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DR数字化X线摄影影像表现再分析

2014-03-22 05:30方华盛
淮海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大疱自发性气胸

邓 琳,方华盛

自发性气胸是指无外界因素情况下肺泡破裂.呼吸时气体进入胸膜腔导致胸膜腔积气而引发的疾病。绝大多数的发作原因是肺大疱破裂,使呼吸的气体经过肺的破裂处,进入正常时呈负压的胸膜腔,造成肺不同程度的压缩。在急诊科和呼吸内科中,自发性气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症,气胸发生后短时间内容易导致呼吸循环系统受损,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导致患者呼吸心跳骤停。DR 数字化X 线摄影是确诊气胸常用的检查手段。笔者回顾性总结了42 例经胸腔镜下或开胸术(局部肺楔形切除+肺大疱切除修补+胸膜粘连烙断+胸膜固定术)治愈的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资料,进一步分析原发性自发性气胸DR 影像表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经胸腔镜或开胸术(局部肺楔形切除+肺大疱切除修补+胸膜粘连烙断+胸膜固定术)治愈的42 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均有完整的手术大体病理记录资料(病案记录)及完整的DR 影像检查资料,其中男38 例,女4 例,年龄17~46 岁,平均年龄23.5岁。左侧气胸23 例,右侧气胸18 例,双侧气胸1 例。行胸腔镜下手术治疗26 例,开胸手术治疗16 例,其中首次发病31例,曾经有自发性气胸发作史者11 例,有25 例在胸腔闭式引流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才选择胸腔镜下或开胸病灶切除术,有1~5 次DR 随访复查经历,时间为2 d~1.5月不等。临床表现为突发性胸痛、胸闷,可伴有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查体可见气管健侧移位,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触觉语颤及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叩诊呈鼓音。

1.2 方法 所有胸片均采用Philips Digital Diagnost-vs(DR)机摄影,影像达到诊断要求。将术图(病案记录)中破裂漏气的肺大疱部位与DR 影像表现作一一比对再分析。

2 结果

2.1 手术大体病理(查阅病案记录)本组病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均为肺大疱破裂所致,位于左肺尖段21 例、左肺舌段1例、左肺背段1 例、右肺尖段18 例、右肺背段1 例;病灶肺大疱为数个聚集分布或成串分布,直径约0.5~5 cm 之间不等,表面覆盖脓苔。见图1B、图2B、图3B。

2.2 DR 影像表现 在气胸侧,肺组织被压缩程度采用kircher 方法计算,结果如图表1。影像表现为外凸弧形的细线条形阴影,系肺组织与胸腔内气体的交界线,线内为压缩的肺组织,线外见不到肺纹理,透亮度明显增加;部分轮廓可见分叶;沿纤细发线样肺压缩边缘仔细观察,有35 例可见局部细结节样、粗糙线样、或不规则波浪线样密度增高影,结构不规则,未见典型肺大疱样表现。见图1、图2、图3。该35 例肺压缩边缘的光滑纤细的发线影局部呈细结节样、粗糙线样、或不规则波浪线样密度增高影,与手术记录(术图)中破裂漏气病灶部位相对应。本组肺组织被压缩各种程度例数,及肺压缩边缘上结节样、粗糙线样、波浪线样影与手术大体病理部位相符例数,见表1。

表1 肺被压缩程度与胸片及影像学表现比较

3 讨论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病因几乎都为肺大疱破裂所致[1],肺大泡大部分位于肺尖和上叶[2],呼吸科及胸外科医生依据肺组织被压缩程度及具体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手段,肺压缩≥30%者,先行保守治疗;复查X 线胸片肺压缩程度加重后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肺压缩容积>30%者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2 周后肺仍漏气者行胸腔镜或开胸术(局部肺楔形切除+肺大疱切除修补+胸膜粘连烙断+胸膜固定术)治愈。手术时,胸外科通常从上叶到下叶查找肺大疱及破裂口,为缩短手术时间,术前能明确病灶部位至关重要。

李惠民等[3]回顾性分析40 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常规CT和HRCT 表现,并与胸腔镜下或开胸术的记录对照显示肺大疱的部位,位于肺尖,沿周边胸膜下分布,成簇,并提出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通常,肺大疱表现为较规则清楚的圆形气腔,大小数毫米至25 mm 不等(无气胸侧)。但由于气胸的存在,肺组织有一定程度的压缩,肺大疱表现不典型,表现为局部不同于邻近肺结构的气腔,可规则或不规则,尤其是一些小于5 mm 的不规则结构术中证实是一些肺大疱(气胸侧)。而通过DR 影像表现来反映或推测破裂肺大疱的部位方法,国内文献未见记载。本组42 例破裂漏气的肺大疱,大部分(39/42)位于肺尖段,少部分位于舌段及背段,与文献[2-3]记录相当;笔者再分析DR 影像表现发现:有(35/42 83%)例沿纤细光滑的肺压缩边缘(如发线样影)局部细结节样、粗糙线样、或不规则波浪线样改变部位,与病历记录的破裂漏气的肺大疱部位相符,术中记录破裂漏气的肺大疱区域均有脓苔覆盖,数个聚集分布或成串分布的肺大疱表面覆盖脓苔的厚薄,应该是决定发线影粗细程度的关键。

本组病例手术记录均能见到破裂肺大疱表面覆盖脓苔,按理应该在DR 影像上都能识别到病灶的部位,但本组病例有(7/42)例未能分辨该征象,其中大部分(6/42)例肺压缩程度为>80%,分析原因为肺压缩程度较重,肺组织密度增高呈团状,掩盖了破裂口,不利于破裂口的观察,或破裂肺大疱微小,表面覆盖的脓苔较薄,线样影的粗细不易分辨等等,或有其他原因,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总之,DR 数字化X 线摄影不仅是确诊气胸常用的检查手段,能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提供肺大疱破裂口的可能部位。作为影像科医师,除了规范性的观察气胸的主要X 线表现,如肺受压程度、肺内病变情况以及有无胸膜粘连、胸腔积液及纵隔移位等征象外。还应该尽可能沿被压缩肺组织边缘仔细查找肺大疱破裂口征象,即细结节样、粗糙线样、或不规则波浪线样密度增高影,为手术治疗提供帮助。

[1]朱月平,李 昱.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4):50.

[2]常为民,蒋 红,周玉福.青少年原发性自发性气胸84 例临床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12):1363-1365.

[3]李惠民,陈晗春,周丽敏,等.自发性气胸的CT 评价[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3,22(5):377-379.

猜你喜欢
大疱自发性气胸
体检发现肺大疱,需要做手术切掉吗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肺泡微石症并发气胸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4例自发性肾破裂患者的护理
孕妇分娩遗传性营养不良性大疱表皮松解症患儿1例
miR-21在早、晚期肺癌及肺大疱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7例诊治体会
4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引流术后的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