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不同层次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分析及其对经管类专业的启示

2014-03-20 16:27朱云章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重点高校经管类企事业

朱云章

(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河南洛阳 471023)

国内不同层次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分析及其对经管类专业的启示

朱云章

(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河南洛阳 471023)

重点高校以“科研”优势为基础,突出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培养,重在推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地方高校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为支撑,突出学生知识水平与应用能力的提高,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高职高专院校更加侧重于“产”,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培养技能型、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不同层次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对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拓宽视野、依托优势、突出特点、健全机制”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带来了有益启示.

重点高校;地方高校;高职高专;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1 重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分析

重点高校作为研究型大学,承担着为全国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培养现代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伴随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和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以重点高校为主体的高等教育机构高素质人才培养压力与日俱增,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分析视角广阔、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社会要求驱动着重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只靠学校自身的教学力量,沿袭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已无法胜任了.因为,无论是开阔视野,还是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尽管在重点高校,有名师荟萃的课堂教学、有相对完备的实验教学体系,但是,只有这些已经远远不够了,必须将重点高校的办学资源与社会力量进行整合,实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新突破.[1]纵观我国重点高校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方面的探索,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下几种典型模式:

1.1 依托项目研发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在依托项目研发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或者通过企业委托高校进行针对性项目(课题)研究,或者通过高校和企业组成联合项目(课题)组进行联合攻关,高校与企业通过项目、科研课题为载体实现高效对接,充分发挥高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搭建起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使重点高校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科技创新的实践活动中,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开阔学生的分析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2 共建科研基地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在共建科研基地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或者是通过高校与企业分别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人力或设备共同建立联合实验室、联合研发中心,或者是根据国家和产业发展的需求,由政府出资牵头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共同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究开发实体,以各类研究开发实体为载体,搭建起相对稳定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使重点高校学生有机会经常性、系统性地参与到科技创新的实践活动中,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开阔学生的分析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3 组建经济实体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在组建经济实体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或者是参与各方组建产学研联合体,即由高校和企业共同出资筹建以有限责任公司形式运转的“研、产、销一体化”的新型科技企业,或者是高校以科研成果入股采用股份制形式与企业合作组建经营实体,成立由双方按股份派出人员共同管理、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股份公司,从而以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公司为载体,搭建起具有法人财产权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使重点高校学生有机会经常性、系统性地参与到企业经营、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中,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开阔学生的分析视野,提高学生的企业经营、创新创业能力.

1.4 企业参与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在企业参与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主要是通过企业在高校设置人才培养专项基金、高校聘请企事业单位人员担任兼职教授、“订单式”或定向培养等方式,高校与企事业单位以某种“契约”为载体,搭建起灵活多样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非实体型平台,使重点高校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固定或非固定联系,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开阔学生的分析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5 基于大学科技园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在基于大学科技园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不同于前面高校与成熟企业合作组建科研基地模式,而是以科研实力雄厚的重点高校为依托,以知识创新为基础,以科研成果转化为源泉,组建致力于新产品研发与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为目标的大学科技园,高校以大学科技园为载体,与园区内各类科技型、服务型中小微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乃至鼓励学生在园区内自主创业,搭建起“一站式”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通道,使重点高校学生可以有机会置身于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现实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中,检验学生的基础知识、开阔学生的分析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分析

如果说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方面,重点高校以“科研”优势为基础,突出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培养,重在推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话,那么,地方高校则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为支撑,突出学生知识水平与应用能力的提高,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一般而言,地方高校以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为主,对人才培养的定位更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强调技能的“应用性”,鉴于地方高校面向的主要是地方经济发展,所以,其主要职能是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出大批应用性较强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这也是地方高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那么,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也就成为地方高校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抓手[2].而且,地方高校因为是“地方政府投资”“地方政府管理”“办在地方城市”“服务地方发展”,与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所以,在与当地社会资源进行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方面具有“地缘”优势,更容易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实现产学研合作;另一方面,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变化情况直接反映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人才需求方面的调整与变化,对本区域人才需求及相关政策的把握相对更加准确,对区域内人才需求调整的适应能力更强,也容易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具有很强的“人缘”优势.尽管如此,地方高校在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还必须走出误区,切忌盲目照搬重点高校的做法,如果在角色认知定位、合作教育方式、科技合作层次等方面出现偏差,将地方高校本身角色与合作方的企事业单位,或与重点高校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角色混同,盲目照搬部分重点高校的具体做法,而偏离自己的定位、没有自身的特色与优势,那么,其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必将陷入被动境地.所以,地方高校在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应当以“立足地方特色、面向地方需求、服务地方发展”作为办学宗旨,将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根本目的定位于顺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人才需求特点,调整、改善和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状况,结合本地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和学校教学科研层次及学科发展规划,致力于扮演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智力资源库的角色[3].为此,在实践中探索适合地方高校特点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充分耦合地方高校与区域内的各种社会资源,通过培养出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地方高校与区域内企事业单位的双赢,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的同时,可以确立并发展地方高校本身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方面的“比较优势”,形成区别于其他高校的自身“核心竞争力”,为地方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赢得资源支持和不竭动力.

鉴于地方高校在高校总量中的数量优势及区域分布方面的广泛性,以及地方高校在办学层次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多样性特点,目前地方高校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方面也形成了不少成功模式.综观国内学者及相关院校就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成果,具体模式多种多样,划分标准也多有不同,下面以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中产学双方参与性这个主要特征作为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基本划分标准,并从产学研合作教育过程结合角度就两类典型模式进行详细介绍.

2.1 以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中产学双方主体参与程度划分

2.1.1 以地方高校为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就近年来我国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实践来看,绝大多数属于以地方高校为主、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地方高校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在动力,来源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对毕业生素质的高标准要求,而地方高校主动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合作、改革传统非教育模式,提高本校人才培养质量、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及提升地方高校综合影响力的有效途径.由于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地方高校在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适用性人才方面相对于研究型高校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但是,当地用人单位从实际出发也指出了身边的地方高校毕业生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是,尽管地方高校毕业生没有重点高校毕业生“傲气”,但是同样存在缺乏锻炼、怕苦怕累及贪图享受等问题;二是,在实践方面,动手能力不强,创新意识淡薄,应用型学科的地方高校毕业生往往面对实际问题束手无策等.所以,为了培养出高质量的适用性专门人才,地方高校纷纷主动采取措施积极吸收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参与本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具体做法多种多样,主要有:地方高校直接办企业,实现地方高校主导下的产学研直接结合;建立以地方高校为主体其他企事业单位参与的产学研联合体;在企事业单位内部建立校外实习和生产实践基地,地方高校学生以工作人员的身份上岗实习,甚至把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作为课题开展毕业设计等等.

2.1.2 地方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双方合作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地方高校从提高本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出发,企事业单位着眼于本单位的长远发展需求,双方都在主动寻求与对方开展合作.地方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往往通过组建一定的合作载体,构建相应的运行机制,以形成双方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某种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从近年来地方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开展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来看,地方高校与企事业单位虽然作为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组织,具有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和作用特点,而且它们分别遵循截然不同的运行机制与发展规律来开展各自的业务活动,但同时,地方高校与企事业单位也经常能够找到双方协同发展的耦合点.一般说来,企事业单位在顺应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往往需要在发展咨询、项目研究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寻求当地或行业性地方高校的支持,而且企事业单位愿意就上述方面与相关地方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甚至针对性的“专门”合作关系.如果在这些方面地方高校与企事业单位能够开展全面合作,那么,双方在教学、科研、发展运行等方面将不断融合并取得成效,一方面助推企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激发地方高校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活力.从而,也使得地方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进入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中,参与双方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基础,各自通过不同的过程实现自我发展并相互促进的循环递进过程[4].这种模式的具体做法主要有:事业单位、产业集团(包括行业主管部门)、大中型企业与地方高校联合组建特色分校、专门院系、特色专业,或者联合组建教育、科研乃至生产运行联合体等类型[5].

2.2 以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中参与主体的过程结合方式划分

2.2.1 教学实习基地型

从本质上讲,这种模式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理念的一种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学校在企事业单位设立教学实习基地,学生在地方高校接受正常的理论知识教学,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实践环节则在教学实习基地进行,即课堂教学进行到实践教学环节时或者需要进行相对独立于课堂教学的认知实习、业务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时,学生将到设在企事业单位的教学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后再回到学校接受相应的教育,如此往复直到学生毕业[6].这种模式是当前地方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产学研合作模式.

2.2.2 工程(科研)项目联合型

在这种模式下,高校往往在学生结束高校课程教学体系后,安排一段较长时间的连贯性实习(实践)时间,使学生与高校所联系的企事业单位的工程(科研)项目长时间“亲密”对接.所参与的工程(科研)项目结束后,学生回校对实践环节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知识进行总结,在对这次长时间实践所积累的资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完成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这种教育模式往往被建筑、水利、电力、铁道、石油等行业性、专业性地方高校采用.相对而言,这种模式是地方高校和企事业单位都比较愿意接受的一种模式.

2.2.3 311预分配型

这一模式是对前两种合作教育模式的综合与提升,即学生在学校用三年时间完成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相关实践基础训练,随后,通过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学生到预分配单位进行工程实践训练,然后再回到学校完成毕业设计.该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式培养人才的格局,而且使得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留到实习过的企事业单位工作,跳过试用期.这种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把企事业单位与学校之间的合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与企事业单位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需求规格,联合制定高校人才培养计划、联合组织实施人才培养过程、联合进行人才培养质量的检查与考核;加之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又是分阶段进行,这既可以保证高校理论教学的完整性,又能够提高在实习单位实践训练的针对性,不仅有利于高校学生的实践锻炼和能力培养,更有利于缩短学生融入就业单位的适应期,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 高职高专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分析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高专教育是具有较强职业性和应用性的一种特定教育.其特点在于它的职业性、实践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所以,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因此,服务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具备“技术应用能力”的操作型技术人员的特定定位,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需要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而且基础理论和专业教学要服务于“应用”,以“必需、够用、针对性”为特点,突出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所占比例,强调实践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显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职高专学校通过与企事业用人部门合作,保证学生、教师与生产劳动者相结合,是高职高专教育提升学校“双师型”队伍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途径.因此,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服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弥补我国高技能型人才缺口及提高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内在需求[7].而且,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中研究型大学侧重于“研”、地方高校侧重于“学”而言,高职高专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更加侧重于“产”,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培养技能型、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

近年来,由于产学研合作教育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中的优势凸显,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热情高涨.众多院校在实践中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结合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形成了多种合作教育模式,简单列举如下:(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指“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组织学生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培养模式”.(2)“2+1”模式.指“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与生产实习,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和完成毕业设计”的培养模式.(3)“学工交替”模式.指“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学习相互交替进行,学用结合的教育模式”.(4)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指“从学生的输入输出而言是完整的‘订单'式教育服务,从教育本身而言是双向输入优质‘资产',对国家社会而言强调联手、优势互补,双向提供发展后劲”的模式.(5)“实训—科研—就业”模式.指合作面向高新技术企业、合资独资企业、国营私营企业等,采取校企合作、院企合作、室企合作等各种形式的合作,进行合作办学、技术开发、联合培养、人员交流、基地共建、课程开发等.(6)双定生模式.指“招生即能就业”,“完全‘以销定产'”,“培养需要结合”,“‘出口'决定‘进口'”,“实行人性管理”.(7)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模式.指的是“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的双向介入,把学生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的模式.(8)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模式.指“紧紧把住了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这条线”的模式.(9)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模式.指“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在办学中资金投入和资质整合投入的积极性”,“办学过程中能够从社会需要、市场需要、群众需要的出发点考虑”的模式.

4 对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启示

作为地方高校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以高级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为主,即能在相应领域的生产、管理岗位,从事较高技术水平的专业工作或较高层次的专业管理工作的人才.从对所培养的学生的基本定位来看,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所培养的经济管理类人才相比,地方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高职高专相比,地方高校的学生对经济管理岗位的某一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可能没有那么熟练,但应该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完成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作,创造性地解决经济管理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地方高校的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走产学研合作教育之路.因为要完全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仅依靠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校内教育是难以完成的,必须与企事业单位加强合作,把学校教育与企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活动、科学研究以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实现经管类专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显然,国内不同层次高校广泛开展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为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4.1 经管类专业必须拓宽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其人才培养积极作用的认识

就国内不同层次高校广泛开展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而言,产学研合作教育已经突破了应用性学科限制,它在不同高校的多个学科领域中逐渐展开,所涵盖的学科范围十分广阔.而且,产学研合作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意义已经远超出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范围,渗透到了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能力提升、人格健全等多方面,已经成为助推人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

4.2 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可以依托学校其他优势专业,合理利用资源,为人才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地方高校中有很多都是在本地区、本行业具有较长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研究成果的高校,拥有大批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其科研水平也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本地区、本行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乃至所在学科已经开展了特色鲜明的产学研合作.经管类专业可以借助本校的这些优势学科实现经管类专业与其他专业的跨学科组合,依托已有学科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或者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特点与经验开展兼具地域、行业特色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独特的经管类产学研合作教育.

4.3 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应突出多样化与时代性特点

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在校际之间由于办学理念、目标定位及办学水平等因素,呈现层次性分布,即使是本校内部的不同经管类专业之间也表现出鲜明的层次性.考虑到产学研合作教育涉及到不同层次的经管类专业,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差异性,所以,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开展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应该是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具有多层次性、多序列性特点.

目前,无论是国际、国内还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经管领域都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这种趋势既为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契机,又对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应主动地深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把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同企事业单位的经管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多领域、多层次、多模式地开展合作,推动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将促进经管类专业的发展,为经管类人才的培养提供高水平的实践基地.这种相互推动的关系,是当今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切入点和生长点.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经济管理运行模式的创新使企事业单位深刻意识到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的、关键的作用.这一背景和前提使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具有了更鲜明的时代性.

4.4 经管类专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运行机制

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地方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参与主体的价值取向不同,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参与主体对产学研合作的期待以及参与主体间的角色期待都是不一致的,其核心共同点是人才和技术[8].高校希望获得培养高质量人才所需要的诸如师资、经费、实践环境等资源的支持;企事业单位希望获得技术和人才等资源的支持等等;地方政府希望整个社会经济取得快速发展.因此,要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经管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运行机制必须分析参与者的动机和实际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找出主体间的共同点,形成共同远景、价值观和规章制度,制定有效组织运行机制和行动策略,调和冲突,增强融洽性和一致性.

[1]曾利军,刘卉.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163-164.

[2]杨秀增,肖丽玲,盘世准,等.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实践与探索[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30(3): 98-100.

[3]杨慧瑛.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芦丽君.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株洲工学院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5]黄先开,杨鹏,周华丽,等.地方综合性大学协同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2,(11):10-12.

[6]施维明,马林,张扬.民族院校经管类人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为例[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3,11(2):30-33.

[7]吴彦.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研究与思考[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8]于世勋.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路径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1):8-12.

【责任编辑 曹 静】

Analysis of Production-Learning-Research Cooperation Based on Education Model in Different Tiers of China'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nd Its Enlightenments to Econom ics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

ZHU Yun-zhang
(School of Economics,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uoyang 471023,China)

Ke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ased on scientific research,highlight students'innovative spirit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training,and emphasis on promo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improve students'learning conditions as support,highlight improvementof students'knowledge and application ability,and serve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s responsibilitie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more focus on production,improve students'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employmentability(professionalability)as starting pointand foothold,and cultivate skill-oriented and technology applied talents as the goal.Production-Learning-Research cooperation based on the education model in different tiers of China'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gives useful enlightenments to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developing production-learning-research cooperative education of“Widening Horizons,Relying on Advantages,Stressing Characteristics and Improving Mechanisms”.

ke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roduction-learning-research cooperation based on education model

G644

A

1009-5128(2014)03-0083-06

2013-11-01

河南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研究项目: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12SJGLX144);河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货币银行学》课程改革与建设(2012Y-078)

朱云章(1976—),男,河北隆尧人,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多任务委托代理与激励机制设计研究.

猜你喜欢
重点高校经管类企事业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责任要素及功能分析
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方向研究
重点高校农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研究
浅谈企事业单位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
俄罗斯政府向21所重点高校拨款99亿卢布
社会正义视野下我国重点高校学费制度之审视与设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做优做强工会企事业的几点思考
大学通用英语课程存续的必要性——一项基于西部某重点高校的实证研究
2014年3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