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82例临床分析

2014-03-27 06:39杨烁潮安县庵埠华侨医院内科广东潮州515638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18期
关键词:氨茶碱气道支气管

杨烁 (潮安县庵埠华侨医院内科,广东 潮州 515638)

支气管哮喘为临床常见的肺部慢性疾病之一,是嗜酸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疾病,本病的发生大多与遗传、过敏、感染、某些药物等因素密切相关[1]。目前把支气管哮喘患者连续发作和多次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无改善的,并有呼吸困难、紫绀等较严重者被称为哮喘持续状态。往往当哮喘患者发作较轻时,常规药物治疗可快速缓解该症状,但对于这种哮喘持续状态发作而严重影响患者心肺功能的疾病,至今临床上治疗仍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对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患者82例的诱因和治疗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我科2011年10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急性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患者82例,全部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订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9例,女33例;年龄15~64岁,平均年龄 (38.6±1.4)岁。哮喘病程1~26年,平均 (17.2±2.3)年,且发作持续状态均在12h以上。临床症状:患者常表现为憋闷、频繁咳嗽、胸痛、痰多、焦虑烦躁、严重喘憋、端坐呼吸、不能说话、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心率加快、双肺呼吸音减弱和弥散哮鸣音、胸骨后不适等典型支气管哮喘症状,并有明显发绀,持续时间较长,甚至还可出现头痛头昏、意识模糊等症状。临床检查:患者发病诱因呈多样化,其中与呼吸道感染有关61例,与过敏有关13例,与精神紧张和劳累有关5例,另有无明显诱因3例。所有患者呼吸均在30~40次/min,心率110~150次/min,心浊音界缩小,胸部X线示双肺透光度增强伴肺纹理增粗,实验室检查 WBC>10×109/L,E>0.05×109/L,血气分析PCO2>6.0kPa。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立即低流量给氧,氧浓度以40%为宜,速度控制在1~3ml/min,以避免引起气道干燥,并做好心电监护,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水和电解质平衡。同时要选用支气管扩张药物β2受体激动剂、氨茶碱或舒喘灵、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要持续雾化吸入,每次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雾化溶液1~2ml,在前1h内每隔20min重复1次。要及时补液纠正酸碱失调和解痉止喘,注意抗感染。氨茶碱使用剂量为250mg加入50%葡萄糖溶液静脉推注10min以上,然后于60min后1mg/(kg·h)氨茶碱加入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每日总量控制在1.5g。若患者哮喘持续状态发作时,应静脉及时给予大剂量甲基强尼松龙,剂量为80~160mg/d,该药可短期内停药。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200~300mg加入液体中静滴,一般3h哮喘可缓解,但使用中应慎重,注意低钾或代谢性酸中毒等。一旦发现治疗期间患者经Wood's评分≥7分以上或病情恶化缺氧不能纠正时,要尽快采取机械通气,保证通气量。目前虽然氨茶碱作为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静脉注射首选药物,且有较高治疗效果,但其毒性反应严重,因此在使用氨茶碱药物时,需严格注意用药剂量,随时观察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以便于早期抢救。

1.2.2 疗效评定标准 ①显效:治疗后哮喘持续状态12h内完全缓解,轻度发作时也不需用药处理,肺部哮鸣音减少,紫绀明显减轻;②有效:12h内哮喘持续状态较治疗前减轻,肺部哮鸣音减弱,紫绀症状存在但减轻;③无效:治疗48h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2]。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本结果显示,在8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持续状态发病后,经临床合理用药治疗和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其呼吸困难、胸闷、气喘、紫绀、发作间隔时间等均明显得到缓解,其中对4例病情逐渐恶化、神志异常及缺氧患者及时进行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结果证实,本组显效36例 (43.9%),有效40例 (48.8%),无效6例 (7.3%),总有效率为92.7%。本组出现3例气胸,但无死亡病例发生;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8d。

3 讨论

3.1 发病机制与诱因分析

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是指常规治疗无效的严重哮喘发作,持续时间均在12h以上,甚至达24h或更长,且经一般治疗后均无法缓解,如果患者本人或临床医生对该病的严重性评估不足或救治不及时,则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发病原因一直被认为是Ⅰ型过敏性反应及气道高反应性而引起,该病的发生一般与遗传、过敏、感染因素、某些药物及严重缺氧等有关。但近年来随着纤支镜活检标本和免疫学的发展,发现哮喘持续状态发病机制是嗜酸细胞和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慢性气道炎症所致[3]。有资料报道,如果支气管哮喘患者长时间持续状态,则会造成气道狭窄,增加气道阻力,使呼气流速变小,从而导致胸腔内压增高,肺过度充气,吸气性哮鸣音,胸廓前后径增宽,呼吸时间延长,右心回心血负荷增加等;若反复持续恶性循环,可引起肺气肿、胸廓畸形、右心功能衰竭或全身症状恶化[4],甚至死亡。

3.2 治疗措施分析

目前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只能通过药物治疗控制哮喘症状,减少发作次数和并发症,为此临床必须要制定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本组观察显示,对于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首先要做到密切观察病情和体征变化,认真检测肺功能指标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以便准确判断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其次要快速对症治疗,立即给氧,选择支气管扩张剂如β2受体激动剂、对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的茶碱类、糖皮质激素等,以达到控制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解除气道痉挛,纠正低氧血症,促进CO2排出等目的,但注意给药剂量、次数一定要按上述治疗方法执行。本结果证实,经对症治疗后,患者各种症状明显得到缓解,经统计总有效率达92.7%,无死亡病例发生。但由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持续状态均有不同程度肺损害,可造成气胸或肺萎陷或肺活量降低等[5],因此本组有3例气胸发生,但经闭式引流排气减压配合支气管解痉药及抗生素后,病情得到控制。

3.3 注意事项

①在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中,目前药物诱发的支气管哮喘并不少见,因此在治疗时必须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②在确定使用抗生素时,必须经痰菌培养加药敏试验后再确定抗生素类型。③由于严重支气管哮喘患者持续状态缺氧可引起烦躁,因此不宜应用镇静剂,否则造成排痰不畅而导致死亡。④因使用β2肾上腺素药物可加速患者心跳,故应用时应注意患者心率变化,另外还要严格注意茶碱类、激素类等药物的不良反应。⑤虽然地塞米松抗炎作用较强,但因为在血浆和组织中半衰期长,对下丘脑垂体或肾上腺轴抑制时间也较长,故应尽量避免使用,可采用甲基强尼松龙等药物[6]。

综上所述,哮喘持续状态发作虽很突然,但一般患者都会出现先兆症状,因此若早诊断和早治疗,并迅速、合理进行有效抢救与合理用药[7],完全能够有效避免哮喘的剧烈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王波 .支气管舒张试验诊断标准的临床研究 [J].临床研究,2010,7(7):29-31.

[2]张晓飞,邵玉霞,于百全。体重指数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 [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3(2):260-262.

[3]张玉梅,任成山.9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患者急救 [J].中国急救医学,1997,17(5):10-11.

[4]Campbell M.from adrmalirle to formoteroh advaneea in treatment of astllma [J].Int J Clirl piact,2002,56:783-790.

[5]王继峰.45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治疗 [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9):62-63.

[6]毕瑶,何晓琳 .大剂量甲基强尼松龙冲击疗法救治危重症哮喘临床分析 [J].中国实用内科,1998,18(4):233.

[7]陈卓,蒋常春,唐小川 .紫杉醇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探析 [J].肿瘤药学,2012,2(1):73-75.

猜你喜欢
氨茶碱气道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
持续静滴氨茶碱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分析
西替利嗪与左西替利嗪对大鼠氨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