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有了新客站

2014-03-17 11:00张韶天
商周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北站候车旅客

张韶天

1月10日8时23分,汽笛鸣音!开往沈阳北的G1248次高铁列车,缓缓驶出青岛北站。

那一刻定格历史一一经过3年零8个月建设,铁路青岛北客站及相关业务正式开通运营。

自此,这座宛若海鸥的现代化公共建筑,将与胶济线起始端德国人初建的百余年老火车站,一北一南相向矗立,以迥异的建筑风格、不同的功能使命,共同担起进出青岛的门户之责。

南站穿越历史,北站链接未来。胶济线沿途的故事,或许因此改写……

山东最大客运站

“青岛北站的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东南沿海快速铁路通道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作为山东省最大的综合立体交通枢钮,车站设计能力日办理旅客列车75对,日到发旅客10万余人,预计年到发量3000余万人的规模,届时将极大提升山东半岛的综合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将对山东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济南铁路局青岛站副站长刘青表示。

铁路青岛北站,外在造型犹如一只海边振翅欲飞的海鸥,功能上集国铁、地铁、长途汽车站、公交车站于一体,设计初衷即为国家一级铁路综合性枢纽站。

车站采用双向广场设计,站房东西贯通,两侧均设售票厅、进站广厅和地下出站厅,站房总面积68828平方米,包括地上两层、地下三层共五层布局。地面层为站台层,设有18条线路14个站台;地上二层为高架候车层,可同时容纳1万人候车;地下一层为出站和综合换乘通道,地T---层为地铁3号、8号线,地下三层为地铁1号线,国铁、地铁、出租车、公交车、长途汽车紧密衔接,系统集成实现了旅客多种交通方式“零换乘”。

按照“新理念、新机制、新服务、新形象”标准建设,铁路青岛北站在强化硬件设施理念先进的同时,软性服务更贴合以人为本。

记者在现场看到,车站的售票服务以自动售票为主,在东、西两个售票厅开放14个人工窗口的同时,专门设有44台自动售票机、取票机,旅客可自助快捷地购票取票。售票厅设有低柜台的无障碍专用购票窗口,方便残疾人等重点旅客购票,候车室、进站厅设有7处无障碍卫生间,19部无障碍垂梯连接进站厅、高架候车层、站台及出站层,方便残疾人等重点困难旅客进站乘车,服务凸显人性化。采用高架层集中候车、东西双方向分散进出站的客流组织模式,12个进站通道、8个地下出站通道、40部自动扶梯、110部自动检票闸机,方便旅客快捷顺畅地进出站。候车大厅顶棚为玻璃结构,结合室内声学、采光与通风设计,洗漱间、开水间按候车区分10个单元分散设置更贴近旅客需求,并配有造型别致的观海平台,碧海蓝天的胶州湾、气势宏伟的跨海大桥尽收眼底,为旅客营造出浓郁的自然生态气息和别样的艺术享受。

北站凸显枢纽价值

不同于南站“尽头车站”的特点,青岛北站是一个枢纽性的双向接发列车车站。

作为集运输生产、旅客服务、市政配套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在提高青岛枢纽旅客运能的同时,青岛北站还将优化青岛铁路枢纽客运布局,实现点线协调能力,提升铁路运输服务水平。

作为中国“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的重要节点,铁路青岛北站是胶东半岛连接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主要经济发达地区,以及东北工业基地的快速铁路通道的始发点,是正在建设和规划中的青荣城际、青连铁路、胶济铁路高速线等主要铁路的关键节点。

从全国铁路路网布局来看,青岛北站开通运营,标志着连接山东半岛、长三角、珠三角的我国沿海快速铁路通道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未来,铁路青岛北站将成为青岛城市交通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节点,把环胶州湾高速公路、城市地铁、胶州湾大桥及青荣城际铁路等诸多交通网络串联起来,极大地改善胶东半岛的交通运输条件。而多年前,青、烟、威“1小时半岛生活圈”的多城联动构想,也将在山东半岛综合交通体系的完善下得以实现。

不仅仅是山东省最大的客运枢纽和胶济铁路青岛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青岛北站,西临跨海大桥青岛胶州湾大桥,北临青岛流亭国际机场,与建设中的青岛市地铁1号、3号、8号线垂直交汇……青岛北站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已经融入青岛城市交通格局,对大青岛城市交通路网产生重要影响。

人流终将带来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青岛北站将强化青岛对全省交通、经济等各个层面的辐射带动效应,在进一步凸显青岛作为山东经济龙头的同时,加速实现以青岛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带动作用,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全面崛起产生深远影响。

“交通”重塑沧口地位

“以铁路青岛北站为核心,李沧区正在规划占地约1.9平方公里的交通商务核心区,它分为交通枢纽区、中心商业区、商务办公区、总部经济区及配套服务区、历史文化休闲区和会议展览区等六大功能区,目标是打造成为辐射山东半岛城市群,融综合交通枢纽、商务商业中心、会展信息中心、文化休闲中心为一体的大型复合型城市门户区。”这是李沧区2009年提出的关于交通商务区建设思路的完整阐释。

事实上,早在2009年铁路北站选址沧口定调之初,这个由“点”带“面”、借势转型的发展举措,已经包涵着青岛市级层面更深层次的区域发展思路一一腾笼换鸟,通过重化工业的集中搬迁实现城市功能的“大换血”。借助交通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由“重”到“轻”的“大挪移”。

“铁路青岛北站绝非是一个单纯的车站,而是在打造的一个综合性的交通枢纽的概念。因此,我们对周边区域统一规划、房屋征收、配套建设,系统性地梳理了城市空间,配套性的商业元素将有别于此前的车站概念,与青岛北站建设融为一体。”李沧交通商务区副主任裴春光告诉记者。

“先期启动的以青岛北站为核心的1.9平方公里交通商务核心区建设,就是这一战略的重要布局。以期通过示范效应,带动胶州湾岸线以东、李村和市北区的分界线以北、老机场以南大约36平方公里区域升级再造。根据规划,这里将发挥区域交通优势,在胶州湾东岸率先打造交通商务核心区,逐步带动并形成商务核心、生活居住、临河商务、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循环产业和新兴产业等七大区域。重塑老沧口地区昔日的辉煌与繁荣。”

青岛市生产力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冯显泉告诉记者,“火车站商业与其他商业类型不同,有其特殊的地方,建成后将在很短的时间内聚拢人流、物流,这些要素将极大地推动整个商圈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北站周边楼宇经济、酒店餐饮、现代商贸等服务业经济将着力发展。

“铁路青岛北站选址李沧区,将形成强大的杠杆力量,撬起沧口这处老工业基地的未来。”随着北站通车,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专家林坚在青讲座时提出的预判,已经初步显效。

猜你喜欢
北站候车旅客
非常旅客意见簿
提高石门县北站运输能力措施探讨
铁路客运站候车区运用多目标优化模型研究
摄影
给小旅客的礼物
一个人的成都北站(长诗)
液压减速顶在兰州北站的应用
铁路客运站候车区运用方案优化方法和模型
金旅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