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无涯
——重庆市巴南区委组织部电教中心主任袁荣印象

2014-03-07 08:07姜明广
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红云巴南巴南区

□本刊记者//姜明广

创新无涯
——重庆市巴南区委组织部电教中心主任袁荣印象

□本刊记者//姜明广

工作中的袁荣

人常说:“一个人要想干事业,必须敢走自己的路。”重庆市巴南区委组织部电教中心主任袁荣的经历,可以作为这句话的注脚。在重庆市电教大舞台上,袁荣是一个“吃螃蟹”的角色,与创新画等号,要是哪一年他没有新动作,那才是件奇怪的事。

行到水穷处

善于创新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善于发现且勇于面对不足,然后不断去寻求和尝试更完善的方法。

袁荣就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的人。2005年,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在巴南区刚展开时,有件事深深震动了袁荣。一次,他去试点村检查,事先通知对方自己要来。结果袁荣来早了一点,发现三个村干部,一人抱主机、一人抱显示器、一人拿鼠标和键盘,连成一串小心翼翼地走在田埂上。原来人们害怕机器被盗,把机器拿回了家,又不知道机器一旦拆开后怎么连接,所以每次播放完就这样三人一串地把机器抱回去,下次播放照样再抱回来。袁荣立刻就意识到,农村的信息化水平太低了,要想让远程教育发挥作用,首先得教会大家用电脑。可是,要让大家全来学电脑,既没教材又没有足够的师资和场地,咋办?这难不住袁荣,他自己编写教材,然后以乡镇为单位,把各站点管理员和协管村干部都召集到试点村的村广场或山洼里一起学习,既充分利用了师资又解决了场地问题,结果仅一年全区站点操作达标率就达到了98%。上百人甚至几百人聚在绿意葱茏的山洼里,或坐或站听露天讲座,这种质朴而壮观的场面难得一见,加上这种突击培训的效果又出奇地好,经此一事就使袁荣成了大家眼中的“点子王”。

敢于尝试新方法,才能屡屡出“高招”。袁荣也不愧他“点子王”的美誉,往往能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一些别人看起来难以办到的事情。2012年年初,袁荣负责搭建巴南“党建红云”信息平台,首先要建设网络化环境,可无论与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中的哪一家合作,都需要支付巨额的建设成本和运行费用。事到临头,袁荣还没有登门拜访任何一家公司。同事们都急了,袁荣却一点也不急。他说:“咱们急,对方不急;咱们不急,对方才着急。这一回,就让他们自己博弈。”袁荣稳坐泰山,策划了一场“党建红云”推进会,给三大公司发了邀请函。三大公司在了解了“党建红云”的发展前景后果然都着急了,因为这个项目对于他们占领农村市场至为关键。三大公司纷纷派出调研组,不断降低价格。电教中心抽身事外,三大公司自己就争得不可开交,你优惠,我就比你还“狠”。最后电信和移动两家“割肉”,或抛出最低收费,或免费送手机,或免前期建设费,共同得标。在袁荣的妙手“博弈”下,“党建红云”建成成本比预期低了近60%。

方法一新路变活,巴南电教正是在袁荣这个“点子王”的带领下,焕发出一日胜过一日的蓬勃活力。

求变有高招

要创新方法,首先要具备无框框的思维。袁荣的思维创新,更多地体现在他对远程教育的功能延伸建设上。在他的眼中,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2012年春天的一天,袁荣到东泉镇东泉村调研,碰到一位大婶,来村上替侄女交党费,要一次性交足40年。原来她的侄女在外地打工,交党费不便,就想把以后一辈子的都交齐了。这件事触动了袁荣,他立刻就有了利用云平台的强大功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想法。当时有同事觉得这不可行,因为涉及到资金周转,远程教育难以办到也不必去办。可袁荣不这么想,他觉得平台功能这么强大,不利用就可惜了。他说:“就把平台当成一个P2P,淘宝、阿里巴巴能办到的我们也能办到,何况我们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在袁荣的妙手运作下,确实很简单,他把“党建红云”作为一个服务平台,由区委组织部出面与中国银联联手,共同开发手机支付系统,“网上交党费”板块就这样诞生了。一个小小的创新,就使远程教育变得更加精彩。

信息化平台是袁荣对远教功能的另一创新。重庆市建设服务群众工作信息管理平台,巴南被列为试点。市里设计的平台最初只是一个内部的办公封闭系统,只有管理员才能登录操作。袁荣却觉得不对劲:既然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群众却没法参与,这不是矛盾吗?袁荣找到开发公司一起研究,提出既要让群众参与又要便于群众使用,并与“党建红云”平台整合,最后在平台上新增了“巴南群工”模块。此后,群众有什么问题,随时可通过电脑和手机上网信访,并可查询政府部门办理落实进度。有同事打趣袁荣:“老袁你办这事,不是给领导‘穿小鞋’吗?”袁荣说:“哪能呢,有这个模块,一能打开言路,二也方便政府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中,双赢的。”

就像袁荣所设想的那样,如今巴南区远程教育平台在“党建红云”的支持下,功能日益强大,确实有了一点“无所不能”的气势。

逐浪新潮流

创新可以带来革命,创新的极致本身就是一场革命。这些年来,袁荣最具“革命性”的创举还要数他对巴南远程教育载体的创新。

现如今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日新月异,袁荣也早就把目光瞄向了这一领域。2011年国庆节刚过,组织上决定建设云平台,对于时刻关注新技术发展潮流的袁荣来说这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当时他还不太清楚云平台是什么,但却本能地判断,这将是巴南远程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机遇。为了学习云技术,袁荣来到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国家教育云平台登门求教。专家问他,你知道云计算的特点吗?袁荣摇头。专家觉得袁荣一点基础也没有,不知从何教起。袁荣却不以为然,他一连多日吃住在基地附近,起早贪黑地观摩学习,逢人就请教,手上还始终捧着个笔记本做笔记。经过一个月的突击学习,袁荣就基本掌握了云计算的原理,并找到了搭建“党建红云”的核心思维:“党建红云”就是要将丰富的党建资源放在“云”上。他与果实网专家经过反复探讨研究,终于提交了一份成熟而完善的“党建红云”建设方案。随后他又积极投入建设,终于托起了重庆市第一朵“党建红云”。

让人感慨的是,袁荣“玩”也能“玩”出新点子来。有一次,袁荣在基层看见一个管理员在玩手机,他也开始玩起了手机,结果一玩就上了瘾。那段时间,人们发现老袁变得很时尚——随身带着个小笔记本,时不时在一个平板电脑上比比画画,还经常用手机上网。进一步了解,会发现老袁玩得很高端,他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卫星网信号,在电脑移动终端、电视机和虚拟终端上进行“党建红云”的多终端无差别登录,等于时时把网络带在身上。老袁看似在玩,其实心里计划着更大的事。原来,那个管理员玩手机的情景触动了他,让他认识到今后的网络传输将是多信息源、多接收终端的,只有占领强大的信息源和丰富的终端,远程教育才能真正发展起来。在他的酝酿之下,推出了基于本地私有云的手机工作版和基于公共接口的手机群众版,实现了“党建红云”的终端全媒体共享。

创新是一种稀有的品质,也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袁荣的工作因创新而精彩。2008年,他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党员电教优秀工作者”称号;2009年,他领导下的巴南电教中心因业绩喜人,经区委审批由科级单位升格为副处级单位,“袁科长”也成了“袁处长”。

袁荣带队在基层安装调试设备

猜你喜欢
红云巴南巴南区
巴南:党建激活基层治理“红色引擎”
巴南区科协专题研究区农技协联合会工作
再论卡尔董詹巴南喀石雕像
奋进中的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
乐享四季 生态巴南
采春茶 学茶艺
广州:吹响“红云”集结号
矿女
为老百姓看好“钱袋子”——重庆市巴南区:一个监督政府预算的基层样本
暑假乐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