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治疗疑难复杂急性阑尾炎158例体会

2014-03-09 03:55沈方敏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中心医院314005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1期
关键词:坏疽系膜盲肠

钟 云 沈方敏 柳 阳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中心医院 314005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在基层医院中居各种急腹症发病的首位。急性阑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近年来,已经证实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安全的,且一定程度优于开腹阑尾切除术[1]。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医患双方对微创意识的加强,经济水平和住院报销比例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急性阑尾炎,包括疑难复杂急性阑尾炎,可选择腹腔镜治疗。我院外科2011年1月-2014年1月行腹腔镜治疗疑难复杂急性阑尾炎共15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8例,其中男97例,女61例;年龄17~75岁,平均年龄43.3岁。以“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为主诉者85例,以“右下腹持续疼痛”为主诉者50例,以“脐周或全腹疼痛”为主诉者23例。查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下腹固定压痛;发病至就诊时间4h~12d,平均23h。术前检查:血象升高合并B超发现“右下腹不均质低(或偏低)回声”者109例,仅血象升高者37例,血象正常及B超检查无阳性者12例。158例患者中,急性化脓性82例,坏疽性阑尾炎48例,阑尾穿孔21例。异位急性阑尾炎8例,急性阑尾炎合并盆腔炎9例,回肠憩室2例,Crohn病1例。

病例选择标准:有手术指征的主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能排除阑尾脓肿、泌尿系统疾病,患方同意。

1.2 方法 141例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全麻,三孔法,脐上缘做10mm切口,建立人工气腹,压力12~14mmHg(1mmHg=0.133kPa),置入10mm Trocar做观察孔,置入腹腔镜探查,直视下在麦氏点上方2~3cm处做10mm切口,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中点处做5mm切口,置入相应Trocar,先置患者头高脚低、患侧倾斜15°,探查腹腔、盆腔,吸尽髂窝和盆腔渗出,改头低脚高位,提起阑尾,“帆状”展开系膜,分离钳紧贴阑尾根部无血管区,分离结扎阑尾系膜,距根部约0.5cm结扎阑尾。剪除阑尾,电刀烧灼阑尾残端黏膜。标本放入自制无菌标本袋中取出。常规生理盐水冲洗髂窝、盆腔、肝下等至澄清,除阑尾坏疽、穿孔渗出多外不常规放置引流管,依次缝合切口。

2 结果

158例患者中,除17例因异位急性阑尾炎、回肠憩室、Crohn病、阑尾肿瘤等中转开腹手术,其余141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成功治疗,手术时间50~165min,平均84min;住院2~9d,平均4.9d。术后病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7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或合并)阑尾周围炎82例,穿孔、坏疽性阑尾炎69例。异位阑尾8例,其中腹膜后位4例,肝下2例,盲肠壁内位2例。7例患者(术中均见腹腔渗出较多)术后出现1~3d的腹泻、小腹胀痛、消化不良等症状,经加强抗炎、对症、督促早期活动等措施,患者症状逐渐恢复,未发生阑尾动脉出血、肠瘘、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0.5~28个月,平均4.6个月。除3例患者出现戳孔感染,换药后痊愈,其余患者均无腹部症状。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疾病,经过20多年的发展,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已成为治疗阑尾炎的首选方法[2]。然而,疑难复杂急性阑尾炎大多因为阑尾位置复杂、阑尾包裹坏疽、合并其他疾病等原因,往往病史不典型、病程较长、诊断治疗困难,腹腔镜治疗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对初学者而言,不易掌握。通过回顾腹腔镜治疗疑难复杂急性阑尾炎158例的体会,结合文献,笔者总结以下若干经验。

3.1 操作孔的选择 观察孔选在脐部,隐蔽、美观、损伤轻;主操作孔选在麦氏点上方2~3cm处,副操作孔选在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中点,这样三点形成一个近似等腰三角形,使各器械不会出现“打架”现象,主刀右手跨过助手所持的腹腔镜,要求主刀操作技术较熟练。也可将主、副操作孔分别选在耻骨联合与脐连线的上、下1/3点上,这样主刀左右手持器械在下腹正中一条线上操作,与助手间隔远,操作易疲劳,笔者认为前者优于后者。

3.2 阑尾系膜的处理 可吸收夹夹闭或超声刀直接凝切,适用于系膜动脉组织瘦小、经济上能承受的患者;Hem-o-Lok结扎夹夹闭或“阶梯式”接力使用金属钛夹夹闭,适用于系膜组织肿胀粗大者;4号丝线结扎或双极电凝至灰白色后切断,适用于患方经济一般、主刀镜下打结技术熟练者。其中,Hem-o-Lok结扎夹夹闭或“阶梯式”接力使用金属钛夹夹闭对主刀的操作要求最低,操作便捷。丝线结扎价廉、不易切割,缺点是要求操者熟练的镜下打结技术。双极电凝的作用范围只限于两钳齿之间,对相邻组织的损伤程度和影响范围小,安全易操作。

3.3 阑尾根部的处理 阑尾根部的处理方法较多,具体视根部粗细、炎症情况、患者经济状况、术者镜下操作的熟练程度等方面酌情选择,电刀烧灼阑尾残端黏膜,既能消毒又能破坏黏膜的分泌功能,无须包埋残端。阑尾根部坏疽穿孔者,4-0圆针可吸收线盲肠浆肌层“8”缝合或残端包埋缝合,必要时大网膜覆盖固定。自制圈套结(可吸收线或丝线体外做成马蹄扣活结,送入腹腔)结扎力度容易掌握,对组织切割力较小,结扎方便、可靠、不易滑脱。

3.4 标本的取出 若直径<1cm,直接拉入主操作孔Trocar内取出;若阑尾粗大,直径>1.0cm,感染不重,可紧贴阑尾将系膜剪下,分次将阑尾、系膜取出;若阑尾感染重甚至坏疽、穿孔,可装入自制无菌标本袋(用丝线将灭菌橡胶手套中部捆扎牢靠,距手指端1.0cm剪断,手掌部分就是一个自制的无菌标本袋)协助取出;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阑尾直接接触戳孔组织。阑尾取出前后用吸引器对主操作孔的Trocar腹腔部分冲洗干净,能大大降低术后戳孔的感染几率。

3.5 引流管的放置与否 若病情需要,引流管放置简便易行,且能正确放置至髂窝、盆腔、肝下等任何位置。阑尾炎症轻、周围渗出少时,一般不放置引流管,避免引流管的刺激,减少疼痛和不便,可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阑尾炎症重、渗出多、术中冲洗不满意,应于盆腔或髂窝放置引流管[3],减少术后腹泻、腹胀、早期炎性肠梗阻、腹腔脓肿形成发生。

3.6 关于中转开腹 本组158例患者,17例因盲肠壁内阑尾炎、回肠憩室、Crohn病、阑尾肿瘤等中转开腹手术。其中异位急性阑尾炎8例,腹膜后位4例,肝下2例,盲肠壁内位2例,回肠憩室2例,Crohn病1例。笔者认为对难以操作的“阑尾炎”,应及时中转开腹手术:(1)阑尾局部粘连严重,解剖困难;(2)盲肠壁内、肝下阑尾;(3)回盲部蜂窝组织炎严重,不易操作;(4)难以控制的阑尾动脉出血[4];(5)阑尾恶性肿瘤可能;(6)邻近肠管损伤;(7)合并腹腔镜不易操作的其他腹部外科疾患,例如回肠憩室、Crohn病等。

[1] 孙伟君.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1 476例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10):1484-1485.

[2] 王旺河,王志凯,田鹏,等.化脓性阑尾炎腹腔镜治疗的方法与技巧〔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9,14(12):889-890.

[3] 柳峰.化脓或坏疽型阑尾炎术后放置腹腔内引流管的临床价值〔J〕.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5,(10):739-740.

[4] 伍贤能,蒋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对策〔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7):559-562.

猜你喜欢
坏疽系膜盲肠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鸡盲肠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合并下肢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芪蓟肾康加味煎剂对AngⅡ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MMP-2、TIMP-2的影响
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系膜增生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隧道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移动盲肠症误诊为盆腔肿物1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