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最新进展

2014-03-09 03:55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1期
关键词:氟西汀电针中风

刘 飚

天津市北辰区天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300400

精神性疾病曾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界定为本世纪人类需要面对的主要疾患之一。而伴随着当前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持续加快,脑卒中后继发抑郁(PSD)逐渐上升,成为了一种愈发普遍的精神性疾病,此类患者多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以及胃肠功能紊乱等一系列精神障碍,中医一般将其归属在“郁证”的范畴[1]。相关资料显示,PSD在我国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病率为34.2%~76.1%,长期以来对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功能恢复造成了严重影响,甚至危及其生命。而近年来,中医药疗法尤其是针灸疗法在PSD的临床治疗方面不仅疗效较为确切,而且几乎无任何毒副作用,故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师及患者青睐,现将此方面的最新进展作如下综述。

1 病因病机

祖国中医理论认为,PSD实为“中风”与“郁证”之合病,正如《杂病源流犀烛》云:“诸郁,脏气病也,其原本由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故六郁生焉”,其意思即是说,一方面,郁病不仅应为“脏病”,同时也应该是一种“气病”,一般可因脏腑气弱致气机郁滞、通行不畅,最终气郁而成;另一方面,思虑过度可认为是情志的过度,在此情况下,心神势必将受到损伤,继而出现心神荡漾、思气结以及气机郁滞等症状,进展中可伤及脾及其他脏腑。由此可见,PSD的发生发展为内生疾病与患者情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且互为因果[2]。

2 临床研究

2.1 体针治疗 在陈真悟[3]的硕士论文中,其采用了腹针疗法对30例PSD患者进行治疗,腹针规格为0.22mm×25mm,取引气归元(即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滑肉门(双),治疗结束时,治愈8例,显效12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到93.3%。刘志良[4]等对30例(治疗组)PSD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了背俞穴温针灸治疗,并与仅接受常规治疗的同等例数患者(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MBI)、NIHSS量表和HAMD量表进行评分,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MBI、NIHSS量表和HAMD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但组间比较又以治疗组的改善效果显著更为理想,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认为加用背俞穴温针灸治疗后,PSD患者包括抑郁状态在内,同时其运动功能均能获得更好的改善。

2.2 头针治疗 黄娜[5]等曾对48例PSD患者进行了随机平均分组治疗,其中的对照组主要采用了针灸疗法中的体针与舌针相结合的治疗方案,而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再加用了头针疗法,其头针方法主要参考的“方氏”头针方法,具体选穴包括了头区的矢点前位置;说话穴在眉中与耳尖连线的中点(取左侧);平衡穴在小脑后叶位置的投影区;信号穴在耳尖至枕外隆凸上3cm处连线的前1/3与后2/3的交界处,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98%,对照组为68.69%。王小寅[6]等人将64例PSD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实验组采用“安神醒脑”头皮针,共选择了5个头部施针区域,其中包括:(1)额区的太阳与印堂;(2)颞区的耳尖后1cm向上引5cm垂直线处;(3)顶区的百会穴及其前后各3cm处以及平行前后正中线左右各1.5cm处;(4)枕区以枕骨粗隆为中点及左右各旁开3cm处;(5)颈区发际后缘、两胸锁乳突肌终点外缘处以及两点连线的中点。而对照组则直接取双侧神门、大陵、内关、期门、心俞、合谷、太冲等穴予平补平泻针刺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3 电针治疗 黎小慧[7]等就临床分别采用电针疗法与抗抑郁药疗法治疗PSD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了系统比较,通过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网络版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资源整合平台、万方资源数据库、PubMed、Ovid Lww和Cochrane Library等进行文献检索,结果发现,不少高质量文献均表明电针对中风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的改善程度较常规西药疗效更好,而且没有或仅有轻微不良反应。徐萍[8]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70例符合中风后抑郁障碍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另给予“调督任”为主的电针法治疗,而对照组则单纯采用西药左洛复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尽管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改善,但组间比较治疗组的减分率较对照组有非常明显的优势(P<0.05),同时治疗组的显效率接近40%,而对照组不到20%。朱根应[9]等开展了电针开“四关”与盐酸氟西汀治疗PSD的临床对照研究,将62例PSD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32例与氟西汀组30例,电针组按照国际标准穴位,直刺双侧合谷及双侧太冲穴,进针行捻转法得气后双侧合谷及太冲穴分别接两组电针,氟西汀组予盐酸氟西汀分散片,20mg/d,早餐后顿服,虽然最终组间的总体疗效几乎差异不大,但笔者认为电针更能缩短起效的时间,并且几乎无不良反应,是其相对于西医药物治疗的最大优势。

2.4 针药结合治疗 在李惠玲[10]的研究中,其将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药帕罗西汀片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针药结合治疗,其中药方剂选用半夏厚朴汤加减,针灸方面则将四神聪、四关穴、内关、神门、合谷、期门、足三里、阳陵泉作为主穴,另根据患者症状分型再选择阴陵泉、心俞、太溪、公孙、内庭、丰隆、中脘进行对症所配副穴,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高达95%,而对照组为8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MAD评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刘葛[11]等将60例肝气郁结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越鞠丸口服和电针治疗,对照组予以百忧解口服。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HAMD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故可证实越鞠丸结合电针疗法对改善中风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非常有益。

2.5 针灸相关的其他疗法 王伟华[12]将收集的60例PSD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选择百会、神庭、本神、安眠、内关、神门、膻中、太冲、照海、太溪、三阴交等穴行单纯电针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五音疗法”,即是在行电针治疗的过程中同时让患者听诸如《胡笳十八拍》、《春之声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江南丝竹乐》、《江南好》等角调式乐曲,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仅为76.7%,而治疗组高达96.7%。宋书昌[13]等进行了针刺与心理干预的联合应用效果观察,其研究中将90例本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各45例,治疗组运用针刺联合心理干预方法,对照组运用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国卒中量表(CSS)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2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痊愈17例,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认为针刺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优势。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临床开展的PSD治疗方案相关研究的日益增多,针灸作为一种重要的中医疗法,其在PSD的治疗方面可以选用的具体穴位与手法及其相关疗法的种类也逐渐获得了较大程度的丰富,继而在当前并未完全探明PSD发病机制的条件下为临床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可重复性强、操作简便的综合疗法,颇具临床推广价值。

[1] 武娜,张汉伟.浅析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优势〔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4):43-44.

[2] 金普放.中风后抑郁症中医证治概况〔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2):60-61.

[3] 陈真悟.腹针与体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对比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4] 刘志良,老锦雄,潘清洁.背俞穴温针灸干预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4):255-257.

[5] 黄娜,黄琳娜,安军明.方氏头针治疗中风后失语症24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37(1):29-31.

[6] 王小寅,曾科学,陈景杰,等.安神醒脑头皮针治疗中风后抑郁32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5):56-57.

[7] 黎小慧,陈俊琦,王惠庭,等.电针与抗抑郁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比较的系统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2,3(5):802-806.

[8] 徐萍.电针“调督任”为主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9] 朱根应,叶祥明,李厥宝,等.电针开“四关”与盐酸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对照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11):865-867.

[10] 李惠玲.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抑郁4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3):37-38.

[11] 刘葛,吕强,王艳明,等.越鞠丸结合电针治疗中风后抑郁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65-66.

[12] 王伟华,张倩.电针结合五音疗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4,32(4):157-158.

[13] 宋书昌,卢智,陈华,等.针刺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45例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9):940-946.

猜你喜欢
氟西汀电针中风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氟西汀通过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改善其空间学习能力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及高频热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
酸枣仁汤加失笑散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