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014-03-03 20:46李婵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长方形课堂教学课堂

李婵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基本上是听讲——记忆——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听”和“练”成了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新课标强调学生应当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这就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一、充分发扬民主

课堂是学生的,这是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在中国几千年的教育文化里,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角色,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云里雾里地听、手忙脚乱地记,然后完成大量的作业。可以说,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了一个“容器”,教师负责把知识装进容器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难也很少发挥。新课改就是要力求改变这种状况,要让学生脱离束缚、主动探究,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启发,让学生去思考、交流、讨论,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时,首先让每个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进行折纸比赛,看谁折出的图形多。课堂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几分钟后,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我能把长方形折成正方形。” “我能把长方形折成正方形,再折成三角形。”“我能把大长方形变成许多小长方形。”……最后让几个学生给大家演示自己的折纸过程。这样,一节课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很快结束了,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了图形的概念信息,课堂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激发探索兴趣

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兴趣特点和生活经验,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情境,将教学内容贯穿于学生喜爱的氛围中。

一要巧妙设计引导,激发兴趣。我们常说,爱提问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疑问,教师仅仅按照教科书的内容顺序给学生讲授,那么学生不主动思考,而是被动接受知识,就显得缺少了精气神,课堂上学生打瞌睡也就成了教师的烦心事。所以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疑问,激发学生思考,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乘法时,可从生活现实入手设计疑问:爷爷家里有五只母羊,一只母羊一年生2只小羊羔,今年爷爷家里一共能有多少只小羊羔?每只小羊羔到市场上卖200元,一共能卖多少钱?从而引出教学主题——乘法。

二要组织开展游戏,吸引参与。没有孩子会拒绝“玩”中得来的知识。在教学中,不妨用做游戏来开展各种教学内容的学习。例如在比较多少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可以拿出一个篮球,让四个小组各选一位学生来进行一分钟拍篮球比赛,在黑板上记下每个学生拍的次数,哪位学生在一分钟时间内拍的次数多,哪个小组就获胜,小组评比栏就加一个小红旗。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参与合作交流,增强其集体观念、团队意识,又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活动的氛围,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萌发一种数学真有趣的感受。

三、注重实践应用

教师选择恰当时机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际能力。如安排学生收集一些废弃的玩具、旧图书、易拉罐等在班级举办一次旧货交易。学生带来了旧玩具飞机、不倒翁、故事书、易拉罐等,让他们给各自的物品标注价格,也可以用自己的东西去交换别人的东西,也可以将自己的物品出售给废品收购站(专门设立),然后让小组讨论将换来的钱如何处置。大多数学生都提议将钱捐献给希望小学的小朋友。这样,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既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了算“找零钱”的常识,又让学生明白了生活的道理,自己平时丢弃的好多东西实际上还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相信好多学生回家后会将自家的垃圾分类处置,然后将卖废品的钱自己攒起来购买学习用品。这样的实践应用活动教学,是真正将教学提升到了教育的层面,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必将会受到启发教育,悟出许多新思想。

总之,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其实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我们的学生还在先生的监督下晃着脑袋背诵“四书五经”的时候,还在构思“八股文”的时候,别人就已经思考“苹果为什么会掉在地上”,致力于自然科学了;中国发明的指南针为阴阳风水先生开辟了赚钱的新途径,而西方发达国家则用于航海;我们祖先发明的火药,我们自己用来制造烟花爆竹,而西方国家则用来制造军火,发展军事。所有这些,归根结底,是近代教育教学的方向问题。现在,尽管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全面人才,但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还是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作为教师,任重而道远。

[该文为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批号:BY[2011]Z03)成果。]

(责编 金 铃)endprint

猜你喜欢
长方形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长方形的困惑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