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县级人武部建设

2014-03-07 10:11山东省军区参谋长胡少平
国防 2014年4期
关键词:人武部党委政府民兵

山东省军区参谋长 胡少平

大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县级人武部建设

山东省军区参谋长 胡少平

县(市区)人武部担负着征兵工作、民兵建设的重任,是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人武部建设实际与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要求,与军队建设整体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正视现存问题,确立更高目标,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人武部建设。

一、充分认识重要意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程度决定工作力度。加强和改进县级人武部建设必须从深化认识入手,在思想上把人武部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对待。

从历史发展看,加强人武部建设是人民战争思想的重要体现。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就确定建立苏区军事部,统一领导和指挥苏区群众武装斗争,这可以说是人民武装部的前身。1941年,中央军委在边区建立了民兵工作机构,当时称人民武装委员会或武工队等。解放战争时期,在县一级设立了武装科。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县一级均设立人民武装部,列入军队编制序列;1954年人武部改称为兵役局,同时负责民兵工作;1958年兵役局又改为人民武装部;1986年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1996年收归军队建制。纵观人武部发展历程,尽管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谓,还有短暂归地方建制的情况,但始终是军队系统和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参战支前、贯彻人民战争思想的重要组织体制。

从使命任务看,加强人武部建设事关强军目标的实现。人武部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实现强军目标的全局,关系部队全面建设质量。因为,人武部担负着民兵建设的重任,强军包含着强民兵,强军必须强民兵;人武部担负着为军队输送兵员的重任,军队的基础在士兵,士兵的质量在兵源,从这个意义上讲,兵役工作可以说是强军之源。只有加强和改进人武部建设,征兵工作和民兵建设才有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才能得到有效落实。

从建设现状看,加强人武部建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人武部是地方军事领导指挥机关,是部队面向社会的窗口,是连接军地的桥梁和纽带。其思想作风、能力素质、精神状态、工作成效如何,不仅关系到一个单位的整体建设水平,而且关系到军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当前,人武部建设存在的工作指导有偏差、精神状态有懈怠、能力素质有差距、管理督导有缺失等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深刻检讨和反思人武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认真研究对策措施,以更高的认识和标准,统一思想,严格要求,扎实工作,加强建设。

二、切实理清思路方法

县级人武部工作相对独立,环境条件独特。要紧紧围绕把县级人武部建成“军事建设的指挥部、党的政策的宣传部、党群关系的工作部、社会维稳的情报部”的要求,理清工作思路,积极主动作为。

工作要有重点。人武部是所在地方党委的军事部,是地方政府的兵役机关,也是地方政权的重要组成部门,人少事多的矛盾比较突出。一些人武部的同志特别是主要领导,常常感到头绪多、任务重,工作重心难把握。一些新到人武部的同志,面对新的环境,感到工作繁杂,不知从何入手。做好人武部工作,很重要的就是善于抓主要矛盾,重点是做好“3+1”的工作,即征好兵、抓好民兵工作、参建带建与强自身。前三项是任务,后一项是保证。把“3+1”工作做好了,就抓住了人武部工作和建设的要务。征兵工作是重中之重,人武部是政府的兵役机关,征兵是首要任务、主要任务,也是长期任务,它是衡量人武部建设质量的重要标志。当前,征兵工作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特别是要围绕输送高素质优质兵员动脑筋、想办法,在“四个转变”上下功夫、出成效,即:由过去“等上门”征兵向主动“走上门”转变,由过去的“粗放式”工作向“精确化”转变,由过去单一“送兵”向“全程服务”转变,由过去重数量向讲质量转变。民兵工作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工程,要按照全国民兵工作会议提出的实现“三个转变”要求,全面抓好建设。突出抓好应急力量建设,切实认清加强应急分队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准确把握应急分队常态化、专业化、规范化建设的要求。根据地区特点、自身条件,科学编组应急力量;采取多种方式和形式,训强应急力量;积极主动,善用多用敢用应急力量,发挥作用,展示成效。参建带建是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宗旨体现,是人武部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地方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作贡献。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打牢思想基础,筑牢思想防线;坚持军人本色,强化自身训练,保持良好形象;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积极改善条件,搞好各项保障等。

工作要有作为。要想有地位,必须有作为,作为与地位紧密相连。武装工作的地位不是喊出来的,更不是争出来的,是干出来的。人武部的同志一定要树立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观念,以自身实实在在的作为,赢得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信任。一是要在建言献策中创地位。人武部领导在地方党委政府中都有兼职,参加党委常委会和政府办公会,这为积极作为创造了良好条件。要积极融入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集体,不能孤立地抓人武部建设,更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使自己的发展游离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环境。要主动为地方党委政府建言献策,真正把驻地当故乡,和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共同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同时,要通过参与地方党委政府工作,把军民融合的要求寓于其中,找准民兵工作着力点、切入点和结合点,使民兵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建设体系,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二是要在参建带建中创地位。不能把武装工作和参与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相对立。实践证明,凡是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人武部,其武装工作就好开展、做得好。反之,就武装抓武装,就难抓,也抓不好。民兵的性质就是亦兵亦民,应充分发挥民兵在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组织民兵带头学科技用科技、讲文明树新风,组织和动员民兵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管理,通过有效发挥民兵作用赢得地方领导和群众的赞誉和信任,为加强人武部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总之,人武系统只要注重从本地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制宜,找准目标,选准项目,每年办几件惠民利民的实事,并且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我们的工作就会赢得地方认同,就能促进武装工作的新发展。三是要在急时应急中创地位。急时应急,是民兵的重要职能所在。人武部要增强主动作为意识,充分发挥民兵分布面广、民情社情熟、就近行动快的优势,在遂行急难险重任务中打头阵、当先锋。要加强力量建设,打牢遂行任务的基础;畅通信息渠道,加强情况预测,提高遂行任务的快速反应能力;抓住机会主动请缨,善于和敢于用兵,展示人武部应急处突的能力,使应急力量成为地方党委政府想用、能用、好用的一支重要力量。

工作要有亮点。工作亮点是一个单位的特色、品牌。如果一个单位的工作按部就班、平平淡淡,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必然束手无策、等待观望,或者是人云亦云、步人后尘,工作和建设就很难有新发展。一个单位的工作有亮点、有特色,就能激发动力、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促进工作,也反映了一个单位领导的能力素质和精神状态。工作有亮点、有特色,反映在具体方法上,就是要善于抓典型、树标兵。要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准确领会上级的意图,熟悉掌握党的创新理论,适应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密切关注党在新形势下关注什么、提倡什么,使人武工作典型、标兵具有很强的政治性。要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善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新对策,善于敢为人先,攻坚克难,使人武工作典型、标兵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要有很强的现实基础,注重实践接地气,善于发现培养,科学指导帮带,创造条件,总结归纳,不能为抓典型、标兵而抓典型、标兵,拔苗助长,更不能名不副实,使人武工作典型、标兵具有现实的指导性。

三、努力提高领导素质

加强人武部建设,关键是要提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官的能力素质。县(市区)人武部的主官来自各个方面,任职经历也不尽相同。人武部工作有其特殊性,如工作环境相对独立,生活条件有限、人少事多矛盾突出,地区差异较大等,这对人武部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部队工作主要看领导干部军政素质,在人武部当领导,仅是军政素质好还不够,应既懂军事又懂经济,既懂部队又懂社会,既会做官兵的工作又会做群众工作。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人武部领导干部能力素质需要更全面、要求更高,必须在提高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要加强学习,扩大知识面。学习是一个终生的课题。在部队就要学习部队需要的知识,到人武部就要学习人武部工作需要掌握的知识。除了正常工作安排的学习外,更多的是自身自觉地学习。工作再忙、事情再多,也不能忘了学习。人武部的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除了学政治、学军事外,还应当掌握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兵要地志、经济社会、厂矿企业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知识,以适应工作需要。

要融入社会,会做群众工作。人武工作说到底是做群众工作。不了解社情民情,不了解群众想什么、需要什么,不了解企业员工、院校学生真实情况,兵员征集和民兵工作就不可能真正搞好。要认真学做群众工作,坚持进村入户,深入厂矿企业、院校,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按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在本地党委政府中树榜样、争先进。

要善于沟通,提高协调艺术。人武部既是军队驻地方的“军代表”,也是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要部门,实行的是双重领导,工作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有效地沟通协调军地关系尤为重要。要正确处理好双重领导的关系,摆正位置,既要坚持“姓军”的特征,又要尊重地方领导,严格按照双重领导的原则制度,规范各项工作。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通报工作情况,落实国防教育的各项制度,不断增强地方领导机关的国防观念。充分体谅地方建设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地方党委政府越是关心支持,越要慎开口、少开口,更不能为了自己的私利找人家麻烦。对涉及影响武装工作大局和质量的重要活动和建设,一定要深思熟虑,有理有据、合情合理地提建议,以取得地方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武装工作做好,把自身形象树好,无愧于组织的信任和重托。

猜你喜欢
人武部党委政府民兵
加强新体制下人武部职工队伍建设的思考
建立党委政府与商会常态化沟通制度问题研究
国有企业民兵武装工作探讨
民意直通车:架起沟通百姓和党委政府的连心桥
汕头警备区大力加强人武部规范化暨民兵应急分队建设
南炮台女民兵:无悔青春献海防
飒爽英姿女民兵
德江县举行“军事三项”比武竞赛
党委政府重视 奠定坚实基础
“民兵”一词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