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魏晋南北朝石刻文献看大型辞书的释义问题

2014-03-03 07:34罗小如
关键词:大词典墓志中华书局

罗小如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南京 210097)

魏晋南北朝石刻文献数量较多,时代明确,语料比较可靠,是中古时期重要的出土文献,在历史、考古、文学、文献、语言文字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由于对石刻文献利用不足,一些大型辞书在词语的训释方面存在义项疏漏或误释现象。笔者在研究魏晋南北朝石刻文献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少词语值得探讨,本文选择其中六条进行考辨。

(一)潜形 潜迹

北魏《司马悦墓志》:“如何遭命,迫然潜形。卜窆有期,兆宅岭山。”〔1〕

“潜形”《汉语大词典》释为“隐藏形迹”〔2〕。《司马悦墓志》中“迫然潜形”之“潜形”不是指字面义“隐藏形迹”,而是表示“死亡”的意思,是表人死亡的委婉语,是其本义的引申义,多见于墓志或祭悼文辞类语体。这一义项在后世石刻材料中不乏用例,如《唐代墓志汇编·大唐故士贾君之墓志铭》:“汪汪玉貌,沉质幽房,济济红颜,潜形穸堂。”〔3〕又如《艺文类聚》卷三十四魏《曹仲雍哀辞》:“哀绵绵之弱子,早背世而潜形。”〔4〕又卷三十八晋潘岳《为诸妇祭庾新妇文》:“潜形幽榇,宁神旧宇。室虚风生,床尘帷举。”〔4〕《全隋文》卷二十八郑辨志《宣州稽亭山妙显寺碑铭》:“禅师迹绍四衣,神逾八极,虽潜形邱壑,而誉彻神都,匿相岩阿,而名传上国。”〔5〕

佛典中也常用“潜形”表示死亡义,如唐法藏集《华严经传记》卷第二:“周氏灭齐,二教沦没,乃潜形世壤。衣以暂衰三升之布,头绖麻带,如丧考妣。”〔6〕元祥迈撰《辩伪录》卷五元如意长老《圣旨特建释迦舍利灵通之塔碑文》:“三皇揜质皆归土,五帝潜形已化尘。”〔7〕铁舟德济《阎浮集》:“息妄求真谁捏怪,潜形幽谷死即休。”〔8〕《汉语大词典》当补收此义。

“潜迹”义同“潜形”,也有死亡义。如北魏《元继妃石婉墓志》:“堂潜玉迹,室隐金声。唯闻琴绝,但见遗经。”〔1〕“潜玉迹”即表人死亡的委婉说法,可缩略为“潜迹”。如《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唐故吕处士墓志铭并序》:“祖景,父珍,并早炫松筠,雅符止□,浮仲蔚之高节,浪叔虞之遁情,潜迹销形,怡然终老。”〔9〕又《隋故开府仪同三司杨君墓志铭并序》:“君乃潜迹丘壑,偃息衡皋,□讳于□□□卒岁。”〔9〕《汉语大词典》释“潜迹”为“匿迹”〔2〕,未收表示人死亡义,当补。

“潜形”、“潜迹”作为表示人死亡的委婉语,关键在于语素“潜”所表示的意义。“潜”有“隐藏”义,《说文·水部》:“潜,一曰藏也。”〔10〕《广雅·释诂四》:“潜,隐也。”〔11〕《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甘露嘉醴,景曜浸潭之瑞潜。”李善注:“潜,藏也。”〔12〕又引申为埋葬义,《山海经·西山经》:“(槐江之山)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郝懿行笺疏:“后稷所潜,即谓所葬也,葬之言藏也”〔13〕。故“潜形”、“潜迹”有“埋葬形体”的意思,即表示人死亡义。《汉语大字典》收“潜”的埋葬义,《汉语大词典》“潜”字条未收,当补。

(二)短祚

西晋《王浚妻华芳墓志》:“伊余屯亶,仍多斯殃。二妇短祚,前念未忘。”〔14〕

北魏《元诞业墓志》:“方将论道槐棘,受任台衡。属明皇短祚,牝鸡将□。”〔15〕

《汉语大词典》“短祚”条释义为“谓皇帝在位年限很短”〔16〕,释义没有问题,这是表皇帝去世义的委婉说法,如《元诞业墓志》“属明皇短祚”即表示此义。但“短祚”一词并非只用于皇帝,用于一般人时意指“人寿命短”。如《王浚妻华芳墓志》中,“斯殃”和“短祚”上下文对照,“短祚”即表寿命短义。

此义在后世石刻材料中也有用例,如《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柱国赞皇县开国子李公墓志铭并序》:“属群□并起,哲人□□,短祚迫于寇雠,遗文沉于乱代”〔9〕。唐《崔众甫墓志》:“不幸短祚,稚齿而殁。”①唐《崔沔妻王方大墓志》:“悲夫!周慎安乎苦节,谦约终于短祚,天与善人何如哉!”②

传世文献中亦有用例,如《全三国文》卷四十八嵇康《养生论》:“饕淫所阶,百疾所附。味之者口爽,服之者短祚。”〔17〕《艺文类聚》卷三十七晋陆机《吴贞献处士陆君诔》:“人皆年长,君独短祚。谷则同朝,游矣先暮。”〔4〕“年长”、“短祚”相对为文,语义相反。《全唐诗补编·全唐诗续拾·无世次下》:“潜拯济,莫彰露,本觅长生却短祚。”〔18〕《中文大辞典》释义为“谓帝位年限不久也”〔19〕,释义亦不完整。

(三)纳贽

西晋《临辟雍碑》:“彭濮肃慎,织皮卞服之夷,楛矢石砮齿革大龟之献,莫不和会王庭,屈膝纳贽。”〔14〕

《汉语大词典》“纳贽”条释义为“初次拜见长者时馈赠礼物”,所引书证为汉王逸《九思·守志》:“谒玄黄兮纳贽,崇忠贞兮弥坚。”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氏》:“秀才自言胡氏,遂纳贽馆之。”〔20〕

“初次拜见长者时馈赠礼物”义用于“莫不和会王庭,屈膝纳贽”中不妥。“纳贽”一词专门用于国家之间的礼仪活动,指少数民族国家或臣属国朝见大国时向大国进贡礼物。“莫不和会王庭,屈膝纳贽”指的是少数民族使者都会聚在王庭,带着他们的珍宝物品前来进贡朝拜。后世传世文献中也有用例,如《新唐书·突厥下》:“其后阅一二岁,使者纳贽,帝以阿史那怀道女为交河公主妻之。”〔21〕《明史》卷四十志十六《地理一》:“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其声教所讫,岁时纳贽,而非命吏置籍,侯尉羁属者,不在此数。”〔22〕《汉语大词典》未收此义,当补。

此外,《汉语大词典》似有随文释义之嫌,乃是一种语境义。所引书证“谒玄黄兮纳贽”的意思是指拜见天帝时馈赠礼物。“纳贽”就是赠送礼物的意思。在《聊斋志异·胡氏》中,为了使句意显明,我们补出例句的上文:“直隶有巨家,欲延师。忽一秀才,踵门自荐。主人延入。词语开爽,遂相知悦。”上下文意是:直隶有一大户人家,想聘请家塾教师。忽然有一天来了一位秀才,上门自荐……秀才说他姓胡,主人付给他聘金,留他住下。“纳贽馆之”朱其铠等注:“付给胡秀才聘金,留他住了下来。”〔23〕此例中,接受礼物的人是访问者胡秀才,而被访者是馈赠礼物的人,馈赠者和被赠者正好与《九思》例中相反。因此,《汉语大词典》释义不当,释义缺乏概括性。

“纳贽”在唐代石刻文献中亦有用例,如唐《南监军使银青光禄大夫行内常侍赐紫金鱼袋吴德墉妻天水郡赵夫人墓志铭》:“以其礼有移天之制,爰及初笄,遂纳贽问名,归于濮阳公吴氏。”〔3〕此例中,“纳贽问名”是订婚的礼仪,“纳贽”指订婚时给女方馈赠聘礼。相似的用例,如清吴大廷《小酉腴山馆主人自著年谱》卷一:“李恕皆丁忧;自辽来京为其仲兄文泽仲子华堂谆切求婚,遂纳贽焉。”〔24〕

此义在传世文献中也有用例,如《宋书·志第十·乐二》:“礼乐具,宴嘉宾。眉寿祚圣皇,景福惟日新。群后戾止,有来雍雍。献酬纳贽,崇此礼容。”〔25〕“献酬”、“纳贽”同义连用,意指皇帝举行了盛大、隆重的寿诞,群臣共庆,送上贺礼。《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三《朱子十·训门人一》:“大雅谒先生于铅山观音寺,纳贽拜谒。先生问所学,大雅因质所见。”〔26〕这里“纳贽拜谒”是指学生拜谒老师时馈赠礼物,是古代的一种拜师礼仪。

以上这些例子中,“纳贽”都是指在不同的语境中赠送礼物,故“纳贽”有二义:(1)馈赠礼物;(2)特指古代少数民族国家或臣属国朝见大国时向大国进贡礼物。

(四)机发

北魏《石门铭》云:“诏遣左校令贾三德领□□□□□师□□人,共成其事。三德巧思机发,精解冥会。虽元凯之梁河,德衡之损蹑,未足偶其奇。”〔1〕

北魏《元崇业墓志》云:“君三光降而为灵,六气结而成烈。秀若高桐,峻似孤岳,藻韵清遥,谈论机发。”〔27〕

根据碑文,《石门铭》指的是皇帝下诏派遣贾三德率军开通荒废阻塞的旧路,贾三德凭借众人的力量和自己的聪明才智,完成了修路任务。“三德巧思机发”意为贾三德思维敏捷、机智聪明。“巧思”、“机发”同义连用。《元崇业墓志》中的“谈论机发”指元崇业言谈机敏。

“机发”表示聪悟、机巧义,在佛教文献中常见。例如:梁宝亮等集《大般涅盘经集解》卷第五十四:“晨朝者,众生机发开悟之谓也。赴彼之感,出四禅之穴也。”〔28〕“机发”与“开悟”近义连用。梁慧皎撰《高僧传》卷第八《释智林》:“不言檀越机发无绪,独创方外,非意此音猥来入耳,且欣且慰,实无以况。”〔29〕①唐道宣撰《续高僧传》卷第七:“而性好老庄,早达经史,又善太一之能,并解孙吴之术。是以才艺有功,文武清播,仍欲披榛问隐荜门圭窦,而虚怀机发体悟真权。年二十五启敕出家。”〔30〕

《汉语大词典》“机发”条收三个义项:1.谓以机关制动。2.谓以弩机发射。3.比喻迅捷。前两个义项均为“机发”的字面意,第三义项为引申义,并举唯一书证《世说新语·品藻》“林公谈何如嵇公”刘孝标注引《支遁传》:“遁神悟机发,风期所得,自然超迈也。”〔30〕第三义“比喻迅捷”,可商。

书证中“遁神悟机发”意为支遁聪悟、机巧,“神悟”、“机发”同义连用。“迅捷”,《汉语大词典》释义为“迅速敏捷”,主要指速度,似乎与聪悟、机巧义不同。《汉语大词典》大概是认为“机发”的“机”指“迅速”义,“发”指“敏捷”义,复合词“机发”即表示迅速敏捷。《汉语大词典》单字“机”下有“比喻迅疾”义,书证为:《淮南子·精神训》:“名实不入,机发于踵。”高诱注:“机,喻疾也。”〔31〕义项三正是来源于此。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木部》“机”字条:“机之用主于发,故凡主发者皆谓之机。”〔32〕而“机发于踵”陶方琦云:“《列子》《释文》引许注:‘机发不旋踵。’”〔33〕因此,《淮南子》中“机发”的字面意思是“谓以机关制动”,而高诱的注释只是说明“机”的语境义,所以把“机”比喻成“疾也”,即迅疾。因此《汉语大词典》把复音词“机发”释为“比喻迅捷”,未妥。

“机发”表示聪悟、机巧义时,“机”有灵巧、机巧义。《列子·仲尼篇》:“大夫不闻齐鲁之多机乎?……”张湛注:“机,巧也。多巧能之人”〔34〕。“发”有启发、阐明义。《广雅·释诂四》:“发,明也。”〔11〕《论语·为政》:“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35〕“机发”是同义连文构成的复音词。

(五)竸(競)进

北魏《元龙墓志》:“复以荆蛮蠢动,将毁王略。辍彼飞軨,统兹戎马。以龙骧将军秉麾南伐。又以义阳尚阻,南师竸进,胜负未形,先鸣莫在。”〔1〕

北魏《元天穆墓志》:“数钟九六,国步未康,北狄孔炽,西戎方强。旗鼓竸进,烽候相望。秦陇幽没,赵魏丘荒。”〔15〕

“竸”同“競”。以上二例石刻中,“竸进”均表示并进、一起行进义。《元龙墓志》中意指南方少数民族发动叛乱,君王大业受到威胁,龙骧将军率军南伐,但由于南方地势险阻,南方叛乱军队并进,一时难定胜负。《元天穆墓志》意指北狄、西戎等少数民族势力强大,骚扰边境,军队并进,战火燃烧。二例均用于战争,语境相同。传世典籍中也有用例,如《全晋文》卷一百六十七:“虽林壑幽邃,而开涂競进;虽乘危履石,并以所悦为安。”〔36〕《北史·王雅列传》:“敌人见其无继,步骑競进。雅左右奋击,斩九级,敌人稍退,雅乃还。”〔37〕《旧唐书》本纪第二《太宗上》:“世充骁将单雄信数百骑夹道来逼,交抢競进,太宗几为所败。”〔38〕以上三例句中的“競进”都是并进、一起行进之义。从以上例句看,“競进”表并进、一起行进义时,一般用于记叙战争。

石刻中有“並进”的用例,表示一起行进义。如北魏《杨播墓志》:“十七年,大驾南征,二翼並进。”〔1〕《汉语大词典》释“競进”为“争进”,引用例句是《楚辞·离骚》:“众皆競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游国恩纂义引陈第曰:“競,争也。”汉王充《论衡·程材》:“競进不案礼,废经不念学。”宋苏轼《王维吴道子画》诗:“蛮君鬼伯千万万,相排競进头如鼋。”清黄遵宪《纪事》诗:“千头万头动,競进如排墙。”〔39〕

“争进”《汉语大词典》释为“为仕宦而相争”〔40〕,故用“争进”作为“競进”的释义,语义不明。所举书证《离骚》中“競进”语义明显,表示“为仕宦而相争”义。《论衡·程材》“競进不案礼,废经不念学”意为儒者不遵循礼仪,争相出仕,荒废学业。“競进”也是“为仕宦而相争”义。《论衡》中还有一例,卷第二十八《正说》:“苟名一师之学,趋为师教授,及时蚤仕,汲汲競进,不暇留精用心,考实根核。”〔41〕“蚤仕”与“競进”对举,词义相近,有争相做官之意。而书证后二例的“競进”是并进义。《王维吴道子画》诗中“相排”用来修饰“競进”,“相排”应是整齐划一的,而不是争先恐后的,故“競”是并义。《纪事》诗中“競进”的注脚是“排墙”,“排墙”含有并排、规整的意思,因此,这两例中的“競进”都是并进义。因此,《汉语大词典》“競进”条应立“为仕宦而相争”、“并进、一起行进”两个义项。

(六)怅望

北魏《元彧墓志》:“王曾祖燕宣王,雄规杰出,辟地建功,怅望江湖,有怀吞噬,启社临〔淮〕。”〔15〕

《汉语大词典》释“怅望”为“惆怅地看望或想望”〔16〕,有望文生义之嫌。《中文大辞典》释为“落寞之际有所想望”〔19〕,释义相似。此义在上述两墓志例中,文意均不可通。《弔比干文》“登昆巗而怅望兮,眺扶桑以停伫”前后文对仗工整,气势宏伟。登上昆巗山的目的肯定不是为了“惆怅地看望”,而是为了更清楚地望见苍穹,最终能“乘谷风而扳宇”。“怅望”、“眺”前后照应,可见“怅望”乃眺望义。《元彧墓志》表达了燕宣王扩展疆土、建立功业的宏伟壮志。联系上下文,“怅望江湖”也没有“惆怅”之义,而是“眺望”义,即登高是为了使视野更加开阔,眺望远方。后世典籍中亦有用例,如《全宋词·苏轼〈西江月〉》:“闻道双衔凤带,不妨单著鲛绡。夜香知与阿谁烧,怅望水沈烟袅。”〔43〕这些例中,“怅望”义同“望”,意义偏指“望”,“怅”义虚化。

“怅望”还有“惆怅失意、忧愁”义。如《文选·谢朓〈酬王晋安〉》:“怅望一涂阻,参差百虑依。”刘良注:“怅望,恨也。”〔44〕“怅望”即惆怅意。“参差”有“萧条,凄凉”义,罗维明先生已证之〔45〕。“怅望”与“参差”对举,意义相近,都是联绵词。又《文选·江淹〈杂体诗三十首〉》:“相思巫山渚,怅望阳云台。”吕延济注:“相思、怅望,皆忧烦貌。”〔12〕“望”可通“恍”,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老子·道经》:“望(恍)呵忽呵,中有物呵。”〔46〕今本《老子》作“恍兮惚兮,其中有物”〔47〕。“怅望”也作“怅恍”,一声之转。《文选·谢朓〈郡内登望〉》:“切切阴风暮,桑柘起寒烟。怅望心已极,惝怳魂屡迁。”〔12〕“怅望”与“惝怳”并举,义同,“惝怳”是惆怅失意、忧愁的意思。“惝怳”也作“惝恍”,故“恍”也作“怳”,“望”通“怳”。“怳”有心神不定、失意义,如《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王逸注:“怳,失意貌。”〔48〕陆侃如注:“怳,怅望。”〔49〕“怅望”表“惆怅失意、忧愁”义,唐宋文献亦有用例,如《大唐西域记》卷八《一国》:“初有婆罗门,高才博学,门人数千,传以授业。诸学徒相从游观,有一书生徘徊怅望,同俦谓曰:‘夫何忧乎?’”〔50〕此例中“忧”是“怅望”的注脚。《全宋词·毛幵〈醉落魄〉》:“西洲昨梦凭谁说,攀翻剩忆经年别,新愁怅望催华发。”〔43〕

《汉语大词典》“怅望”的例证中,第一例证引南朝齐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我怅望”和“子夷犹”对举,“怅望”与“夷犹”义同,即惆怅、犹豫义,均是联绵词。第二例证引唐杜甫《咏怀古迹》之二:“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这两句诗对仗工整,为了更准确理解诗表达的意义,我们引出诗的前两句“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宋玉才华的钦佩以及对人已故去只留佳作的惆怅。“怅望”与“萧条”对举成文,词义相近,均为联绵词。“萧条”指寂寞冷落,“怅望”指惆怅失意的样子,而“一洒泪”也能体现“怅望”的含义。第三例证引元萨都剌《满江红·金陵怀古》词:“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前代金陵繁华景象的思念,可如今往日的繁华景象不复存在,触景生情,内心失意,只留惆怅。与此例意境相似的词,如辛弃疾《汉宫春》:“知翁止酒,待重教、莲社人沽。空怅望,风流已矣,江山特地愁予。”而第四例证引《西游记》第五十回:“却说唐僧坐在圈子里,等待多时,不见行者回来,欠身怅望道:‘这猴子往那里化斋去了?’”此例中,唐僧坐在圈子里等待孙悟空化斋回来,由于等待时间太长而心里着急,所以起身四处观望。“怅望”是看望、观望义,“怅”无惆怅义。第五例证引郭沫若《北伐途次》二九:“在那高坡上立着怅望的时候,有一群日本的新闻记者也走了来,其中有几个是我在汉口认识的。”此“怅望”也是眺望义。

因此,《汉语大词典》“怅望”条应立二义项:1.亦作“怅恍”,“惆怅失意、忧愁”;2.“眺望”。所引前三例句可作“惆怅失意、忧愁”义例证,第四、五例句可作“眺望”义例证。

综上所述,石刻文献作为特殊的文献,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词语的内涵也有别于传世文献或为后世文献所继承。大型历史性语文辞书还存在着不少词语释义错误、义项缺漏等问题,而出土石刻文献往往可以弥补传世文献的不足,并为词义的发展变化提供佐证,使得词语的发展演变脉络更加明晰,从而为大型辞书的完善提供条件。

注释:

①此例为谢国剑博士提供,出自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研制的《隋唐五代石刻语料库》,在此致谢!

②本引文标点出自董志翘《中土佛教文献词语零札》,刊于《南京师大学报》2004年第5期。

〔1〕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四册)〔M〕.北京:线装书局,2008:156,110,120,33,308.

〔2〕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六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131,135.

〔3〕周绍良,赵 超.唐代墓志汇编〔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691,740.

〔4〕欧阳询.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608,678,662.

〔5〕严可均,辑.全隋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29.

〔6〕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1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160,5403.

〔7〕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780.

〔8〕大正新修大藏经(第80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82.

〔9〕周绍良,赵 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49,14,519.

〔10〕许 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233.

〔11〕王念孙.广雅疏证〔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127,129.

〔12〕李 善,注.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50,603,569.

〔13〕郝懿行.山海经笺疏〔M〕.成都:巴蜀书社,1985:20.

〔14〕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二册)〔M〕.北京:线装书局,2008:342,269.

〔15〕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校注(第六册)〔M〕.北京:线装书局,2008:242,325,315.

〔16〕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七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1542,589.

〔17〕严可均,辑.全三国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06.

〔18〕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2:1613.

〔19〕中文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中文大辞典〔K〕.台北:中国文化研究所,1982:1204,125.

〔20〕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九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763.

〔21〕欧阳修,宋 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6067.

〔22〕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882.

〔23〕蒲松龄,著.朱其铠,主编.聊斋志异〔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295.

〔24〕吴大廷.小酉腴山馆主人自著年谱〔M〕.台北:台湾大通书局印行:9.

〔25〕沈 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591.

〔26〕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3600.

〔27〕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五册)〔M〕.北京:线装书局,2008:296.

〔28〕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7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542.

〔29〕慧 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311.

〔30〕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480.

〔31〕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四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1330,1322.

〔3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262.

〔33〕张双棣.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768.

〔34〕杨伯峻.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134.

〔35〕阮 元.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2462.

〔36〕严可均,辑.全晋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850.

〔37〕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2371.

〔38〕刘 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26.

〔39〕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八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403.

〔40〕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二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599.

〔41〕黄 晖.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1123.

〔42〕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三册)〔M〕.北京:线装书局,2008:279.

〔43〕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1366,284.

〔44〕六臣注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2012:385.

〔45〕罗维明.中古墓志词语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12.

〔46〕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马王堆汉墓帛书〔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11.

〔47〕王 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55.

〔48〕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73.

〔49〕陆侃如.楚辞选〔M〕.北京:中华书局,1962:62.

〔50〕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625.

猜你喜欢
大词典墓志中华书局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辽耶律公迪墓志考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南阳出土两方唐代墓志
《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赋与唐代墓志
《新论》词语释义:兼论《汉语大词典》之义项疏漏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