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社区公共安全承载力评价体系构架研究

2014-03-13 07:51朱天宇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公共安全小城镇灾害

孙 明,朱天宇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我国公共安全事件发生频繁,例如在2013年中雅安地震、北方雾霾、昆明大暴雪、厦门公交车起火、青岛化工厂爆炸等。这一系列的灾害及事故都是备受人们关注的公共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也引起了人们对公共安全的重视。我国已经进入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小城镇社区公共安全问题也同样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研究小城镇社区公共安全承载力的问题上,其意义在于补充现阶段小城镇社区规划设计的不足,更好地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其作用是引起设计者、规划者和管理者对小城镇社区公共安全问题的重视,进而降低小城镇社区在自然灾害和公共事故发生后所引发的次生灾害。

1 概述

1.1社区安全承载力所谓社区安全承载力是指社区内的环境、社区、文化等安全保障系统,在一段时期内对城市灾害造成的不可接受的不利影响所能承受的最高限度。

1.2小城镇社区发展规模较小、集中程度较低的以从事非农业社会经济活动为主的社区。在我国,小城镇社区是连结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中间环节,是现代社会中一种基本的社区类型。

1.3社区公共安全规划社区公共安全规划是通过运用规划的方法手段满足社区生产生活、休闲娱乐、医疗、用水、食品、交通、环境和教育等的安全设计体系和原则。社区公共安全规划的目的是为社区公共安全建设和管理提供有效措施,从而避免社区内部的损失和不利影响。

2 社区安全承载力研究进展

2.1城市承载力承载力是一个物理力学概念,其本意是指物体在不受破坏时可承受的最大负荷能力,现在用来描述事物发展的限制程度。在十八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兴起,将承载力这一概念引入到生态学研究领域。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1]对生态承载力提出准确的概念,即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其后承载力这一概念被引用到多个学科领域当中,如人口学、资源学、环境学、社会学等。到20世纪80年代,区域承载力这个概念才被提出,毛汉英[2]指出区域承载力是以区域资源为对象,研究它同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并且状态空间法应用到区域承载力的定量研究中。关于城市承载力的概念国内是在2005年1月建设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的。在2006年“中国城市创新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陈淮提出城市承载力主要是指一个城市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对城市人口、经济、社会、生活的承载能力。

2.2安全承载力对于安全承载力的研究,2002年杨京平等[3]提出区域生态安全承载力是指区域的资源和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发展所能够提供的各种保障的能力。2005年杨秀杰[4]提出生态安全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在确保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条件下,区域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载一定生活水平下的人口数量及相应的经济社会总量的能力。2008年金磊[5]提出城市安全容量进一步可确切定义为城市承载力,指城市灾害在一段时期内不会对城市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等安全保障系统带来无法接受的不利影响的最高限度,可将之量化为城市对灾害的最大容忍度。

3 小城镇社区公共安全承载力规划研究

3.1国内社区公共安全现状问题

3.1.1各种自然灾害影响。我国所发生的自然灾害种类多样,受灾区域分布点多面广,灾害强度大,影响范围广,造成人员伤亡严重、房屋受损或倒塌。从2011~2012年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图1)中可以看出洪涝、地震和台风所造成的损失在所有灾害中所占比重较大,其中地震、洪涝对人口、房屋的损失更为突出。我国有很多小城镇正处于地震或洪涝频发区域,对于小城镇社区的选址、规划、设计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数据分析,这些因素都会对小城镇社区的公共安全造成影响。

图1 2011~2012年我国自然灾害损失比例

3.1.2地震灾害。由于我国地震灾害的发生较为频繁。2003~2011年地震灾害(图2)所造成的损失表明,地震灾害对人员伤亡和房屋损失的变化曲线最为相近。调查发现地震灾害发生地区的民房主要以农村土木结构为主,这种土木房屋抗震性能低,建筑材料质量较差,房屋结构不合理,因此对人员伤亡也较大。另外,被破坏的民房也受到场地条件的影响,随之增大了灾后重建的工程量。

图2 2003~2011年我国地震灾害影响变化曲线

3.2评价指标建立根据上述国内社区公共安全现状问题,综合考虑安全承载力的特性,构建出小城镇社区公共安全承载力指标体系,其中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表1)。

3.3评价模型构建应用DEA中的C2R模型分析问题,就构造了如下的CCR(C2R)模型[6]:

最优解为θ0,λ0,s0+,s0-

注:对于∀aφ0及∀aφ0,都有N*επa,则ε即为非阿基米德无穷小量[7]。

如以第j0个决策单元的效率指数为目标,以所有决策单元的效率指数为约束,λj使各个有效点连接起来,形成有效前沿面;非零的s+、s-使有效前沿面可以沿水平和垂直方向延伸,形成包络面。

在实际运用中,对松弛变量的研究是有意义的,因为它是一种纯的过剩量(s-)或不足量(s+),θ则表示DMU离有效前沿面或包络面的一种径向优化量或“距离”

3.4发展趋势安全问题现在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小城镇社区的公共安全更是关注的重点,因此小城镇社区规划在安全方面也将成为今后规划设计的关注点,也将成为规划设计的考虑因素之一,它的作用价值可以等同于日照分析在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中的地位。笔者希望通过一些合理的科学分析为规划设计在安全方面提供理论依据,能够更好地营造安全、舒适、生态的小城镇社区环境。

4 结语

社区作为日常生活的基本载体,其公共安全问题成为关注的重点。这是一个综合多因素才能解决的问题,规划设计是安全社区的奠基石,因此更需要科学合理的科学依据作为安全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笔者建立小城镇社区公共安全承载力评价体系,通过分析计算,得到相对合理地小城镇社区公共安全规划设计模式。

[1] 文魁,祝尔娟.京津冀发展报告——承载力测度与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28-32.

[2] 毛汉英,余丹林.区域承载力定量研究方法探讨[J].地球科学进展,2001,16(4):549-555.

[3] 杨京平,卢剑波.生态安全的系统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25-151.

[4] 杨秀杰.区域生态安全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研究——以重庆市云阳县为例[D].成都:四川大学,2005

[5] 金磊.城市安全风险评价的理论与实践[J].城市问题,2008,2:35-40.

[6] CHARNES A,COOPER W W,RHODES E.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78,2:429-444.

[7] 李蕾.湖南省医院绩效的资料包络法(DEA)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公共安全小城镇灾害
靖江市启动水上公共安全共建区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在公共安全面前别任性
基于知识图谱的知识推理与公共安全结合的理论研究
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应用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小城镇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