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患者心理评估及心理干预

2014-03-22 05:30徐静泉
淮海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手术室有效性心理

徐静泉

手术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常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当反应过于剧烈时,会严重影响手术、麻醉的顺利进行及术后身体的恢复。为解除或减轻患者手术期焦虑情绪,配合医生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我科对2011年5月-2012年5月150 例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评估,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0 例择期手术患者,男96 例,女54例,年龄15~78 岁,平均年龄52.3 岁。文化程度:小学26例,初中86 例,高中及以上41 例。术前均无手术禁忌证。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问卷均由我院统一自行设计,在患者术后观察,复查期间或以随访的形式填写,表格中所有项目均经我科护士详细解释说明,填写完毕后进行归纳总结。调查内容:患者的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术前心理状况,术前护理有效性等。

2 结果

所有问卷填写后经检查全部合格,主要调查结果见表1、表2。

表1 患者术前心理状况调查结果

表2 术前心理护理有效性

3 讨论

术前访视可减轻患者的焦虑,更好的配合手术。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发现,需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出现心理问题的现象非常普遍(96.6%),其中以焦虑及恐惧为主两者各占38.7%和30.6%。据相关资料,术前心理问题的出现对患者术前状态有很大影响,并与术后恢复呈正相关关系[1],这值得广大医护工作者注意。本研究显示术前心理护理有效性93.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有关手术的信息。对于择期手术患者,特别对于恶性肿瘤的患者,无论手术大小,均是强烈的心理应激源,此时他们对于医务人员产生很强的依赖心理。因此,术前访视成为解决问题的措施之一[2]。为使患者获得安全感,向患者适当的解释病情,介绍有关手术知识,如手术的目的、意义、安全程度、注意事项,麻醉方式以及手术中可能感受到的不适等,让患者对手术有所了解,对一些有判断力的患者,告诉他真实情况并强调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反而会鼓励患者下决心去接受治疗,因为隐瞒病情真实情况反会增加患者更多的猜疑,向其讲述术后生命得以延长的例子,解除对疾病的恐惧,帮助树立成功的信心,使患者心理上做好迎接手术的准备,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手术,从而能更好的配合医生手术治疗。

掌握交流技巧。在患者术前,首先应进行心理指导和教育,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性格、不同职业、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经历、心理素质等方面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解释、开导。运用亲切的语言给患者讲解有关手术的情况,并耐心倾听和解释。随访中要做到仪表仪态端庄,语言态度温和,回答问题恰当。掌握交流技巧,取得患者信任[3]。

术前访视可缩短护患距离,提高手术效率和护理质量[4]。随着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以疾病为中心的观念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全面护理,手术被视为人生的不幸,术前如能正确的心理干预和指导,机体通过自身调整迅速改变这种情况,则不会对手术产生大的影响,反之,则会出现心理应激反应,对手术及预后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可增强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信任和配合,术中手术室护士的全程陪伴有利于患者保持情绪稳定,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本研究显示,有效性93.3%,从而说明患者更为合作,能更好的配合手术。

总之,及时的术前心理干预可解除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使患者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每位手术患者做好手术前期的心理护理,都将对手术的顺利完成和患者身体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1]王寿基,周秀安.手术患者术前心理护理的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2):66.

[2]彭欣茜.术前心理评估对手术病人的影响与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12,11(3):56-57.

[3]夏 云,许 萱.手术室术前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J].中国当代医学,2008,7(2):72.

[4]夏 云.术前访视在前列腺电切术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3):52-54.

猜你喜欢
手术室有效性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心理感受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