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脱毒原原种薯繁育技术

2014-03-04 03:03李春秀
新疆农业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培苗原种薯块

李春秀

阿勒泰市农村工作办公室,新疆阿勒泰 836500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薯繁育技术

李春秀

阿勒泰市农村工作办公室,新疆阿勒泰 836500

对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繁育的一些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出一套繁育脱毒原原种的生产技术,即准备栽培床;准备组培苗;移栽组培苗;生长期定期浇水和营养液并注意病虫害的预防;收获和贮藏;质量检测等。这些技术措施的配套实施,是高产、低耗、繁育脱毒原原种的有效方法,可在规模化生产脱毒种薯中推广应用。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薯;繁育技术

1 原原种繁育

1.1 栽培床的准备

1.1.1 设施条件

采用温室、网棚等隔离设施,覆盖具有40目以上的防虫网。

1.1.2 基质及土壤处理

将日光温室或网棚内的土地除去杂草整平,配方施肥并杀虫杀菌。杀虫杀菌可采用棚内高温处理,关闭门窗,使棚内温度升高,棚内温度保持在60~70℃,持续6~7d。

1.1.3 地面及基质准备

在整理好的地表面用无菌新砖分成小区,将基质倒入小区内,厚度为6~8cm,浇透水分,再翻松、刮平基质并根据行距划线。

1.2 组培苗的准备

选择苗龄24~40d,株高5cm、3叶以上的健壮无污染的组培苗。在自然光温室中炼苗4~6d后移栽,温室地表洒水湿润,装有组培苗的器皿之间相隔5cm,温度为15~20℃。

1.3 组培苗移栽

1.3.1 移栽

将自然光照培养锻炼的组培苗,从器皿中取出,用清水洗去培养基,用10~20mg/kg萘乙酸(NAA)浸泡3~5s,移于基质中,栽植密度为180~220株/㎡,深2~2.5cm。移栽时,苗露出基质2叶为宜,栽后小水细喷。

1.3.2 缓苗

移栽后遮阴网遮阴5~7d,温度保持在22~25℃,相对湿度为95%。

1.3.3 保湿

在移栽好的组培苗上方搭塑料小拱棚覆盖,白色棚膜为宜,保湿、保温,保湿7~12d。保湿阶段。应使基质的湿度保持100%,温度保持在25~28℃,不得超过30℃。待组培苗生根成活后揭掉小拱棚。

1.4 生长期管理

1.4.1 定期浇水和营养液

根据苗和基质情况,及时浇水和营养液,整个生育期内基质含水量保持在50%~70%,基质用手捏,不能成块但不出水为好。在生长前期1~5周内营养液N:P2O5:K2O比例为1:0.57:1.22,氮肥中,硝态:铵态(NO3:NH4)为1:3;6~12周N:P2O5:K2O比例为1.05:1:1.07,氮肥中,以铵态为主;生长期间有效面积营养液为1.5~2.0L/㎡·次,随水细喷施用,每次间隔7~10d,水和营养液pH值≤7.5。

1.4.2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以预防早疫病、晚疫病为主,可选用72%甲霜灵锰锌800倍液、72%杜邦克露8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倍液等防治。

虫害主要以预防蚜虫、斑潜蝇为主,可选用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2000~2500倍液、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功夫)2500~3000倍液或2.0%阿维菌素3000~5000倍液进行防治。

当植株长到7~8叶时,培基质1次,厚5~6 cm。生产期间温棚内要严格管理,严禁吸烟,禁止闲杂人员入内,防止病源入侵。

2 收获

2.1 收获期

根据不同品种的生育期,植株生长80~120d,85%的薯块长至1.5g以上,即可收获。

2.2 收获方法

收获前10~15d停止浇水或营养液。收获时先拔出植株,抖掉薯块,拣拾基质表面的薯块,再用细筛将基质筛一遍,筛选收集出其余薯块。

2.3 分拣

对收获后的薯块风干晾晒,待薯皮老化后按大小筛选分级(以>20g、10~20g、5~10g、1.5~5g分为四个规格),分别装入透气袋中,加挂标签,标签应符合GB20464规定。

3 贮藏

在通风干燥的库房内预贮15~20d后,再入库贮藏。

贮藏前用40%甲醛熏蒸12h、地面撒生石灰、墙面四周喷50%多菌灵800倍液杀菌剂,对窖库进行消毒。

入库后按品种、规格摆放,贮量最多为库容量的2/3,温度控制在2~4℃,相对湿度保持在70%~90%,定期通风,并保持库内清洁卫生。

4 质量检测

收获前一个月和收获后进行病毒检测。取块茎样品,进行血清酶联免疫法检测主要病毒病、用聚丙烯酰氨检测类病毒病、用块茎抽检测试法检测环腐病和青枯病,确保检测结果符合GB18133《马铃薯脱毒种薯》的要求。

出库前3周至出库期间进行检查,严格剔除病烂薯和伤薯。

[1]李学湛,吕典秋,白艳菊,等.马铃薯脱毒原原种高效低成本快速繁育技术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1(4): 21-23.

[2]刘静,孙长山,徐悦,等.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技术初探[J].杂粮作物,2003(1):17-19.

[3]夏国宏.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高效快捷低成本繁育技术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2):11-12.

[4]朱富林.马铃薯脱毒种薯工厂化快繁技术[J].中国马铃薯,2005(1):15-17.

[5]刘卫平.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生产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8):26-27.

[6]王晓英,代凤,钟淑娟.马铃薯脱毒种薯原原种的繁育[J].养殖技术顾问,2012(2):14-17.

[7]曹君迈,陈彦云.品种、培养基质和接种量对马铃薯脱毒基础苗生长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3):29-30.

[8]柴生武,王拴福,姬青云,等.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繁育技术[J].种子科技,2012(12):16-17.

李春秀(1970年12月—),大学本科,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作物栽培。

2014-04-06

猜你喜欢
培苗原种薯块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俄罗斯杨树新品种N2组培苗生根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分析
全方位管理 提高原种整体质量
“增城蜜菊”组培苗有机栽培管理技术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甲基托布津SC马铃薯使用技术实验总结
红薯窖藏“三期”管理
薯块储藏腐烂原因及防止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