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千万间——《中国人居史》后记

2014-03-11 10:14吴良镛
中国出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城乡规划人居文化

文/吴良镛

碌碌平生,年迈九十,而本书也接近完篇,抚今追昔,不免情从中来。1945年初夏,滇缅战争终结,我回到重庆,拟完成未竟之学业,得梁思成师之召,从事战区文物保存工作。次年,又被委以清华教席。又两年,赴美从沙里宁师,翁之教诲:“汝来美探索现代化道路,但勿忘尔中华博大文化”,此语常铭记在心。

从20世纪50年代初归国重登教席以来,讲课中力所能及,告以国情,并强调中国文化的重要性。1960年主持《城乡规划》教学用书中的总体规划部分,专附以“中国城乡规划史”章节。“文革”后,美国凯文·林奇教授一行来访清华大学,我曾示以中国城市史初步研究图,开展学术交流后,开设了“西方城市史”课程,在讲课的同时,也对中国城市史进行了平行的探索和研究。1980年,我应邀去联邦德国卡塞尔大学讲学,为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与应用社会科学系开设联合讲座,《中国城市与建筑》十讲,形成《中国城市史纲》(英文本)在联邦德国出版,其中有涉及中国都城史的内容。

方方面面的因素都促使我认识到,只有单独的城市史、建筑史、园林史是不够的,要进行综合融贯的“人居史”的研究。在2001年《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写就之后,就开始逐步进入人居史的研究。

写作的过程中,通过发掘史实,不断深入理解而有新的认识,最终确定从人居史演进的角度分期论述,抓住各期之特色,兼顾地域文化的发展。对于古代人居史部分,基本内容完成后,意犹未尽,又就人居与自然、社会、空间治理、规划设计、审美文化等关系,进行展开与归纳,形成“意匠与范型”一章。同时,也认识到中国人居史由传统向近现代的转折至关重要,需认真探索,于是又总结形成“转型与复兴”一章,并对中国人居的未来简略地提出了一些基本观点。

纵览书稿,本书只能算作是初步大胆的“立说”,虽然花费了多年的功夫,但对于浩瀚的中国人居史来说工作也只是开了个头,就像是寻到了晋人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的入口,“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研究工作还远远不够,但如果能够对中国人居学术的发展有所促进,能对民族文化复兴有所启发,我们将会感到极大的欣慰。

对于中国传统人居的宝藏,我知之恨晚,所做的也非常有限,正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云:“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希望本书能够像一把钥匙,打开宝库的大门,吸引更多的学者、学术团体以及执政者加入到探宝的队伍中,共同迎接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城乡规划人居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论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谁远谁近?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应用型城乡规划专业培养计划与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