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AHP方法的林下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战略分析

2014-03-13 08:05胡艳英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劣势食用菌机遇

王 浩, 胡艳英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近些年,林下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我国很多地区都已成为林业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以黑龙江和广西为例,2011年,林下经济产值已经占到了黑龙江林业经济产值的40%左右; 广西林下经济2010年的产值为58.4亿元,并且为100多万的农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115亿元农民收入[1]。随着林下经济快速发展,林下经济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多,对外贸易量也不断增加。以食用菌为例,我国食用菌在2011年出口创汇24.07亿美元,生产总量和产值分别达到了2 571.7万t和1 400亿元,与2010年相比较,食用菌的出口创汇、总产量、总产值分别增长了37.8%、13.7%、10%[2]。

虽然林下产品出口贸易已经形成了不小的规模,但是林下经济产品出口贸易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笔者采用SWOT-AHP的方法对林下经济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战略进行研究,以期为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林下产品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是美国运筹学专家Saaty在21世纪70年代提出的,这种方法灵活性强,经常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9],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已经使用SWOT-AHP的方法在不同领域进行了战略决策。Kurttila等在芬兰林业认证的战略决策中运用了SWOT-AHP的方法[10];Stainback等在卢旺达小农农林业发展的决策中使用了SWOT-AHP的方法[11];奉钦亮等在广西林下经济发展的决策中使用了SWOT-AHP的方法等。该研究采用AHP方法与SWOT方法相结合,分析林下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战略。

1 林下产品出口贸易SWOT分析

1.1内部优势(S)分析

1.1.1产品种类优势。我国林下产品种类非常丰富,以林药、食用菌为例,目前,被收购的林药占常用药材的70%,约有400多种,年收购量为4万t,价值约为16亿元,大约占总收购量的60%。我国已知的食用菌种类有1 000余种,被开发利用的有近百种,其中松茸、黑木耳、银耳、香菇等食用菌大量出口。

1.1.2林地利用优势。林下产品的生产发生在林地上,不仅可以发挥林地资源的长期效用,而且可以取得短期的经济效益,使林地充分发挥了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让有限的林地资源得以充分扩展。

1.1.3产品绿色优势。当今社会人们对食品的追求正向着高品质、绿色、健康、无污染的方向发展,林下产品的种植正是充分利用了自然无污染的生态环境,生产出来的产品完全符合市场要求,具有绿色优势。

1.1.4从业人员多元化优势。林下产品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营者的数量也不断增加,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经营人群也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中包括林区的农民、农场的干部职工、从事林业科技的工作人员和下岗再就业的工人等。

1.2内部劣势(W)分析

1.2.1人才缺失。虽然林下产品的经营者有多元化优势,但林下产品的主要经营者还是林区的农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在没有智力支持的情况下所生产出来的林下经济产品的品质也得不到保证。

1.2.2产业化发展滞后。林下产品的产业化发展滞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经营粗放,没有形成专业化强,集约度高的产业结构;缺少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优良种子的选种机制不健全;种植业养殖业类型的企业多,深加工企业少;产业化程度低。

1.2.3产品核心竞争力弱。林下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弱,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林下产品企业缺乏品牌意识,目前林下产品缺少实力强、知名度高的品牌;第二,林下产品的深加工产品较少,深加工技术实力薄弱;第三,相应产品的绿色包装技术低下,直接影响林下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1.3外部机遇(O)分析

1.3.1国家大力支持。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对于林下经济的发展要强化政策扶持、金融扶持,并给出了具体意见,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政策支持。

1.3.2国际市场前景广阔。由于林下经济采用有机生产,符合人们安全消费的环境需求。近年来,可食用的林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据统计,在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非木质林产品贸易进口额当中,可食用的林下产品占60%[4]。

1.3.3可持续发展要求。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开发林下产品,培育林下产业,构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可以实现林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有效地保护了林地的生态平衡,顺应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

1.4外部威胁(T)分析

1.4.1贸易保护主义严重。由于世界各国对自身产业发展的保护,贸易保护主义非常严重,其中绿色贸易壁垒对林下产品的进出口贸易较为明显。由于绿色贸易壁垒形式的合法性、保护内容的广泛性、保护方式的隐秘性、较强的技术性等特征使得出口国难以应对[5]。

1.4.2林下经济作物认证体系滞后。目前,我国虽然有系统化的认证体系,但是在关于林下经济作物的森林认证方面的工作还很少,目前只有北京的中林天合认证中心有森林认证方面的工作,但也不被国际认可。可见,我国的林下经济作物认证体系建设还很滞后,不具备权威性[6]。

1.4.3市场组织不协调。林下产品的市场组织不协调,主要体现在林下产品种植面积小而且分散,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生产集约化程度低,规模经济效应弱,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配套等方面[7],威胁到林下产品的正常出口。

2 利用AHP分析林下产品出口贸易的SWOT因素

2.1林下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战略的层次结构根据上文对林下产品出口贸易的SWOT分析,总结出层次结构(表1)。

2.2建立判断矩阵运用随机访谈调查法,选定了13人的专家组,采用“1-9”标度评价法对林下经济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战略的SWOT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得到表2~6优势组、劣势组、机遇组、威胁组、目标层5个判断矩阵。

表1 林下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层次结构

表2 优势组判断矩阵

表3 劣势组判断矩阵

表4 机遇组判断矩阵

表5 威胁组判断矩阵

表6 评价层判断矩阵

3 林下经济产品出口贸易的战略选择

3.1利用战略四边形进行战略定位将表7中的值带入下列公式:

S=∑Si/ni

W=∑Wi/ni

O=∑Oi/ni

T=∑Ti/ni

计算出总优势、总劣势、总机会与总威胁的强度值分别为:S=0.019 1;W=0.101 4;O=0.127 0;T=0.079 5。分别以S、W、O、T4个变量为坐标系4个半轴,在坐标系中的S轴、W轴、O轴、T轴上分别确定出已经求出的各个强度对应的点,并依次连接后得到战略四边形(图1),根据各总强度值得战略四边形的重心坐标为:

P(x,y)=(∑xi/4,∑yi/4)

p(x,y)=(-0.020 6,0.011 9)

根据重心所在象限可确定战略的类型。由图1可以看出重心P的位置在第二象限,所以应当采取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内在弱点的WO战略,但由于P点偏向第三象限,所以同时应考虑直接克服内在弱点和避免外部威胁的WT战略。

表7 林下产品出口贸易战略层次总排序

图1 林下产品出口贸易SWOT战略四边形

3.2林下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战略选择通过对林下产品出口贸易发战略进行SWOT-AHP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林下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应当采取机遇弥补劣势并且积极规避外部风险的战略。

3.2.1机遇弥补弱点的战略由表7可以看出,在各组优先级当中,机遇组和劣势组的比重分别为0.381 0和0.304 1,居于第一、二位,劣势组的比重仅次于机遇组,所以应当充分抓住机遇,利用机遇对劣势进行弥补和改善。

首先,在提高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方面,应当抓住林下产品绿色健康顺应潮流的机遇,积极对林下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还应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林下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打造林下产品的品牌产品。

然后,在改善产业化发展滞后方面,应当抓住政策上的机遇,利用国家的政策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通过“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的模式加强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对接,加强集约化生产经营,并且建立优良种子选种机制,加大科研投入。

最后,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当利用高等院校的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积极对从事林下产品生产的农民进行技术培养,并且建立与农民之间的高效沟通机制,对农民生产当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解答,从而提高林下产品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3.2.2积极规避风险。由表7可以看出,威胁组的权重值为0.238 6,排在机遇组和劣势组之后,所以在抓住外部机遇,改善弱点的同时,还应积极规避风险。T1、T2、T3的优先级排序为T2>T1>T3,应当主要避免T2;T1与T3的权重值相当,威胁也非常大。

(1)积极应对贸易壁垒的威胁。林下经济快速发展,林下产品开拓国国外市场是必经之路。我国加入WTO之后,贸易壁垒必然会对林下产品的出口产生威胁,这其中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较为明显,为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应当为企业建立预警机制,推行环境标准及认证制度。

(2)主要避免林下经济认证体系滞后带来的威胁。从表7可以看出,威胁组当中林下经济作物认证体系滞后(T2)在总优先级中所占的比例为0.164 6,在总排序中排第三位。所以应当加快林下经济作物的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并提高林下产品经营单位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威胁的能力,加大林下产品包装技术的科技投入。

(3)市场组织不协调带来的威胁也非常明显,为应对此威胁,应当建立林下产品的行业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组织协调好林下产品的生产、供应和出口,为林下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林下产品出口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1] 黄捷,王志琴.林下经济发展助农增收[N].人民日报,2011-03-11.

[2] 赵春艳,刘蓓,候波,等.近五年我国食用菌出口情况分析[J].中国食用菌,2012,31(6):58-61.

[3] 张爱美,谢屹,温亚利,等.我国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7(3):47-51.

[4] 王有志,宋阳.基于SWOT+AHP方法的黑龙江省森林食品产业发展战略定位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9,29(5):439-442.

[5] 汤吉贺.基于综合比较优势的中国非木质林产品对外贸易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2.

[6] 姜洋,仲维维,王倩,等.关于我国林下经济作物认证问题的研究——以黑龙江省伊春林菌代表产品黑木耳为例[J].林业经济,2012(4):93-96.

[7] 奉钦亮,覃凡丁,陈建成.基于SWOT-AHP 的广西林下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研究[J].林业经济,2011(11):57-60.

[8] 姜玲芝,孙有信.基于 AHP 和 SWOT 的兰州地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发展分析蒋琳玲[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1(3):104-106.

[9] WILLIAM HO.Integrate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its applications)A literature review[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8,186:211-218.

[10] MIKKO KURTTLIA,MAUNO PESONEN,JYRKI KANGAS,et al.Utiliz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in SWOT Analysis-a hybrid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 forest-certification case[J].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2000(1):41-52.

[11] G ANDREW STAINBACK,MICHEL MASOZERA,ATHANASE MUKURALINDA,et al.Smallholder Agroforestry in Rwanda:A SWOT-AHP Analysis[J].Small-scale Forestry,2012,11:285-300.

猜你喜欢
劣势食用菌机遇
劣势或许会成为优势
RCEP与房地产机遇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近亲繁殖:并非全部是劣势
公立医院优势变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