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践教学评价研究综述

2014-03-11 02:31宋素娟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期
关键词:评价指标评价体系实践教学

摘要:实践教学的质量是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立一套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最近几年我国对高校实践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逐年增多,从研究情况看,目前高校的实践教学评价较为薄弱,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对现阶段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以及评价指标的研究进行了一个综合评述。

关键词: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217-02

在高校顺应时代要求确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情况下,实践教学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准确评价实践教学质量就成为必然且重要的内容,但目前实践教学评价却是个薄弱环节,对此方面的定量研究与实践相对匮乏。尽管目前有学者以及高校已经开始实施实践教学评价,尤其是高职院校,但在普通高等院校中实践教学评价依然有些苍白。为了科学地评价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我们有必要关注实践教学评价研究以及改革现状。作者在中国知网上按题名“实践教学评价”输入查询,发现共有33条博硕士论文,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前每年不超过5篇,2006年至2009年四年中除了2008年为27篇,其余均为十几篇,但2010年开始研究数量年均增长率达21%。按题名“实践教学评价”输入查询共有497条期刊论文,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02前年均数量低于8篇,2003—2007年每年的篇幅在13~19之间,2008—2012研究数量迅猛增长,由44篇增长到105篇,年均增长率33.6%。从现有文献数量看,学者们对实践教学评价的关注度在逐年提高,从文献的内容看,目前学者们对实践教学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实践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从现有资料来看,学者们对各类高校或各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评价过程或结果进行调研,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大多数学者都有一些共同的看法,问题主要集中在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主体等方面。

1.实践教学评价观念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注重理论教学、课堂教学的评价,缺乏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考评流于形式,评价质量不高,实践评价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规范性和严格性不够,缺少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质量考核标准和办法。

2.评价内容不全,不能准确评价学生的实践效果。高职实践教学评价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指标体系不完整、实践教学在评估中占的权重低;有的甚至不对实践教学进行考核,即使有部分课程增加了实践教学的考核内容,其所占比例也较少;对实践性教学考核缺乏较为明确职业能力评价标准,不注重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实践考核内容较随意,评价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尤其是不注重技能要点、操作步骤的教学过程评价。难于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更难以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诸如团队合作、刻苦耐劳等职业素养方面的发展状况;目前的实践教学评价不分专业与课程,多数采用实习报告等书面总结的“一刀切”形式,侧重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真正掌握的职业能力、具有的职业态度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重要方面未能给予全面的评价。

3.评价主体单一。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实践教学评价以校内评价为主,仅限于专家学者和教师,评价主体太窄,缺乏企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实践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同时,学生作为评价的对象,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反馈与申述,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4.评价方法单一,考核方式单一,基本采用卷面考试或实习报告的形式,对实践过程的评价不够充分,成绩的可信度及全面度不够,不利于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5.评价结果缺乏反馈,实践教学的评价、反馈,处于局部、被动、静态的监督层面,实践教学评价反馈机制落后,甚至缺少评价结果的反馈。很多学校的实践教学评价,仅以奖惩为目的,教师直到课程结束后,甚至在下学期的实践教学评估中,相关教师才能知道考评结果,而且由于结论的笼统性、模糊性以及由于学生评价时的不客观性等因素,导致实践教学评价不利于教学的改进同时还引起教师的消极反应。

二、实践教学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评价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在实践教学评价过程中学者们都认为必须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大家共同认可的原则有可操作性原则,数据采集要简洁、快速,统计方法要易于理解和操作;选取指标时要尽量选取可量化、有代表性的指标,为便于各学科的实践教学比较要求评价指标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尤其是不同学科之间的实践教学评价比较,确保实践教学评价的公平合理。同时有学者认为在遵循系统全面性原则的基础上应突出重点,大多数学者还认为评价体系的客观、规范性和持续性原则必须遵循,当然评价体系也应具有灵活性和动态性,还有学者提出评价指标应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的易评性原则。另外评价原则既应具有针对性,也需要具有普适性。当然随着新的教学理念的运用,如差异化、多元化、发展性等教学理念在实践教学评价中也将逐步体现。有学者认为教学评价的核心价值追求应该与教学的核心价值追求保持一致的,应以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应体现和合文化精神的差异性评价。

三、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应包含的内容

对于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研究,学者们主要基于不同专业、课程的实践特点构建包含评价主体、评价客体(含人财物等资源、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等构成的指标)和评价方法的评价体系。大部分学者认为高职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内容应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标准或评价指标4个方面,并分别指出不同的考核对象与考核标准。其中评价主体应该多元化,主要由实践教学指导小组、学生、指导教师、同行专家甚至企业专家等组成。评价对象分为学生和教师,各自的指标有所不同。从宏观的角度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还应包括信息畅通的教学管理平台、高素质的督导队伍,督导工作管理条例以及校企合作、督导结合的实践教学评价反馈机制,有学者以管理类专业为例,认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包括主管部门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实践教学资金投入、实践教材建设和实践教学手段、教学人员的实践能力和学生实践能力等。从微观的角度看,有学者认为应针对学校、学生、社会三个主体,分别确定各自不同的指标,构建多元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其中三主体的评价体系分别以过程评价为主、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结合为主以及由企业或行业制定标准的学生技能鉴定为主。高职院校实践课程评价体系应包含实训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和实训课程实施条件的评估,构建学生、社会和实训基地、企业等因素组成的互动的教学评价体系。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组织实施必须在教务处的统一领导下,由实践教学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评价主体是所有选课的学生,也可以聘请5~6名专家参与。目前,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分析方法中最常用的两种,即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如有学者采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进行评价[16],也有以管理专业为例采用AHP方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排序10]。还有采用模糊层次综合分析法确定实践教学各指标各因素向量权重,并最终做出评价反馈及修订[17]。对于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学者们针对不同专业也提出自己的观点。有学者认为行政管理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应做到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其中,评价内容应全面化包括:实践教学内容安排的评价,实践教师教学成效的评价以及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评价;评价方式多样化,要做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注重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不仅包括学校教师,行业企业、社会以及学生相互间的评价也应该受到充分重视[2]。也有针对高职经贸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的评价,认为评价内容应包括专业技能,还应包含学生作为现代职业人基本素质要求;同时评价学习过程和成果,实践教学评价主体要多元化[8]。根据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特点,学者提出实践课程教学评价的方法包括建立以职业能力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的制度保证体系、进行多角度全方位评价、注重对实践教学过程的评价[5]。endprint

四、实践教学评价指标的构建

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学者们从不同角度、针对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专业甚至不同课程选取的指标各不相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于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有学者应用CIPP评价模式构建了含背景评价、投入评价、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四个一级指标和34个二级指标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并探讨了实践过程的阶段性考核以及考核方法的多元化。还有的则选取实践教学理念、实践教学课时、实践教学途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效果五个一级指标,同时制订若干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同一专业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学者们的观点也不一致。如有学者针对地方高校管理类专业建立立体化、全程化的四级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包括体系结构和体系内容,体系结构包括时间维、逻辑维、专业维三个二级指标,体系内容包括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三个二级指标,其中对体系内容建立了四级指标。而同样管理类专业,有学者则构建包括实践教学管理机制、硬件设施、师资队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4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即使是同一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也不尽相同。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有学者分别从实践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师队伍三方面进行评价,并考虑相应的指标。而对同一课程,另有学者建立了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团队为评价主体的实践教学学习评价机制,含总体效果、整体过程、成员评价、自我评价四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对于实践教学评价指标的确定,学者们的研究视角的差异性也带来指标的差异性。有基于校企合作视角建立的实践教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生实习绩效和学校实践教学建设绩效两个一级指标和7个二级指标。有从工程训练的角度分评价对象分别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如教师,则包括教学方案及文件、实践教学组织及效果两个一级指标和7个二级指标。当评价对象为学生时,评价指标为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实习报告、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四个指标。有基于产学合作确定学习评价的内容,包括三个一级评价指标:项目成果、答辩及设计过程和团队协作能力和多个二级指标。

五、趋势与反思

从上述文献分析看,关于实践教学评价的研究呈现出以下趋势:评价主体呈现出从精英向大众、从专家向普通者的发展趋势,如师生互评、学生互评、教师互评、行业及企业专家评价等,更能全面反映教学的真实性;评价目标趋于多元,关注实践教育的价值多元化、关注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相互协商与沟通;评价工具上使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指标。现有实践教学评价集中在高职院校,普通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评价领域基本空白,目前高校教学评价不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区分文科类和理工科类实践的差异性等,导致难以合理评价实践教学质量。即使在高职院校目前评价方法中深度访谈、日常观察以及实验性研究等质性工具使用很少;评价结果还只是初步关注整体社会效用而没有向个体理解转移;评价仅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效率以及各方利益群体的需要实现程度缺乏关注,也缺乏实践教学整体有效性的研究。

总之,实践教学评价领域是一个新的有待开发的研究领域,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拦路虎,也是理论研究的趋势和方向。

参考文献:

[1]苗壮,朱卉娟.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问题与对策[J].鸡西大学学报,2012,(9):24.

[2]吴立春.高职实践教学评价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5):80-81.

[3]朱远胜.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探索和实践[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109,110,114.

[4]丁光彬,张红光,基于产学合作的水电类专业CDIO实践教学评价量规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3,(9):40-42.

作者简介:宋素娟(1970-),女,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endprint

猜你喜欢
评价指标评价体系实践教学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