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CRP、VEGF及Cys C的检测与2型糖尿病

2014-03-22 05:30蒋巧雅
淮海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内皮细胞肾病炎症

蒋巧雅,黄 震,肖 庆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也是影响糖尿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DN 的病理特点是肾基底膜增厚和以肾小球系膜区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的积聚[1],DN 是一个较长期的进程,从微量白蛋白尿开始,经过10~20年,可致终末期肾衰,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一个重要死因。为探讨hsCRP、VEGF 及Cys C 在2 型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我们对132 例2 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hsCRP、VEGF 及Cys C 的水平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我院住院患者132 例,男62 例,女58 例,年龄31~66 岁,平均年龄50.6 岁,均符合2001年WHO 诊断标准[2],经24 h 尿白蛋白检测,分为临床糖尿病肾病为(CDN)组(尿蛋白:≥300 mg/24h)61 例,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组(尿蛋白:30~300 mg/24 h)42 例和单纯糖尿病肾病(SDM)组(尿蛋白:<30 mg/24 h)29 例。均排除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和恶性肿瘤等。选择36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20 例,女36 例,年龄30~68 岁。空腹血糖及糖耐量实验均正常,无心脑肾及内分泌代谢病。

1.2 方法 仪器和试剂:hsCRP 由德灵BNProSpec 特定蛋白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检测,操作过程严格按照仪器及试剂使用说明书;血清VEGF:EL ISA 法,试剂由深圳晶美公司提供;血清Cys C 试剂盒由罗氏公司提供。以上操作过程严格按照仪器及试剂使用说明书。实验方法:标本收集:患者入院时取静脉采血用肝素抗凝,分离血浆放-70℃保存待检。每份标本做两个平行孔,且所有标本均在同一批内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用±s表示,2 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多组间先进行确实数据的方差分析,再用D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2 结果

2.1 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hsCRP、VEGF 及Cys C水平的变化 2 型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hsCRP、VEGF 及Cys C 水平均显著高于糖尿病无肾病组患者和正常人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且糖尿病无肾病组患者者血清hsCRP、VEGF 及Cys C 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见表1。

2.2 2 型糖尿病肾功能异常患者血清胱抑素C 和超敏C 反应蛋白阳性率 Cys C 与hs-CRP 联合检测阳性率与单检hs-CRP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2.24,P<0.01),与单检Cys C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9.99,P<0.01)。结果见表2。

表1 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hsCRP、VEGF 和Cys C 水平的变化(±s)

表1 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hsCRP、VEGF 和Cys C 水平的变化(±s)

组别例数 hsCRP(mg/L)VEGF(pg/L)Cys C(mg/L)CDN 组617.74 ±2.68 402.43 ±45.04 7.02 ±1.18 DN 组425.27 ±2.10 345.49 ±33.70 3.95 ±0.78 SDM 组292.01 ±0.41 253.72 ±27.34 1.98 ±0.22对照组360.98 ±0.21 162.96 ±18.52 0.78 ±0.13

表2 早期肾损害组Cys C 与hs-CRP 单项和联检的阳性率比较

2.3 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液hsCRP、VEGF 及Cys C 水平的变化 2 型糖尿病患者经内科系统治疗好转后血清hsCRP、VEGF 及Cys C 水平显著低于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3。

表3 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VEGF 及Cys C 水平的比较(±s)

表3 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VEGF 及Cys C 水平的比较(±s)

时间例数 hsCRP(mg/L)VEGF(pg/L)Cys C(mg/L)治疗前617.74 ±2.68 402.43 ±45.04 7.02 ±1.18治疗后582.42 ±1.05 269.55 ±19.27 2.14 ±0.19

3 讨论

CRP 是肝脏合成的一种球蛋白,也是机体受到损伤或发生各种急慢性炎症后的一种敏感反应蛋白[3],近年发现DM患者血清中CRP 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糖尿病血管病变密切相关。DN 同样为DM 微血管病变之一,也可能与炎症反应有关,CRP 作为血管炎症反应的更敏感的指标,是全身炎症反应的非特异性标志物[4]。有研究显示CRP 与内皮细胞激活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物、细胞连接蛋白相关,提示CRP 升高反映内皮细胞功能受损。本研究发现,糖尿病肾病组CRP 的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无肾病组和正常人组,且糖尿病无肾病组CRP 的水平高于正常人对照组,说明炎症因素在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中均存在,且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有更明显的炎症反应。

胱抑素C 是一种小分子量的非糖基化碱性蛋白,分子量为13 kDa,是半胱氨酸抑制素家族成员之一。由于胱抑素基因属“看家基因”,人体内所有有核细胞均能产生,其合成不受肌肉量、年龄、性别、炎症等因素影响,产生率多处于相对恒定状态。其完全经肾小球滤过并几乎全部被近曲小管重吸收和分解,肾脏是清除循环中Cys-C 的唯一器官,故血清Cys-C浓度主要由GFR 决定,可以认为Cys-C 是一种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较为理想内源性物质[5]。因此Cys-C 升高可以较好地反映DN 肾功能损害的程度。

VEGF 是1989年从培养的牛垂体滤泡星状细胞分离出的一种分子量为35 000-45 000 二聚体糖蛋白,是近年来已得到公认的促进血管生长最强有力的生长因子,可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并能诱导血管形成,对维持内皮细胞存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正常情况下成人血清中的VEGF 表达水平较低,仅在病理情况下显著升高,如炎症等[7]。在DM 大鼠实验中,早期甚至在出现视网膜改变之前可发现VEGF 水平升高。刘志红等对DN 患者肾组织中VEGF 及VEGF 受体表达进行研究,其强度与患者肾小球结节样病变的形成以及DM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显著相关[8]。因此早期对VEGF 进行干预,如使用单克隆抗VEGF 抗体,小分子VEGF 受体抑制剂及抗黏附分子治疗,可降低血管高渗透性,减轻蛋白尿及肾小球肥大,可以为早期治疗DN 开创一条新途径。

本研究结果显示,DN 患者血清hsCRP、VEGF 及Cys C 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无肾病组和正常人对照组,且糖尿病无肾病组hsCRP、VEGF 及Cys C 高于正常人对照组,提示长期的高血糖刺激,血管内皮细胞hsCRP 和VEGF 的表达增加,其结果导致白细胞黏附增加、血管内皮细胞慢性炎症,进而促进DN 的形成。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在诊断2 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中,血清CysC、hs-CRP 水平是从不同方面反映肾功能状况。本实验结果显示,CysC 水平与hs-CRP 水平呈正相关,hs-CRP 水平升高,CysC 水平也升高,提示DN 可能为慢性炎症,慢性炎症使肾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进而使肾脏受损[9]。

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是由于长期低度炎症反应的结果,hsCRP、VEGF 及Cys C 参与了DN 的发生发展过程,尤其VEGF 是DN 发病的元凶,血清中hsCRP、VEGF 及Cys C 表达紊乱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检测血清中hsCRP、VEGF 及Cys C水平有利于观察DN 患者病情的演变过程。对2 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非常重要价值。从而为我们在临床上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的监测、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1]陈军政.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 的检查及意义[J].微循环杂志,2007,17(3):58-59.

[2]钱荣立.糖尿病临床指南[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7-12.

[3]Hashimoto H,Kitagawa K,Hougaku H,et al.Relationshipbetween C reative protein and progression of early carotid at herosclerosis in hypertensive subjects[J].Stroke,2004,35(12):1625-1630.

[4]陈路燕.高敏C 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14(6):357-358.

[5]周 新,涂植光.临床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检验[M].第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1.

[6]Vincenti V,Cassano C,Rocchi M,et al.Assignment of th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gene to human chromosome 6p213[J].Circulation,1996,93(8):1493-1495.

[7]韦 方,耿庆山,周 钢,等.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3,19(3):132-133.

[8]刘志红,胡可斌,周 虹,等.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变化[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1,10(5):401.

[9]郭绪晓,张凤花,柏淑美.2 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与超敏C-反应蛋白、尿微量蛋白的检测[J].江西医学检验,2006,6(5):19.

猜你喜欢
内皮细胞肾病炎症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浅议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重女轻男”的肾病
雌激素治疗保护去卵巢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初步机制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细胞微泡miRNA对内皮细胞的调控
炎症小体与肾脏炎症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