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护理院护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3-10 09:40邢春玲
上海医药 2014年4期
关键词:护工问题对策

邢春玲

摘 要 护工管理是老年病房面临的一个难题,加强护工管理是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章分析了老年护理院护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现实和实践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供老年护理院管理者参考。

关键词 护工 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04-0022-03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management for the care workers in the geriatric nursing hospitals

XING Chunling

(Hudong Elderly House of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92, China)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逐年上升,人们对老年护理床位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老年患者在获得优质医疗的同时,又能获得个人需要的生活护理服务,为老年患者及家属解除后顾之忧。然后老年护理院在护工管理中还存在诸多不足。笔者结合老年病房护工管理的实践,对社区老年护理院护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讨论。

1 老年护理病房及护工的现状

社区老年病房现状存在多方面问题,现从患者和护工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入手,对社区老年病房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1.1 患者情况

社区老年病房收治的患者年龄大都在60岁以上,各方面机能都已进入衰老过程,适应能力减弱、抵抗力低下、自理能力下降。有些患者长期卧床并伴有肢体瘫痪或意识障碍、继发性语言障碍及老年痴呆等。多数患者常是一人多病、病种复杂,住院时间长、疾病恢复慢,生活需要护工照料。

1.2 护工情况

1.2.1 护工综合素质偏低

大部分护工的年龄在40~50岁之间,文化程度以小学文化居多。护工的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沟通能力差。虽说护工有具体的管理公司,但公司对具体的护理工作不熟悉,上岗前也没有进行严格的培训,直接把家政人员推向医院开展护理服务。除了一般的生活照料,护工难以满足老年患者多层次、全方位服务的需要,更不能适应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需要。

1.2.2 职业稳定性差

由于护工没有固定、长期的合约机制,没有良好的待遇和福利保障[1],收入以每月护理患者数为基准,导致收入不均,工作的随意性和不良情绪使得护工队伍难以稳定,人员流动性大。

1.2.3 自我防护意识差

在老年病房,护工每天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排泄物,常常是护理好一位患者紧接着护理下一位。护工缺乏相关的消毒隔离知识,自我保护意识差,故易造成患者交叉感染[2]。另外护工上岗前不体检或不能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也成为院内感染的隐患。

1.2.4 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

在老年护理院,因为护工与患者的接触最为频繁,个别护工擅自收受患者钱物,一旦达不到家属的护理期望就易产生纠纷。有的护工在护理中不按操作规程办事,给患者带来痛苦;或因病情观察不及时导致医疗事件发生;有的护工自以为是为家属解释病情,引发医疗纠纷[3]。

1.3 管理问题

老年病房不是护工管理的主体,又因为在本病房要承担照护老人的问题,一旦护工发生差错,医院方难辞其咎。所以护工和护理院既分又合,给护理管理带来了很大麻烦。理顺老年病房护工管理的难题,对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护工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2009年上海市人保局下发了《关于加强上海市医疗机构护工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要切实加强对护工的管理工作,帮助护工解决困难和矛盾;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护工的社会保障管理工作,开展对护工的职业培训,提高护工的职业技能,降低护工的就业成本。作为医疗机构,笔者认为提高护工管理水平,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健全组织,加强护工管理

结合每家医院的实际情况,从组织结构设计保证护工管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比如在护理部建立医院护工管理中心,与具体业务科室管理相结合,实行护士长、责任主管及责任护士的三级管理,层层监督、逐级负责[4]。

一方面护士长应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另一方面,责任护士每日检查护工的工作情况。其反馈方式采用现场检查、考核、询问患者、问卷调查等综合评价,结合医院的绩效考核,设定恰当的指标进行考核并奖优罚劣。

规范护工的劳动合同管理,即每位护工必须通过合法的用工渠道进入护工队伍,护工的劳动合同中要明确用人方的管理和监督权限,对收取灰色收入予以一票否决。规定每位护工的最高护理人数,适当提高护理费用,加强绩效考核,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多劳多得,确保护工队伍的稳定和保护护工的合法收入。

2.2 加强护工专业培训

上岗前的培训工作,可以由劳动中介完成基本常识部分,而医院进行操作实践和工作指导。新上岗的护工首先参加护工学习班,经过考核,不合格者不予聘用。对已上岗的护工,医院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业护工知识的培训与操作演练,使护工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及专业水平。

2.2.1 职业道德

对护工进行仁爱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规范职业道德行为,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对待患者富有同情心、爱心、耐心。引导他们团结合作,树立团队精神,为患者提供专业化、标准化服务。护理部可定期邀请有经验的护工现身说法,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关注自己的行为,逐步提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职业意识。

2.2.2 消毒隔离

对新聘用的护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以保证护工自身无传染性疾病。护工实际工作中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是疾病传播的高危人群。另外,护工普遍缺乏洗手的卫生观念,所以护工一定要学会基础消毒隔离技术,正确处理医用垃圾和生活垃圾,掌握正确洗手的方法[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预防交叉感染。

2.2.3 基本技能方面

护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理论及实际操作两部分。基础理论包括基础护理常识、基本服务礼仪等[5]。实际操作能力包括正确更换衣被、患者的洗漱、翻身、按摩及被动肢体活动,各种引流管、护理、正确记录出、入量,防止患者坠床、跌倒、走失,预防压疮形成、保护性约束带的应用等,这些基本技能必须人人掌握。

2.3 完善管理制度

2.3.1 管理模式方面

建立“公司管理加医院督导”的护工管理模式[6]。护工的招聘、管理委托给护工公司,持证上岗、统一着装、统一收费标准。医院负责对护工定期进行集中培训,对护工的工作质量进行全程监管和监督。协调责、权、利三者的关系,在发生医疗事故和劳动纠纷时,能够明确责任主体[7]。

2.3.2 规章制度方面

新护工上岗,护理部首先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按照《护工岗位职责》等有关管理制度进行岗前培训。将护工职责严格界定在生活护理层面,不准拔除输液管、不准调节氧气开关、不准调节输液速度、不准擅自在病房使用电器、不准长时间聚众聊天,使护工有纪律的约束感。

2.3.3 工作质检方面

强调病区监管责任,实行护士长及护士每日巡查、公司主管随机检查、总护士长不定期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对护工工作进行全程监管。护工公司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根据考核分数奖优罚劣,做到优胜劣汰[8]。对于多次工作不达标的护工,给予辞退处理。

2.3.4 实施人性化管理

以人为本是做好护工管理的根本,实施人性化管理是和谐管理护工的重要手段[9]。医护人员要尊重、信任、帮助、关心护工,让护工融入病房这个大家庭,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而安于本职工作。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防暑降温,改善护工晚间值班条件,增加冷暖饮水器、发放毛巾等劳防用品体现人文关怀。

护工是发展老年护理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医疗护理的必要补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属的身心压力。虽然护工管理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就一定能探索出一条护工管理的新路。

参考文献

[1] 朱庆华. 护工权益保护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8, 12(23): 114-115.

[2] 王惠萍. 护工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6): 462, 472.

[3] 柳宏春. 浅谈老年病房的护理安全新举措[J]. 现代护理, 2012, 10(9): 78-79.

[4] 顾君娣. 病房护工管理的探索[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24(10): 31, 67.

[5] 陶巍巍, 张新宇, 衣运玲, 等. 家庭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护理员对老年护理知识的认知与需求[J]. 中华护理教育, 2010, 7(10): 471-472.

[6] 吴文革. 老年护理医院在护工管理中的实践与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 2010, 11(30): 222-223.

[7] 宋玉霞. 医院护工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1): 120-121.

[8] 周亚萍. 医院护工规范化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 医院管理论坛, 2010, 27((1): 43-44.

[9] 郭晶. 浅析科学发展观的人文关怀的价值意义[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 19(11): 16.

(收稿日期:2013-08-15)

猜你喜欢
护工问题对策
北京护工故事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上海市护工行业市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模范护工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