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诗学视野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2014-03-21 06:53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英美诗学文学

李 丹

(安阳工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河南安阳455000)

众所周知,英美文学教学是英语专业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对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教化功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是从目前英美文学教学的开展现状来说,距离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似乎还有一定差距。认知诗学是一种注重对文学的文本解读,并且旨在将文学理解能力与实际的生活能力结合起来的教学理论及策略。基于此,充分发挥认知诗学的引导和指示功能,不仅是促进英美文学教学质量及效率提升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从英美文学课程教育改革入手,保证课程改革顺利完成的有效途径。

1 英美文学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前文内容论述,我们已经对英美文学教学的重要作用及教育价值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它不仅是英语专业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进行有效培养的重点课程。但是从目前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开展现状来看,其教化功能日益微弱。

1.1 重视程度下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及知识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是随着信息收集速度的增快,人们消化信息及知识的质量却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师生虽然都清楚其重要性和价值,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却显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进而发展成为懈怠情绪,重视程度严重下降。

1.2 教学方式单一

除了重视程度下降的问题外,目前英美文学教学存在的另外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学方式的单一。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中,许多文学作品的内容及精髓都没有办法渗透出来,学生接受信息和知识的效率自然而然也就低下了。

1.3 知识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

就这一困境的存在来说,并不是某一因素的单独作用,而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学生对课程重视程度不足,教师教学手法的无效性等。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及目的是通过文学作品赏析和解读来达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养及能力的目的,所有的途径和方式最终都要落实到促进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升上面来,但是从目前英美文学教学的开展情况来说,作品赏析仅仅还停留在对作品文本的理解上,没有产生实质性的飞跃和提升,与实际应用环节严重脱节。

2 认知诗学的概念及其应用的重要性

不同的文学研究理论对文学教学的效果来说,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就认知诗学来说,是一门较新的研究理论,在二十多年发展期间,开始逐渐走上成熟与完整。认知诗学理论较为注重对文学作品的文本理解,进而将文本内容转化为联系生活实际的东西。比如就认知诗学在英美文学教学的应用来说,除了较为注重对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知识、方法及文章内容的理解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对作品的深度内涵及精神价值进行深度挖掘,让学生在产生同感的基础上去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通过前文阐述,我们已经对认知诗学的基本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那么基于这一基础认知之上,其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重要性究竟有哪些方面呢?

2.1 英美文学教学教化功能实现的客观要求

英美文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文学作品欣赏及理解,来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世界观及价值观。但是从目前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采用认知诗学理论开展英美文学教学,不仅能最大限度明确文学教学的重心和主旨,同时对于强化英美文学的教化功能来说,也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2 明确英美文学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

除了帮助实现英美文学教学的教化功能之外,认知诗学理论还具有明确教学目标的积极作用。从英美文学教学课程标准来看,其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通过对文学作品文本以及精神内涵的探索及探讨来提高学生的精神高度,提升学生的人文感知力。而认知诗学理论正是从这一方向出发的文学研究理论,较为注重文学作品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这一点与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正好相符。

3 认知诗学视野下英美文学教学的有效开展措施

上文论述中,我们已经对认知诗学的基本内容及重要作用有了大致的了解,针对现阶段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开展情况,认知诗学视野下的文学教学应该从哪些地方入手呢?

3.1 教材编写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认知诗学为英美文学教学开启了一扇崭新的窗户,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充分发挥这一文学研究理论的重要作用,首先应在教学编写方面采取系列措施,提高教材内容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从英美文学目前的教材编写形式来看,主要采用的是编年体的方式来进行作品的安排和设计,并且内容安排的模式基本上固定为“背景+作家介绍+选读章节+注释”的形式。这一编写形式中,学生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历史信息,当课程教学重点环节来的时候,学生已经失去了对教材内容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建议今后英美文学教学中,应对传统的编写模式进行合理的革新,将作品内容放到开篇,激发学生的阅读意识和阅读意识之后,再对其他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和说明,从而保持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兴趣程度。

3.2 组织方式的科学变更

教材编写形式一旦发生变化,课程教学的组织方式以及评价方式也应发生相应的变更。认知诗学视野下的英美文学教学,必然是以学生为教学主导的。在互联网以及计算机技术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教师无须花费过多的精力去收集图片或者资料等,因为学生对这些信息及内容已经失去了最初的激情。因此,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组织,开展教学内容,从人文情怀角度出发,激起学生对作品的共鸣才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建议教师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知识层次及具体的教材内容,灵活采用主题式以及合作式等多种方式,充分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3.3 评价方式的丰富

除了组织形式的转变之外,相应的评价方式及评价标准也应进行适当的变化。合理的评价方式及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评价方式及标准不当的话,极有可能收到相反的效果。传统文学教学评价方式都较为机械,以一些死板的标准作为评价的依据,不仅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热情,同时还禁锢了学生的自由想象和感受。基于此,在发挥传统评价模式优势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对评价标准及形式进行多样性的拓展,对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进行巩固。

4 总结

认知诗学是一种注重对文学的文本解读,并且旨在将文学理解能力与实际的生活能力结合起来的教学理论及策略。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充分发挥认知诗学的引导和指示功能,不仅是促进英美文学教学质量及效率提升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从英美文学课程教育改革入手,保证课程改革顺利完成的有效途径。基于现状,认知诗学视野下的英美文学教学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在教学编写方面采取系列措施,提高教材内容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对传统的编写模式进行合理的革新,将作品内容放到开篇,激发学生的阅读意识和阅读意识之后,再对其他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和说明,从而保持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兴趣程度;其次,还应以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组织,开展教学内容,从人文情怀角度出发,激起学生对作品的共鸣才是最为有效的方法;最后,在发挥传统评价模式优势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对评价标准及形式进行多样性的拓展,对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进行巩固,争取为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完成创造必要条件,做出应有的贡献。

[1]王允曦.认知诗学视野下的英美文学教学[J].现代妇女,2013(11):183,181.

[2]欧光安.诗学视域下的高校英美文学教学探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3(4):30-32,39.

[3]田静.英美文学教学中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9):225-226.

[4]刘芳.认知诗学对英美文学教学的启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7):153-154.

[5]徐小丽.认知诗学视野下的英美文学教学[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5):386.

[6]马风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英美文学教学[J].科教文汇,2013(11):115-117.

[7]黄红春.新月派文学观念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英美诗学文学
背诗学写话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我与文学三十年
英美常见表达
两种翻译诗学观的异与似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