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浦社区中年高血压患者 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的表达及意义

2014-03-10 09:41侯进苏齐
上海医药 2014年4期
关键词:控制组血压炎症

侯进+苏齐

摘 要 目的:调查周浦社区中年高血压(EH)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的浓度水平及社区防治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和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356例中年居民血清IL–6和CRP的含量。结果:中年高血压组患者血清IL-6及CR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同时在高血压组中,血压未控制患者的IL-6和CRP含量高于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的IL-6、CRP水平升高,高水平的IL-6与CRP可能影响血压的控制。

关键词 高血压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04-0025-03

Expression and meaning of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and

interleukin 6 in middle-aged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Zhoupu Community

HOU Jin, SU Qi

(Liuz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20132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rvey the levels of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CRP) and interleukin-6 (IL-6) in the middle-aged hypertensive patient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communit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 Zhoupu Community. Methods: The levels of serum IL-6 and c-reactive protein in 356 cases were measured by ELISA and nephelometry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serum IL-6 and CRP levels in the middle-aged hypertensive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healthy group. The serum CRP and IL-6 levels in the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uncontrolled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well-controlled group. 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The levels of IL-6 and CRP of the hypertensive patients have risen, which may influence the blood pressures control.

KEY WORDS hypertension; c-reactive protein; interleukin-6

原发性高血压(esssential hypertension, EP)是导致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发生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全球人类常见的慢性病。我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长,2002年成人患病率为18.8%,估计现患高血压2亿人[1]。研究发现,高血压与遗传、饮食、肥胖等多种因素相关,炎症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和并发症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4],经历了一个从炎症相关到一个低度的全身炎症状态性疾病的变化[5]。通过对周浦社区中年高血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分析,旨在探讨CRP、IL-6在中年高血压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为社区高血压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2011年6月-2012年6月,先随机抽取浦东新区周浦社区2个居委和2个村委;再将该居委和村委的45~60岁户籍居民随机编号,按照性别进行分层,相同比例抽取400例为检测对象。实际完成调查356例,应答率为89.0%。入选居民均经详细病史询问及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严重肝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近期外伤和手术史者。

356名对象中,根据病史和血压分为两组。高血压组15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男58例,女101例;平均(53.7±3.1)岁;血压控制(<140/90 mmHg)78人,血压未控制(≥140/90 mmHg)81人。健康对照组197例,其中男73例,女124例;平均(53.4±3.6)岁。两组年龄和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所有入选对象在安静状态下静坐5 min后,测右上肢肱动脉血压,共测量2次,每次间隔5 min,取2次血压的平均值。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液,离心5 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6,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CRP。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由专人双份录入,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数描述,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差异分析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IL-6、CRP含量比较

356名对象中高血压159例,高血压患病率为44.7%。

高血压组IL-6浓度为(108.39±16.01) pg/ml,显著高于健康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血压组CRP浓度为(17.99±37.99) mg/L,高于健康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与未控制组IL-6、CRP含量比较

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未控制组的IL-6和CRP浓度高于血压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IL-6是一种参与免疫和炎症反应的多功能促炎细胞因子[6],可以诱导CRP、补体C3等细胞因子的产生,导致细胞损伤;通过激活血小板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加微循环阻力;通过促平滑肌细胞增殖和钙离子内流,使血管收缩;可诱导细胞增殖分化,参与纤维化;同时IL-6与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相关。血管紧张素Ⅱ可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加IL-6的合成和释放;而IL-6又可使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上调。血管紧张素Ⅱ可使外周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在EH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IL-6诱导中性粒细胞在毛细血管中黏附、聚集、停留,加重炎性反应,使中性粒细胞和溶酶体释放弹性蛋白酶,加强了对血管的破坏作用。

CRP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与炎症有关的蛋白质。它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迁移、动脉内膜增厚,导致血管重构阻力增加,使血压增高;CRP也能够通过炎症反应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弹性降低。另一方面,发生高血压后因增高的血压对血管壁的剪切力和应力增高而引起血管内皮的损伤,损伤的内皮可以激活炎性反应系统,刺激肝细胞合成CRP,从而引起CRP浓度的升高。因此,CRP与高血压之间可能是互相影响和作用的关系[7]。

本文结果表明,中年高血压患者血清IL-6、CR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组,提示CRP、IL-6的异常升高是中年高血压病的病理因素之一。同时在中年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未控制组与控制组相比,其IL-6和CRP的浓度均较高,提示血压达标可以降低炎性介质的水平。

高血压是一个与炎症密切相关的疾病,两者互为因果,特别是在其并发症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抗炎干预,不仅有利于血压自身的好转,更有利于控制其并发症,这为抗高血压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体外试管实验中显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能抑制脂多糖刺激的IL-6的产生,除降压外还有抗炎效应[8-9]。另外,高纤维、多水果蔬菜、饮茶和有氧运动等生活方式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降低炎症反应[10]。上述能够有效抗炎的药物以及非药物治疗方法,有助于基层在高血压防治中采取更科学的措施降低血压,达到降低血压、保护靶器官、减少其并发症的目标,对制定本社区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刘力生, 王文, 姚崇华, 等.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6(基层版)[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0, 18(1): 11-30.

[2] 马玉英, 李桂花, 杨军, 等. 原发性高血压与亚临床炎症相关性研究[J]. 临床荟萃, 2008, 23(20): 1477-1478.

[3] Imatoh T, Miyazaki M, Une H. Does elevated high-sensitivity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associate with hypertension in non-obese Japanese males [J]. Clin Exp Hypertens, 2007, 29(6): 395-401.

[4] 胡兆霆, 梁燕琼, 侯庆臻. 等. 高血压新发糖尿病与亚临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及机制[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 17(4): 281-284.

[5] Li JJ, Fang CH, Hui RT. Is hypertension an inflammatory disease[J]. Med Hypotheses, 2005, 64(2): 236-240.

[6] 吴寿岭, 吴云涛, 刘国仗, 等. 白细胞介素-6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研究[J]. 中国循环杂志, 2004, 19(2): 151.

[7] Yasunri K, Maeda K, Nakamura M, et al. Oxidative stress in leukocytes is a possible link between blood pressure, blood glucose and C-reactive protein[J]. Hypertension, 2002, 39(3): 777-780.

[8] 褚剑锋, 陈可冀. 炎症与高血压应对策略[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 5(2): 95-98.

[9] 景胜, 陈思, 谢燕青, 等.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对高血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0, 18(10): 986-988.

[10] 龙勇, 刘随心. 有氧运动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J]. 心脑血康复医学杂志, 2009, 18(3): 216-219.

(收稿日期:2013-12-06)

猜你喜欢
控制组血压炎症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稳住血压过好冬
给商品起名字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多模态听力教学模式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影响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96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管理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