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二级学院院务公开与群众路线的辩证思考

2014-03-11 16:53韩同友
关键词:教代会师生员工决策

孙 雷,韩同友

(1.盐城工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2.盐城工学院 党委办公室,江苏 盐城 224051)

积极推进地方高校二级学院院务公开是高等教育规范管理和地方高校民主办学的体现,是加强高校基层单位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是地方高校的办学主体,它贯彻学校办学目标和宗旨,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是人才培养的直接实施者,除具有学校层面的共性外,又因直接面对师生员工,体现自身的个性。院务公开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学校的基本表现形式,在全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认真贯彻落实好院务公开,是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和直接体现。

一、民主办学:地方高校推进二级学院院务公开的客观需求

1.地方高校发展面临的问题需要推进院务公开。地方高校是指隶属省级人民政府、位于地级中心城市并由省市共同投资建设的普通本科院校。这些学校主要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当地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1]。地方高校由于受地域位置特殊性、办学时间条件局限性、政策资源边缘化等影响,一般发展较滞后。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步伐加大,地方高校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学生数激增导致教学管理压力加大,许多地方高校二级学院由于受经费和人员等条件限制,在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等方面建设不到位,出现了一些重规模轻质量、讲发展淡民生、求效益弱管理等发展中问题,院务公开情况不尽如人意。在一些高校,二级学院一支笔、一本帐、一人支,公开、透明度差,一方面引起教职员工的非议,造成不少人为的矛盾,另一方面容易产生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消极腐败现象,迫切需要推进院务公开工作。

2.高校基层单位民主化建设需要推进院务公开。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地方高校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二级学院作为地方高校实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单位,为适应这一形势,正想方设法挖掘资源,开拓创新,谋求发展,尝试进行人、财、物等方面管理改革,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改革必然涉及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搞得好,能较好地调动师生员工积极性,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促进学院快速发展;搞得不好,则产生不安定的因素,反而影响学院的管理层与师生关系,不利于调动积极性,延缓或阻碍学院的发展[2]。同时,随着校院二级管理模式的推进和深化,二级学院管理权限和职能越来越强化,迫切需要建立健全更加科学合理的民主决策机制,保证学院各项权力的规范运作和阳光行使。深入推进院务公开,正是适应了这一需要。

3.师生群众主体民主意识增强需要推进院务公开。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地方高校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自身发展壮大的任务十分艰巨,涉及到学科建设、师资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等各个方面。如何在这个关键时刻把握发展方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需要正确决策。只有充分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坚持走群众路线,在民主的基础上集思广益,才能形成科学的决策。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学校主体的师生员工,对学校事业发展关注度高,主人翁意识更强,他们希望学校能够及时公开相关信息,推进院务公开,以便于他们充分表达意见建议,或直接参与决策,以维护他们的利益。作为地方高校二级学院,需认清这一态势,因势利导,强化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推进院务公开,发挥师生群众的积极作用,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长效机制,实现学院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4.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党风廉政建设需要推进院务公开。党风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地方高校党委常抓不懈的一项主要工作。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反腐倡廉的任务更艰巨,对象更复杂,要求更高,只能加强,不能松懈。对二级学院来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主要任务就是规范管理,主要方法就是推进院务公开,让师生群众评价和监督,促进权力阳光运作,管理规范透明。在推进二级管理过程中,强化学院人财物“三权”的规范操作,能够有效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无论是从推进校院二级管理,实行管理重心下移,加强民主办学进程,调动学院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是推进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强化“一岗双职”意识,都迫切需要大力推进二级学院的院务公开,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办学、遏制腐败现象。

二、辩证关系:二级学院实施院务公开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良性互动

1.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一大法宝。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人,坚持群众路线符合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历史和革命实践经验证明,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才能检验我们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是否正确;只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我们的事业才能长久地生存和发展下去,才能更好地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完成我们的宏伟目标和历史使命[3]。群众路线的要义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就是要集聚群众的智慧,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于我们作出科学决策;到群众中去,就是要向群众公开,让群众来评价和检验我们的决策科学性。坚持群众路线并不意味着群众直接决策,也不等于群众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对地方高校来说,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就要让师生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院务公开势在必行。

2.院务公开是群众路线在地方高校实践的主渠道。对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来说,许多工作是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求开展的,工作意图、内容和成效是否具有普适性?是否符合本学院实际?是否得到师生员工的认可?是否符合多数师生利益?这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坚持院务公开就是一种很好的工作方法。院务公开指在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范围内,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教职工会议这一载体及其他形式,将涉及学院决策、建设和发展、师生员工切身利益、干部廉洁自律等方面的一些重要情况,实时、规范地向师生员工公布的一种形式[4]。院务公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师生员工知悉学院信息的主渠道。学院通过向师生员工公开学院重大事项和发展决策,尊重和维护师生群众的主体性,由师生员工来评价和监督,让他们投身学院建设的实践中来,有利于学院集思广益,科学决策,更好地保障和维护师生群众的切身利益。

3.院务公开和群众路线的辩证统一。推进院务公开,师生员工充分享有知情权,才能对公开内容进行评价,才能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才能保证决策科学合理不走弯路。许多学院管理者并非在主观上没有为师生服务的愿望,但他们在工作中还是使师生利益受到了损失。这是因为他们自以为是领导者,比师生员工懂得多,遇事不向群众学习,不同群众商量,因而他们出的主意,经常在群众中行不通。学院管理者是院务公开的执行主体,师生员工是院务公开的对象客体,主客体之间是通过院务公开的目的、内容、形式、过程和结果等相关联,主体是为客体服务的,主体要适应、满足客体的利益需求,这样客体才能反馈一个理想的结果给主体,实现主客体的辩证和谐。

三、客观效果:在推进二级学院院务公开中落实群众“五权”

院务公开是地方高校二级学院管理工作的民主化要求,是学院领导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基础性工作,是尊重民意、赢得民心、还政于民并进而发挥师生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富有政治意义的重要工作,院务公开的过程是群众路线的直接体现。

1.院务公开的目的,体现了群众路线的群众表达权。地方高校二级学院直接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实现上述功能必须通过师生员工来实施,师生员工是学院的主人,是学院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他们对学院情况和教育需求最了解,对学院如何深化改革最有发言权。学院改革发展是一个只有依靠广大师生员工的热情参与才能实现的系统工程,只有动员和组织广大师生员工积极投身于这一系统工程中,尊重和爱护广大师生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只有把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学院改革发展才有希望。坚持院务公开,让广大师生员工了解院务、关注院务、参与监督,把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交给群众,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师生关系以及高校和社会的关系,这样才能发挥师生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办学效益。实行院务公开,有利于学院管理者与师生群众的互动,推进民主管理;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大多数师生的利益;有利于学院的科学决策和长远发展。

2.院务公开的内容,体现了群众路线的群众知情权。根据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要求,高校要把学校工作的重点、难点、教职工群众和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校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努力做到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除按规定必须保密的事项外,学校的发展规划、改革方案、教职工聘任办法、教职工奖惩办法、经费预决算、教职工购(建)房方案、住房公积金、养老金、医疗保险和其它社会保障基金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应通过多种形式让教职工知情,该向社会公开的要向社会公开。院务公开主要内容也在于此,从地方高校院务公开的内容来看,基本可归纳为三类:一是重要决策公开。目的是让广大师生参与讨论与决策,使决策更具民主性和科学性,避免重要决策失误,同时也体现全心全意依靠师生群众办学的方针,体现师生群众在学院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和责任感;二是主要账目公开。目的是让师生群众参与管理,参与监督,使学院有限的经费得到合理的使用,发挥最大效益;三是热点问题公开。地方高校二级学院热点问题包括领导干部履行岗位职责和廉洁自律情况,干部聘任、职称评定、津贴分配、教学资源分配、大宗物资设备采购等,这些热点问题的公开,可以畅通民主渠道,让群众参与管理、发表意见,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3.院务公开的形式,体现了群众路线的群众参与权。院务公开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教职工大会、教代会、情况通报会、座谈研讨会、学院公开栏、校园网等。教代会是院务公开的主要形式。一是教代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教代会代表来自学院的各个方面,能够反映不同层次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将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公开,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既能广泛地集中群众的智慧,又可全方位地做好群众工作。二是教代会作为学院民主管理、监督的基本形式和制度,已有实践经验和基础,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规章制度和可行的操作程序,有较强的规范性、严肃性和权威性[4],受到群众的欢迎。三是教代会的形式,实现了决策的民主化和决策的科学化。对地方高校来说,由于体制、经费和领导意识等问题,教代会制度执行还不够到位。有的二级学院还没有建立教代会制度,只能通过全体教职大会等形式进行院务公开。在集聚群众智慧和公开效果方面,存在没有针对性、群众参与度低和效率不高等问题,迫切需要建立健全教代会制度。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目的都是一致的,让群众知悉公开的目的和内容,依靠集体和群众的智慧,多方听取意见,并对这些意见进行分析、比较、加工和整理,得出最佳决策方案,以便制定正确的、符合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决策。

4.院务公开的过程,体现了群众路线的群众监督权。院务公开是党的群众路线落实到高校的具体体现。群众是院务公开的积极参与者,也是监督院务公开的主要力量,因此,院务公开必须依靠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坚持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原则。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公开的项目、内容和形式,吸引、组织广大群众参与学院改革项目的讨论、研究,并在落实决策中身体力行;另一方面,要将群众的聪明才智吸引到决策中,支持学院领导依法行使职权,确保院务公开健康有序地进行。如此,师生群众通过知院情、参院事、议院政,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使命感,师生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献计献策,促进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院务公开的过程,就是依靠群众参与,把群众的事情交给群众办,通过院务公开主渠道,使公开的内容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的过程。院务公开的过程,就是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过程。

5.院务公开的结果,体现了群众路线的群众得益权。院务公开的结果是院务公开目的、内容、形式和过程的最终呈现,是师生群众集体利益的体现。院务公开目的、内容、形式和过程都坚持走群众路线,让群众知情,允许群众参与,吸纳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那么,它的结果自然是代表大多数群众利益的。院务公开的实质是利益还原和权利归位。院务公开的结果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师生群众的利益,不管是显性的物质经济利益,还是隐性的政策发展利益,只要宣传得当到位,都能够吸引师生群众的关注和参与,这种热情要保护与引导,以形成对学院事业发展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集体意识,明确个人与学院发展息息相关的责任和义务,促进学院和谐稳定和快速发展。

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3]群众路线和院务公开都是工作方法,院务公开是群众路线方法论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两者是统一的。坚持院务公开就是坚持群众路线。因此,地方高校二级学院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院务公开的重要性,坚持并完善院务公开制度,推进院务公开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张建东.地方高校如何走出成人教育发展困境[J].中国成人教育,2005(9):20-21.

[2] 盖玉强.对高校基层单位民主建设的几点思考[J].工会论坛,2008(5):91-92.

[3] 李国.“群众路线”的新阐释:二维结构与高校的实践[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4):101-102.

[4] 王文浩.高校推行校务公开工作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5(2):159.

猜你喜欢
教代会师生员工决策
吉林省教育厅向全省广大师生员工恭贺新春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学院2019年工作会议暨二届三次教代会召开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高校领导干部以群众路线为基础践行“三严三实”的长效机制研究
中小学教代会的异化及破解
中小学教代会的异化及破解
高校教代会制度建设有效途径初探
关于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如何全面提高师生员工的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