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与醒”的对立统一——《秋歌》再解读

2014-03-12 08:34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哈尔滨150025
名作欣赏 2014年5期
关键词:张力知识分子话语

⊙沙 亮[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哈尔滨 150025]

作 者:沙亮,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盛行于英美的新批评理论强调以文本为中心,推崇细读式进入诗歌,通过对诗歌的细致阐释来解读诗歌的语言、修辞、结构等问题,用这种方法来解读诗歌,抛开了作者以外的因素,而纯粹地探究诗歌的内部因素。笔者试图从新批评的视角,重读郭小川的《秋歌》,并希望以此为《秋歌》的解读打开新的契机。

在中国,历来讲究“文以载道”,然而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一旦文学真正与“道”结合,我们便会发现文学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郭小川就是这样一位诗人,在他的创作中,大部分作品主张“载道”,这样郭小川就自然充当了体制内“传道”之人的角色,而他的大部分诗歌便也成了时代的传声筒。《秋歌》便是在这样的心态及背景之下完成的。在《秋歌》中,相互冲突和对抗的矛盾心理便是特定时代背景的显现,正如郭小川曾在诗歌中说的“也曾有过迷惘的时刻”。在那样的背景下诗人可能也在想如何进行创作,但最终还是屈服于“道”,感性屈居于理性之下。就这样在感性和理性的相互撕扯中,形成一种张力。

张力这一概念,本是物理学的概念,在新批评中作为常用的一种术语是指文本内部矛盾冲突运动在内涵和外延上达到高度的饱和。我们说《秋歌》有一种张力,是指郭小川在心灵与精神痛苦的表达中,使情感达到了一种优化。纵观诗歌整体可以看出,《秋歌》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强制话语的影响已经成为了一种“集体无意识”,在知识分子文化心理层面中根植,传统知识分子所追求的“自由之意志,独立之精神”在那个时代不可能实现,在郭小川这里更不可能实现,他甘愿充当国家的维护者,因为在他心中,始终是国家观念高于一切。所以诗人创作的“张力”和“尺度”还是有分寸的,它们心甘情愿退让到“边缘”,服从于政治。

“清爽的秋风”“节日的礼花”“锐利的秋风”“明亮的礼花”,通过对比,表达出诗人从“昏睡”到“吹醒”的不同心理反应,映衬出诗人心灵上的呼喊。紧接而来的是“迷乱”“灰心”的表达,顺势而去的是“战士”“革命”的热情,前后心理的对比使复杂矛盾的心态集结在一起。

“面对大好形势,一片光明,而不放声歌唱;这样的人,哪怕有一万个,也少于零。”“眼见修正谬种,鬼蜮横行,而不奋力抗争;这样的人,即使有五千个,也尽饭桶。”在这里,“醒来”后与隐藏在“醒来”背后的“主流意识形态”产生碰撞。“磨快刀刃”“跟上工农兵的队伍”揭示了“梦醒”后的焦虑与迷茫的归属方向。“有形亦无形,无形亦有声”,诗歌至此,在文本与历史主体之间做了真实的写照,只有将这一段历史看作文本,才可以与历史不止一次的碰撞、感悟和交流,文本的意义才可以无限的延伸。

诗歌第三节,政治上的直白又使“颂歌”的抒情达到极限。诗人的智力谋略没有对诗歌做出理性的牵引,强烈的思想感情经历了惊天动地后归于平静。赞颂亲人,赞颂同志,心灵的煎熬还在继续,因为“总有一天,我会衰老,老态龙钟”,禁闭的身体会解放,因为“总有一天,我会化烟,烟气腾空”。这是痛苦的,也是快乐的,是昏睡的,也是清醒的,战士的宿命与悲凉,从抗争到抗争,在彷徨与挣扎的交织中,在矛盾与憧憬的苦闷中,一颗年轻的心已然同化,那是痛苦和欲望的结合。在矛盾重重中,诗人完成了精神上的“蜕变”,蜕变后的郭小川更成为地地道道的“传道者”。

“倾之以耳,颂之以心”,诗歌接近尾声,诗人做了排山倒海似的推进,用了连续两次“看”和“听”,刺激着读 者 的 感 官 ,“ 冰 雪 ”“ 风 雨 ”“ 日 夜 ”“ 竹 阵 ”“ 松 涛 ”“ 车队”“战马”“雄兵”,无与伦比的意象罗列,营造出撼人心魄的伟大气势,使诗人“颂歌”的情绪达到最大化。在全诗中,郭小川“心痛”“愧悔”“渺小”“愚笨”“忏悔”,他不断地否定自己,从过往的经历到所学的知识,从外在的行为到内在的思想,以此来表达自己“洗心革面”“脱胎换骨”成为新体制要求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忠贞理想。很明显知识分子的这种自我否定的罪恶感一旦与“检讨”的话语方式相结合,就使得情感表达变成一种近乎“失态”的表演。

作为知识分子,郭小川有着独立的思想和广博的知识;作为战士,他有着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毫不畏惧的斗志。然而面对政治强权,郭小川终于妥协“失语”。仅仅是外部权威势力的影响,使得知识分子思想和话语的转换不足以说明特定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的心态。不得不承认广大知识分子有着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还有对主流话语的拥护,这些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他们想通过思想上的进步和改造求得身份认同的渴望。势如破竹般崛起的国家共同体使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那一次次的社会变革中起起伏伏。但是这种情况在当时来说是发自于知识分子内心的,那么同时,过分的尊重和仰慕又加重了他们的自卑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文化心理和“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社会文化心理形成了巨大的矛盾。郭小川说自己是“愚笨”的,但是又“百倍聪明”,“雄强勇健的亿万群众”创造了“伟大的历史”,然而自己却成了这段历史的“缺席者”,这种坐享其成的愧疚使他不惜完全否定自己,积极追求进步,努力向主流社会靠拢。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特定的历史事实层面,传统的知识分子过于依赖权势而失去独立的人格,知识分子总是试图通过权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事与愿违,自己成了权力的附庸。或许像郭小川这类的知识分子,他们对自己通过知识所获得的社会地位缺乏信心,认为是不合理的,总有“愧悔无穷”的心理,所以只有回到工农的地位,他们才会得到解脱和安慰。像《秋歌》一样,掺杂政治因素的文学创作不可能会有心性的自由,没有自由的心态,当然不可能有赋予个性的反思。另外知识分子固有的一些缺点,使他们不自觉地对权力妥协。这种种因素导致那代人的悲哀,那个时代的悲剧。作为当代文学研究,我们在取其精华的同时,应该有一些清醒的、理性的反思与批判。重读《秋歌》的意义也在于此。

猜你喜欢
张力知识分子话语
把握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在张力
画与理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巧测水膜张力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论张力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你知道什么是知识分子吗
青年之问:你愿不愿意被称为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