床纳入标准:(1)年龄在18-70岁;(2)出现低血糖的时候血糖值在3.9mmol/L以下,有明显低血糖表现,同时在静脉输液或者进食以后,其相关症状显著改善。临床排除标准:(1)伴有相关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免疫性疾病;(2)全身性感染;(3)最近一段时间采取其他对血糖造成影响的非降低血糖药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人在临床降低血糖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然而对照组病人没有出现低血糖。

1.2 临床方法和观察指标

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在进入以后全部对其相关资料进行采集,其中包括有性别、病程以及年龄等。进入分组的时候叮嘱病人禁食8小时,第二天早晨对FPG(空腹血糖)、ALT(谷丙转氨酶)、CR(血清肌酐)、HbAlc(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实验组病人在出现低血糖的第二天采取血清超敏Hs-CRP(C-反应蛋白),对照组病人在进入医院以后一周采取静脉采集血糖检测C-反应蛋白。

1.3 临床统计学处理

本文全部临床数据采取SPSS11.0统计软件给予分析。计量资料的对比给予T值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取χ2进行检验,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资料以及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在年龄、血清肌酐、体重指数以及病程方面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DM引发低血糖危险原因分析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引发低血糖的危险原因包括有体重指数以及年龄,当中体重指数是2型DM出现低血糖的保护性原因,和低血糖的出现呈负相关,然而年龄原因呈正相关,详见表2。

3 讨论

DM已成为非常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患有DM的病人越来越多,根据相关临床数据统计证实,全世界当前有三亿以上的DM病人,然而中国占全世界第二,DM类型大部分为2型DM,根据预测结果估计到2030年全球DM病人将达到五亿。另外,现如今,国内DM发病还向着低龄化发展趋势,根据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年龄在二十周岁的中国人当中,DM前期发病率在14.9%。对DM进行控制一定要考虑到低血糖的因素,根据相关临床实践研究表明,对血糖进行严格控制也许会使低血糖的发生几率明显增加,然而严重的低血糖,极有可能导致病人死亡,对病人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2]。

低血糖是指由于各种病因造成血糖浓度降低。其非常容易造成交感神经兴奋或脑组织缺糖,低血糖症状分为神经低血糖症状以及自主神经症状。2型DM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的因素有很多,根据相关临床实践研究表明,低血糖的发生与患者口服降糖药物、采取胰岛素治疗、患者的年龄、肝肾功能以及生理原因等多种因素有关。

本文对最近几年在我院接受的2型DM病人80例给予分析研究,当中40例在降低血糖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然而另外40例没有出现低血糖,通过对相关资料、生物化学指标的观察以及检查,对全部研究原因给予分析研究,并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年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DM病人在临床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关键的危险原因,实验组的CR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体重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Logistic回归分析当中显示体重指数是低血糖的保护性原因,体型消瘦病人发生这种疾病的几率较低,所以,低水平的体重指数是2型DM病人出现低血糖的关键原因治疗,和以上相关临床实践研究相同[3]。

总之,2型DM在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是由各种因素导致的,避免低血糖的重点在于减少危险因素和及时对治疗模式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发生低血糖的几率明显降低。

[1]沈小燕,陈刚,林丽香,等.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17(12):935-938.

[2]张新华,耿梅.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4):4811-4812.

[3]刘晓明,仲伟红.糖尿病足预防护理进展[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2):104-106.

刘云秀,1979年生,女,汉族,湖南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内科、内分泌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低血糖体重年龄
变小的年龄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你的体重超标吗
年龄歧视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