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风景林的培育与经营探讨

2014-03-20 17:32李凤毅
安徽林业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红叶行距樱花

李凤毅

(庐江县东顾山林场,合肥 231500)

国有林场风景林的培育与经营探讨

李凤毅

(庐江县东顾山林场,合肥 231500)

庐江县东顾山林场自2003年以来,为了调整林分结构,加快低产林改造,营造风景林,新建了园林花卉区、樱花谷赏花区,建成夹山蕻森林公园,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现,并开发森林旅游产业,得到经济收益,东顾山林场的实践可供借鉴。

国有林场;风景林;培育;经营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森林生态环境要求迫切,充分发挥森林功能是新时期建设现代国有林场的必然要求。国有林场的森林培育以人工林为主,生产周期长、效益显现慢。培育风景林是以维护自然风光和提供游憩娱乐场所为主导功能的特种用途林[1]。近年来,庐江县委、县政府提出国有林场应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做到保绿增绿、提高栽培林木档次,要转换经营机制,合理布局,进行规划设计,发展风景林,开发建设县城郊型开放的森林公园,形成一条森林生态旅游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风景线:冶父山—夹山蕻—黄陂湖湿地—周瑜墓园;现已建成的夹山蕻森林公园,于2013年4月开园,是市民旅游休闲、晨练、娱乐的良好场地。

1 风景林培育规划

庐江县东顾山林场创建于1960年5月,位于县城郊,总经营面积733.6 hm2,有林地面积706.7 hm2,拥有活立木蓄积5.76万m3。其中:生态公益林603.2 hm2;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和针阔混交枫香林。林场山地南北长10 km、东西长4 km,海拔高在50~301m,森林覆被率96%,自然环境独特、森林风景优美、动植物资源丰富。林场按照《安徽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东顾山景区规划》要求,培育以乡土树种、珍稀树种为主的风景林,可供观光游览、科研教学等,于2003年起建设夹山蕻森林公园面积405 hm2,规划四个功能区,其中利用该林场的松阔叶混交林,规划为密林观光区、竹林小憩园区,面积365 hm2,实施森林抚育间伐、补植改造和封育等措施[1]。即改善林木生长卫生环境,清理病枯木和构树、杂竹等非目的树种,培育自然生长枫香林,根据立地条件、林分现状和景观需要分类改造,有针对性采取抚育措施[2],对道路两测林木树冠进行定期修整、定形、修剪、培土等抚育管理;另外新建樱花谷赏花区和园艺花卉区,面积40 hm2,以改造杉木小老树和火炬松低产林为主,调整林分树种结构。本文主要以樱花谷赏花区和园艺花卉区为例,对风景林培育与经营作一分析。

1.1 樱花谷赏花区

规划建设面积13hm2,分3年实施。一是以成片栽培樱花为主,面积5 hm2,株行距2m×3m,1 665株/hm2,苗木规格选胸径3 cm、截干在1.5m留有3~5分枝;二是栽培丛植桂花、构骨冬青,面积3 hm2,隔行条状混交,株行距3m×5m,675株/hm2,行内间距1m栽植红叶石楠、茶花、茶梅、红枫等2年生小苗;三是栽植紫薇、红叶石楠球,隔行条状混交,株行距2m×3m,紫薇胸径5 cm,红叶石楠高100 cm、冠副60 cm以上,采用二次移栽苗;四是栽植贴梗海棠、七叶树成片块状混交,株行距2m×3 m,1 665株/hm2,行内间距1m栽植红花木槿,乔灌混交,培育苗木品种达到多色彩,以花、叶、果为主,确保四季有花。

1.2 园林花卉区

规划建设面积27 hm2,逐年调整林种结构,培育木本花卉和绿化苗木,成片栽植品种有香樟、栾树、杜英、冬青、合欢、鹅掌楸、白玉兰、广玉兰、红叶李、红豆杉、银杏等,苗木规格为1~2年生实生苗,株行距1 m×1.5m,6 660株/hm2;选择山地阳坡地段栽培深山含笑、七叶树、罗汉松和红叶石楠球等,每隔10~15行块状混交,株行距2m×3m,苗木规格高100 cm、冠副50 cm以上。

1.3 培育类型和方式

栽培类型:一是观赏花卉型,培育苗木品种采用乔灌草相结合,以观赏为主;二是绿化苗木型,培育风景林观赏苗木,可作绿化苗木经营;三是灌木绿篱型,对疏林地段和区域小景点培植红叶小檗、红花檵木、黄杨类、小叶女贞、月季等,采用块状组栽。

培育方式:采取育苗培育型、购苗培育型[3],或自培育二次移栽造林,包括种子培育、小苗移栽和圃地栽培备用苗。

2 风景林经营模式

2.1 培育目的

风景林培育应选择坡度20°以下、年生长量较低、急需改造的松杂类林分。一方面该林场作林苗两用林生产基地,初植培育密度偏大,尽快培育成林,灵活经营,短期有经营收入;二是山脚地段培育风景林带,长3.5 km、宽100m,与农田和集体林接壤,形成自然的生物防火林带,起到隔离火源效果;三是风景林培育栽植多样化乡土树种、珍稀树种,可供城乡游客踏青、休闲观光、科研教学,发挥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经营模式

一是采用播种育苗,通过种子采集、储藏处理、适时播种,做好苗期管理,培育1~2年苗实行植苗造林;同时在圃地培育移植苗,密度3万株/hm2,苗木茬口安排合理,培育苗木在树高150 cm、胸径3 cm以上,作补植后备苗;二是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外购1~2年生苗木,或就近采购培育的乡土树种苗木,提高栽培成活率。

2.3 培育布局

主要以松阔叶枫香林的森林风景为衬托,着眼于季相变化,求得大面积远距离的色彩效果,风景林培育形成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不同时节、不同景点,皆有适宜的游览观赏点[4]。一是全景赏花型,有多品种樱花、深山含笑、白玉兰、广玉兰、紫薇、桂花、红花木槿;二是园林观叶型,有罗汉松、红豆杉、七叶树、鹅掌楸、香樟、杜英、厚朴、红叶石楠等;三是观赏花、果型,有桂花、构骨冬青、红豆杉、栾树、红梅、绿梅、茶花、茶梅、南天竹等。

3 主要造林技术

3.1 树种选择

风景林培育按区域规划栽植,树种有香樟、杜英、栾树、榉树、七叶树、厚朴、白玉兰、广玉兰、冬青、罗汉松、红叶石楠、深山含笑、樱花等30余种;成片组栽有红花檵木、红叶小檗、法国冬青、黄杨类、月季、金叶女贞和紫藤等。

3.2 造林地选择

选择立地条件较好、交通便捷、有水源的地块,土层厚度在80 cm以上。造林前清理迹地,整地方式:一是对土层板结、杂石偏多的地块,进行机械全垦深翻,深度80 cm以上,清理杂根、石块,将土块打碎、整平,顺坡向理沟,以防积水;二是对坡度10°以下、土质疏松的地段采用人工打宕规格50 cm×50 cm×40 cm,一般于冬季整地,有利于冻垡;另外设置水源点在间隔距离300m左右挖333.33m2的蓄水池,利用山沟引水,池内培植睡莲等水生植物,造林地四周清沟沥水。

3.3 造林密度

风景林培育选1~2年生小苗移植,初植密度株行距1m×1.5m或1.2m×1.2m,6 660~6 930株/hm2,以不同树种生长状况,确定行间混交或块状混交,3年苗木生长郁闭;成片培植樱花等苗木规格树高1.5 m、胸径3 cm以上,株行距2m×3m,密度在1 665株/hm2;栽培丛植桂花与构骨冬青、桂花与红叶石楠球等大苗,株行距3m×5m,栽植密度660株/hm2,培育以观花、观果、观叶相结合,行内间距1m栽培红叶石楠、茶梅、茶花、罗汉松、樱花、紫薇等小苗,进行复层培植,既可合理利用林地,又降低抚育成本,增加栽植花卉苗木的感观,苗木生长郁闭可实行二次移栽,又多重利用。

3.4 造林时间

一般早春2月底前造林,气温不超过20℃,选择品质好、生长粗壮的苗木,做到随起苗、随栽植;外购移植苗要及时运输、及时栽植;落叶阔叶树种可裸根栽培,依据树种生长特性平茬;常绿阔叶苗高1.5m以上,带土球栽植,土球为苗木地径的10倍,要求包扎紧实,栽植深度以抬高苗痕1 cm为宜。风景林培育以10~15行块状栽植,显现林木的干、叶、花,突出树种培育观赏特性,一般高度1.5m以上苗木可落叶与常绿单行混交,阳坡栽植常绿与常绿块状混交,行内栽植小苗。对移植苗采用大穴、大水,栽植要打实泥浆、浇透定根水,踩紧压实、立杆扶正、培实表土。

4 风景林管理措施

4.1 幼林抚育

幼林抚育3~5年内主要是中耕除草、适时施肥,抓好水肥管理及培土,大苗捆绑立杆支撑;苗木成活当年秋季适当施肥,打3~5孔穴施或离根部20 cm以上挖带状环形沟施氮磷复合肥0.5 kg/株,亦可施腐熟的饼肥,将饼肥磨碎按0.5 kg/株,效果更佳。幼林3年郁闭后,林分除草2次,四周采用除草剂处理,注重苗期水、肥管理,加强抗旱保苗,抓好苗木病虫害防治。

4.2 树木定干整型

培养树形为干形通直、树冠饱满、四枝生长有序。依据不同树种特性,加强幼苗的整形、修剪、定杆[5]。对萌发力强的树种,及时抹芽3~5次,利于苗木主干生长,一般苗木高1.7m,按树种培育目的,可适度保留主干通直、侧枝舒展、冠形适中,确保良好的树型;针叶或窄叶树种可适度修剪侧枝、内缘生长枝,促进高生长,以防止偏冠、倒伏;树木生长快的树种,及时抹芽、打支撑,确保干形和高生长,一般待苗干生长2年后,做好修枝整形;生长过快的阔叶树种,可结合定干,依据培育目的,在高2.2m或2.6m处截干,留3~5分枝,培养定干苗。

4.3 风景林大苗(树)经营管理

一般苗木生长3年郁闭后,对生长过密的树种如香樟、杜英、鹅掌楸、栾树、女贞、广玉兰、白玉兰等,一是作绿化苗木经营销售,适时隔株疏密;二是实行二次移栽,作该林场低效林改造用苗,移栽苗适应性强、成活率高、根系发达,疏苗率达30%。对该林场低产林分或疏林地进行补植改造,设计株行距4m×5m,培育针阔、常绿和落叶混交林,形成复层林分,通过森林抚育管理,改善林木生长卫生环境,提高了林分质量;三是大径级苗作风景林培育,通过定干、修枝、整型等管理,注重速生和慢生树种、落叶和常绿树种相结合,发挥园林的功能;注重园艺和花卉树种相结合,补植营造针阔混交、落叶和常绿混交林,增加树种的多样性。

4.4 风景林配套设施建设

风景林培育应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园林花卉区、樱花谷赏花区作游览功能区。一是由县政府投资建长4.5 km、宽12m的柏油路,直通319省道军二路;二是游览林区道路建设,林内修建长6 km、宽5m的沙石游览步道;三是林区内配套设置游览坐椅、垃圾筒和防火标识牌;四是对树木挂牌,让游客看有所学。

林场坚持“以林为本、生态优先、分类经营、持续发展”方针,从培植优质林木资源和特色生态产业入手,让人们从“看森林”中有所启迪,提高珍惜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以适应城市郊区改善生态民生的需要,又增强国有林场的经营发展后劲。

[1]王威,杜丽侠,郑小贤,等.北京市山区风景林现状分析及经营措施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151-152.

[2]蒯正礼.浅谈国有林场林苗两用林培育和经营[J].现代农业科技,2007,(17):56-57.

[3]王秀钧,杜婷.林苗两用林发展探析[J].绿色科技,2013,(8):131-132.

[4]焦庚英,叶清.婺源县风景林景观改造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9.(2)

[5]宋春华.探索国有林场林苗两用林的培育与经营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

(责任编辑:杨婷婷)

Discussion on Cultivation and M anagement of Landscape Forests in State-owned Forest Farm s

LI Fengyi
(Donggushan Forest Farm of Lujiang County,Hefei 231500,China)

Since 2003,the new landscape flower plant area,sakura valley flower-enjoying area and Jiashanhong Forest Park have been built in Donggushan Forest Farm in Lujiang County to adjust the stand structure,speed up the low production forest improvement and plant landscape forests,giving full play to forest functions and bringing obvious ecological and social benefits.Forest tourism industry has also been developed which has been bringing economic benefits.The practice of Donggushan Forest Farm could be used for reference.

State-owned forest farm;Landscape forests;Cultivation;Management

S759.5

A

2095-0152(2014)06-0053-03

2014-11-03

2014-11-10

李凤毅(1967-),男,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国有林场经营管理和林业技术应用工作。E-mail:45086458@qq.com

猜你喜欢
红叶行距樱花
姚红叶
叶拽:一片“红叶”带富一方百姓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缩行扩株”对重庆丘陵山区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赏樱花
秋日赏红叶
樱花
樱花站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
一抹樱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