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 增强体验

2014-03-03 15:05傅燕娟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负数符号情境

傅燕娟

“认识负数”是小学数学苏教版第九册的教学内容,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并没有安排这一内容,而是安排在中学教材中的。那现在为什么在小学第二学段设置这一内容?个人认为,主要的理由是通过认识负数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更好地用数进行交流。那么,“认识负数”的教学要求怎么定位?《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只要学生初步了解负数”,是指学生“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显然,这样的教学定位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从学生认数的一般规律出发,教学本课后,我进行了以下思考。

一、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负数

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因此,学生对负数的认识也要经历从直观到逐步抽象的过程。基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无法从数学知识本身发展的角度体现负数的生活性,只能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体会学习负数的必要性。教学中我注意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因此,我采用班级人数变化的例子进行教学,因为每班人数的增加和减少如果不借助符号很难区分。这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他们善于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班级人数变化的情况:有的用画笑脸和哭脸的符号来记录,有的用箭头进行记录,有的用对错号来记录,还有的用加减号来记录……经过交流,学生对不同的记录方式进行融合与比较,最后统一采用“+、-”的符号来记录。这样的教学,引导学生经历了创造符号表示相反情况和负数产生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同时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感。

熟悉的情境容易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负数。天气预报也是学生所熟悉的,随着不同城市气温的变化,“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这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相反温度怎样记录更为简洁呢?这一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感受到过去所学的数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时的局限性,产生学习新数的需求。同时,学生根据刚才的学习经验,能很快联想到在“4”这个数前添加不同的符号表达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由此引入新课水到渠成,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二、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理解负数

每一种教学方式有利也有弊,关键看教师如何灵活地运用。新课程强调“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但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是学生通过探究可以得到的。我们知道,学习有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两种方式,两者既有自己的优越性,又有一定的局限性;既互相区别,又密切联系。本节课教学中,我采用的是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

接受式学习,既可以使学生大量、快速地掌握知识,又可避免许多不必要让学生去重复发现的过程。如-4、-10等数就是负数,没必要让学生探究它为什么是负数,需要探究的是在具体情境中怎样用负数表示。另外,接受式学习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他们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如班级人数的变化情况,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最后集体讨论优化,重点介绍用“+、-”的符号来表示的方法,由此引入正、负号,学生能很快接受。因此,判断此时的接受式学习是否有意义,关键看学生能否将这个知识用于实践,最终形成知识网络。在这节课中,我采用接受式学习的教学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例1的学习,学生会通过知识迁移解决例2的问题及后面的练习,使学生对所学新知记忆深刻。实践让我再次体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朴实无华、真实有效”才是真境界。

三、选取贴近实际的素材,感受负数

学习素材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感受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体会数学价值的主要资源。所以,我们选用的学习素材必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根据不同的地域和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取和补充一些更贴近生活、学生实际的学习素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负数,体会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例如,在学生已经认识负数之后,利用温度计和海拔图,使学生进一步理解0与正负数之间的关系。紧接着,我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冰箱上显示的负数是哪里的温度?打开冷冻箱有什么感觉?按了电梯上的负数,会把我们送到哪里?存折中的数据告诉我们什么……这样教学,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很多的实际问题。教学中我们要用好这些具有数学意义的学习素材,加深学生对负数意义的理解,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负数是因生活需要而产生的。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学习素材的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又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趋向现实,更富有价值。在之后的读数环节中,“神舟七号”的有关数据让学生油然生出一种民族自豪感,体验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

爱因斯坦说过:“当知识被遗忘时,留下的是能力。”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学生朝这个方向迈进、再迈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责编 杜 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负数符号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符号的由来
变符号
护患情境会话
学好乘方四注意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