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公立医疗单位口腔卫生人力资源调查分析

2014-03-22 05:30刘秀华王春生
淮海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余姚市口腔卫生职称

郑 峰,刘秀华,王春生

口腔医学专业人才是以口腔医师为主体,是一个国家、地区口腔卫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口腔卫生系统维持和强化自身功能的关键[1]。因此进行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的研究,掌握口腔医师的发展现状,制定符合当地的口腔卫生人力资源规划,对于口腔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余姚市公立医疗单位口腔卫生人力资源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对目前余姚市公立医疗单位口腔卫生人力的现状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所有余姚市各级公立医疗单位。按医院性质和区域划分,将余姚市公立医疗单位分为中心城区综合医院、街道卫生院、乡镇医院3 类,比较各类别之间的口腔卫生人力资源差别等(本调查中医院性质的划分,分为综合医院和卫生院。余姚市区域的划分,主要参照行政区划的分类,将其分为6 个街道、14 个镇、1 个乡)。

1.2 调研方法 余姚市2011年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口腔医学专业人才数据由余姚市卫生局信息中心整理提供。调查内容为余姚市各级公立医疗单位内的口腔卫生现有人数、学历、职称、年龄分布、实际岗位需求人数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2007 对调查取得的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学管理和处理。

2 结果

2.1 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的数量 据统计,全市共有各级公立医疗单位26 家,口腔医生64 人,其中三级医院1 家,二级医院4 家,一级医院21 家。拥有口腔医生的公立医疗单位23家,占全市的88.46%。口腔医生超过10人的医疗单位的共2 家,超过3 人的医疗单位7 家。其中各级口腔医疗单位的口腔医生人数及构成比情况,见表1。

表1 余姚市公立口腔医疗单位的各级人力资源数量分布

2.2 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的分布 全市共有综合医院6 家,卫生院20 家。其中中心城区共有5 家公立综合医院,均设有口腔科,口腔医生33 人,占全市的51.56%;6 个街道均设有公立卫生院,共6 家,口腔医生12 人,占全市的18.75%;15 乡镇共14 家卫生院、1 家综合医院,共有口腔医生19 人,占29.69%。

2.3 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的学历层次结构 全市口腔医生学历层次统计结果显示,硕士及以上学历3 人,占4.69%;本科学历22 人,占34.38% ;大专学历25 人,占39.06%;中专及以下学历14 人,占21.88% 。其中各区域内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的学历层次分布情况详见表2。

表2 余姚市各区域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的学历层次分布(n,%)

2.4 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的职称结构 全市口腔医生职称结构统计结果显示,高级职称1 人,占1.56%;中级职称11 人,占17.19% ;初级职称32 人,占50%;助理15 人,占23.44%;无职称5 人,占7.81%。其中各区域内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的职称结构,见表3。

表3 余姚市公立医疗单位口腔医学专业人力资源的职称结构(n,%)

2.5 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的平均年龄和从业时长 全市公立医疗单位口腔医生平均年龄34.92 岁,平均从业时长11.97年。其中中心城区综合医院口腔医生平均年龄34.85 岁,平均从业时长达11.79年;街道级卫生院口腔医生平均年龄37.17 岁,平均从业时长13.33年;乡镇医院口腔医生平均年龄33.63 岁,平均从业时长11.42年。

3 讨论

3.1 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相对发达城市而言数量不足 余姚市位于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为1 010 659 人,而全市公立医疗单位仅有口腔医生人数64 人,口腔医生人口比为1:15 791,这一数据远低于2007年上海市公立医疗单位牙医人口比达1∶ 8 180.69[2],更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牙医人口比1:5 000。而且大量的口腔卫生人力资源集中在市区医疗单位,而为数众多的乡镇卫生院所拥有的的口腔卫生人力资源很少,仅占25%。根据余姚市各公立医院上报的口腔岗位理想人数,总和为76 人,但若要达到上海市的公立医疗单位的牙医人口比的目标,至少还需要近50 名口腔医生。

3.2 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的质量偏低 余姚市公立医疗单位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的队伍结果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39.1%,而中专及以下学历仍占21.8% ,而口腔执业医师合格学历为专科及以上,说明仍有21.8%的口腔医生不具备规定学历。此外,全市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的职称结构中,以初级职称为主,占50%,而高级职称仅占1.6%,中级职称占17.2% ,说明口腔医师学历、职称结构均偏低,呈现出高素质人才匮乏的现状。特别是在乡镇医疗单位中,更缺乏高质量口腔医师,容易造成口腔复杂疑难病例误诊、延误治疗。

3.3 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的城乡分布不均衡 余姚市公立医疗单位的口腔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主要表现在3 个方面,分别是口腔医生数量上的分布不均衡和口腔医生质量上(学历和职称)的不均衡。(1)数量上呈向心性分布:即越往城区靠近,口腔医生人数越多,越远离城区,口腔医生人数越少。全市口腔医生主要集中在市区5 家综合医院,共有33 人,占到全市口腔医生的51.56%,而全市15 个乡镇仅有口腔医生19人,平均每个乡镇1.27 个口腔医生。这种不合理的布局,严重限制了居民的口腔卫生服务需求,广大基层医疗单位急需“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口腔医学专门人才。(2)质量上的分布不均衡:中心城区综合医院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口腔医生共有18 人,占全市的28.13%;而乡镇医院中口腔卫生人力资源主要是低学历、低职称的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口腔医生仅有5 人,其中有3 人是来自乡镇医院中唯一的1家综合医院。这种口腔人力资源在地区间的倾斜,造成了区域口腔卫生服务分布不公平的差距,使得要求高的患者流向级别高的综合医院,导致级别高的综合医院患者数量恶性增加,加剧医患矛盾。

4 建议

4.1 加强口腔医疗队伍建设,提高口腔人力资源质量及服务能力 为解决余姚市口腔卫生事业中存在着的口腔卫生资源相对不足及质量偏低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口腔医疗队伍的建设,以此提升口腔人力资源的质量及服务能力,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现代口腔医疗技术和口腔健康服务。一方面我们希望卫生行政部门加快引进、招聘具有口腔医学背景的高质量人才,在解决口腔卫生资源相对不足的同时提高高层次人才的比例;另一方面,可鼓励优秀中青年骨干在职攻读专业学位和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加强对低学历及低职称人员的再教育,通过到城市大医院进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定期组织口腔医务工作者进行考核等方式,不断提高口腔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技术水平,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此外,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用事业留人、用待遇留人、用制度留人,确保口腔医疗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4.2 加大农村口腔医疗事业投资,解决城乡口腔卫生资源不平衡 余姚市口腔卫生事业除存在着口腔卫生资源相对不足及质量偏低问题外,尚面临着城乡口腔卫生资源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方面是乡镇医院的口腔医生在数量上的不足,另一方面是在资源质量上的不足。因此希望卫生行政部门能够加大对农村口腔医疗事业的投资,例如引导具有一定资历的口腔医生到乡镇医院对乡村医生开展在岗培训,使之能够承担简单的日常治疗和社区预防工作,这样,不仅可以缓解看牙病难的问题,而且减少了单纯靠口腔医生数量增长来缩小潜在需要所造成大量资源的耗费,逐步实现城乡口腔医疗的公平性。针对大部分基层医院缺乏实用型口腔专门人才又难以吸引高质量的人员到基层提供服务的现状,就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出台相关政策,例如制定职称晋升、岗位津贴、助学贷款等组织保障政策,鼓励优秀的口腔医务工作者和引导高等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去工作,去创业。通过多项措施,使口腔医学专门人才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此外,还要创造一个城乡联动、人才流通的政策环境,拟定发达地区支持落后地区,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走一条城乡合作的发展道路,建立城乡交流互助组织和帮扶对子。

口腔医疗机构和口腔人力资源是口腔卫生资源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着口腔卫生服务的能力。针对目前余姚市口腔卫生资源存在的问题,衷心希望管理部门及时了解人力资源现状,统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积极创建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服务的良好环境,科学合理地配置并利用好人力资源,以促进余姚市口腔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1]毛宗福,王永棣,刘继强,等.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及其研究现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1):12-15.

[2]张 晴,冯希平.上海市公立医疗单位口腔卫生人力资源调查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10,19(1):28-31.

猜你喜欢
余姚市口腔卫生职称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美日荷三国口腔卫生士发展现状及对我国护理的启示
口腔卫生师
968名老年人可摘局部义齿戴用及口腔卫生情况调查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社区口腔健康教育对居民口腔卫生的影响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
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
余姚市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