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帕司他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分析

2014-03-22 05:30郭三千刘诗文
淮海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依帕司蛋白尿肌酐

郭三千,曹 磊,罗 红,于 越,刘诗文

糖尿病是患病率比较高的一种病,其发生与遗传、饮食、体质等多种因素有关,发生后,其并发症比较多,可威胁多个器官,其中危害比较大的是合并糖尿病肾病,发展到终末期引起肾衰竭,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敏感指标是24 h 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1],其发病早期,对肾脏的损伤还属于可逆性阶段,即通过药物控制,蛋白尿减少,达到保护肾功能不受损伤的目的。临床发现依帕司他对尿白蛋白排泄有抑制作用,可以作为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首选药物,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早期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2 例,入选患者均符合WHO 组织对2 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和严重血液系统、原发泌尿系疾病。口服降糖药或加用胰岛素治疗,血脂、血糖控制理想。将患者随机分为2 组:观察组50 例,男29 例,女21 例,年龄47~72 岁,平均年龄60.3 岁。糖尿病病程5~14年,平均年龄8.2年,糖尿病肾病病程0.3~2年,平均0.9年。对照组32 例,男18 例,女14 例,年龄50~75 岁,平均年龄62.4岁。糖尿病病程4~17年,平均10.1年,糖尿病肾病病程0.4~1.4年,平均0.8年。2 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无明显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选患者均正常用药治疗,血压不稳定用氨氯地平或施慧达控制,血糖用糖适平+二甲双胍或注射胰岛素控制,同时严格执行糖尿病饮食标准,适量运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依帕司他治疗。依帕司他(商品名唐林):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50 mg/次,3 次/d,饭后口服,连续治疗[2]。在治疗前后,在同一条件下分别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24 h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及血清尿素氮。

1.3 统计学方法 结果所得的数据用SPSS13.0 统计软件分析,以±s形式表示计数资料,治疗前后本组及组间的各项数据比较用t 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变化 对照组各测定值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观察组空腹血糖值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大于0.05);观察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小于0.05)。见表1。

表1 2 组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变化(±s)

表1 2 组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变化(±s)

组别空腹血糖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UAER观察组:治疗前7.05±0.5389.71±6.1540.12±9.36 144.38±9.33治疗后7.03±0.7150.63±2.1755.83±9.3496.85±8.23对照组:治疗前7.06±0.4990.30±8.0439.52±8.61 145.28±8.36治疗后7.06±0.5588.68±6.6840.34±6.58 145.00±8.97

2.2 不良反应 2 组均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糖尿病并发症较多,常见的也是危害最大的并发症是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发病原因复杂,临床尚未找到能使其完全逆转的方法,一般用依帕司他治疗,以求尽量延缓疾病发展速度。在糖尿病肾病起病早期,因症状比较隐匿,发展缓慢,不易被发现,多在常规复查中发现,或患者自觉尿频尿急外,尿液性状与以往不同,来诊时发现。其发病机理是糖尿病病程发展到一定阶段,肾小球的细胞外基质积聚,基底膜逐渐增厚,而毛细血管壁受损,原有的高滤过性被破坏,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白蛋白随尿液的形成渗出,出现微量间断的蛋白尿,控制不好,会逐渐变为持续蛋白尿,对肾功有严重影响,逆转困难,可能导致肾小球结节硬化,出现弥漫性损害。可见,蛋白尿是肾小球硬化、肾功能恶化的早期标志,也可作为糖尿病肾病评估的重要指标[3]。

依帕司他是一种醛糖还原酶抑制药,可选择性抑制多元醇代谢,能中转葡萄糖与山梨醇醛糖的还原和转化[4]。2 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在治疗前,空腹血糖、UAER、血清肌酐及血清尿素氮等各项指标的检测值无明显差异,排除患者因个体差异带来的影响。而治疗过程中,所用的药物相同,饮食和运动方式相同,也排除其它药物对检测指标的影响。在治疗后的检测中,观察组UAER、血清肌酐明显降低,血清尿素氮明显升高,说明治疗有效,选择的药物可以逆转早期糖尿病肾病,对肾脏有保护作用。观察组应用后,尿蛋白明显下降,考虑与依帕司他能改善肾脏微循环有关。依帕司他减少细胞内山梨醇的堆积,也减轻了肾脏细胞的肿胀,肾小球内血压降低,炎性介质渗出减少,尿蛋白降低。另外,依帕司他对糖尿病患者的氧化应激也有抑制作用,抑制促进肾纤维化的PKC 的活性[5],所以肾小球硬化延缓。糖尿病肾病大多是肾脏的重吸收形式以胞饮形式出现[6],近曲小管功能被破坏,不能正常滤过,尿量受影响,尿中的蛋白量、肌酐和尿素的量也发生变化,所以需要药物控,当尿蛋白降低时,肾脏的肾小球、肾小管和近曲小管等都有机会得到修整,所以说依帕司他对治疗早期2 型糖尿病有减慢进展,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1]戚文群.依帕司他治疗2 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1):102-103.

[2]阮希成,蔡奕琪,肖建宏,等.前列地尔及依帕司他治疗早期2 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7):96-97.

[3]万 军,王文耕,欧冬梅,等.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5):77-78.

[4]廖 渝,尹 南,赵 琨,等.依帕司他对早期2 型糖尿病肾病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3,8(1):125.

[5]万青松,欧继红,谢红萍,等.依帕司他对早期2 型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25(1):94-96.

[6]张国艳,张 浩,牛效清.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J].当代医学,2012,18(4):145-146.

猜你喜欢
依帕司蛋白尿肌酐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普罗布考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西地那非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依帕司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初探
血肌酐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