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肌挛缩症的关节镜微创治疗

2014-03-27 06:39徐毅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1科湖北荆州434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18期
关键词:臀肌筋膜关节镜

徐毅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1科,湖北 荆州 434000)

臀肌挛缩症 (gluteal muscle contracture GMC)1970年由Valderrama最先描述[1]。我院1987年开始诊断并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2007年以后开始在关节镜下进行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病例共18例32侧。其中男10例20侧,女8例12侧。年龄11~28岁,平均15岁。病史7~18年,平均14.3年。病人均拍摄X线片,排除骨性病变。

1.2 设备和器材

关节镜:史赛克 (stryker)膝关节镜系统和相应图像输出系统,内窥镜头30°角,直径4mm;组织保护器;电灼钩、电凝棒、刨削等。

1.3 手术方法

除1例11岁患者因不能配合而使用静脉复合麻醉外,其余均使用连续硬膜外麻醉。采用侧卧位,双侧依次同时进行手术。以股骨大粗隆为中心在其前上方和后下方各3cm处作穿刺 (必要时依据病变挛缩范围做各方向的相应调整,甚至再补充1个穿刺点)。使用钝头分离器穿入并推开、分离阔筋膜和脂肪组织。使用生理盐水灌注开拓腔室,大小约5cm×10cm以便操作,一般可每3000ml加用1∶1000肾上腺素液1ml,减少出血。手术中仔细分辨挛缩组织范围与周围组织关系,使用气化切割的同时止血,沿挛缩带长轴斜行切断。注意坐骨神经、臀上和臀下神经的位置避免损伤,尽量不要进行肌肉间切割以免过多出血。同时术中要不断活动髋关节判断手术松解的效果,直至Ober试验阴性,交腿试验阴性,4字试验阴性,弹响消失,手术结束。

1.4 术后功能锻炼

根据每个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术后可行双下肢并膝固定。24h后开始并膝屈髋屈膝,一般于1~2d进行双腿交叉,下蹲及直线行走的功能练习,以防止组织黏连影响最终手术效果。

1.5 疗效评定

根据步态、并膝试验、交腿试验、对运动和体力劳动的影响进行综合评定[2]。四项功能评定均为正常者为优,一项不正常即为良,其余为差。除1名28岁患者因挛缩范围较大,松解不彻底,术后疼痛明显,随访出现并膝不理想,判定为良,其余疗效均为优。

2 结果

所有18例32侧患者,均获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手术后都未出现感染、血肿形成、神经损伤、皮下与深部组织分离形成积液的情况,手术切口全部为一期愈合。患者手术后第2天开始功能锻炼,能够完成并膝下蹲而无髋部弹响。

3 讨论

3.1 关节镜下治疗臀肌挛缩症的优势

GMC治疗方法很多,其中手术松解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步态、形体和功能,是临床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往我院进行开放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切口长约10cm,术中出血200ml左右,术后开始功能恢复锻炼5~7d,住院时间2周左右。手术创伤较大,剥离范围广,容易出现切口感染、坐骨神经损伤、血肿、切口瘢痕增生等并发症[3]。有报道小针刀、微型刀等小创口手术,尽管能避免常规切口的部分问题,也可以实现早期康复训练,但这类手术暴露不充分,松解不彻底,很难完全避免神经、血管损伤等风险,对术者手术技巧要求高,难以推广。关节镜技术具有微创、可视操作,并且目前临床已经广泛应用关节镜,使得关节镜下治疗臀肌挛缩症技术门槛较低值得推广;镜下手术既避免了传统开放手术较大的瘢痕和手术创伤、各种并发症以及不能早期功能锻炼等问题,同时也减少了其他盲视手术难以避免的误伤风险,是一种效果好、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

3.2 诊断分型对镜下治疗的指导

参考叶斌等[4]对GMC的分型,依据步态、解剖、体征等在术前评估以指导镜下操作,浅层组织包括髂胫束、腱板和深浅筋膜、臀大肌前部纤维等,深层组织包括臀大肌中部纤维、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部分纤维及髋关节上部韧带等,共分为三个大型七个亚型。术前诊断分型对判断病例是否适合关节镜治疗,手术入路和术中需要松解的范围都有着重要的帮助。正确的适应症选择对手术疗效有着直接影响,一般认为轻、中型和部分重型患者 (体检可触及明显挛缩带前后缘范围者)术后效果明显。而以肌肉挛缩为主,皮肤、肌肉、筋膜严重粘连,挛缩带范围不清晰的重型患者治疗效果则不理想。

3.3 注意事项

术中组织腔室的建立:在关节外进行关节镜操作就需要建立一个操作区,一般以液体灌注维持,过大的压力可能造成周围软组织缺血,甚至形成筋膜室综合症。建议手术时间最好控制在一个半小时内,适当控制灌注液的压力和流量,充分的术后引流可以预防可能的不良影响。术后的功能锻炼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GMC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软组织发生纤维瘢痕化[5],术后早期进行下蹲、双腿交叉、直线行走为主的功能康复练习可防止手术后挛缩带因烧灼、出血再次发生黏连形成新的挛缩狭窄。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具有安全、美观、创伤小、出血少、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恢复快等优点,相比传统开放手术有明显的优越性。

[1]Femade I,Valderrama JA,Estevede MR.Fibrosis of the glutsasmaximus:A cause of limited f lexion and addnction of the hip in children[J].C lin Orthop,1981 (156):672-678.

[2]黄耀添,李建文,宵伟,等 .臀肌挛缩症的病因、类型及治疗 [J].中华骨科杂志,1999,9(2):1062-1068.

[3]刘国辉 .臀肌挛缩症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1161-1163.

[4]叶斌,宏伟,陈友燕,等 .臀肌挛缩症体征与解剖及病理改变的关系 [J].伤残医学杂志,2004,12(3):9-11.

[5]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 .实用骨科学 [M].3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838-1839.

猜你喜欢
臀肌筋膜关节镜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筋膜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久坐会导致“臀肌失忆症”
个动作,改善臀肌失忆症
臀大肌止点肌腱重建在重度臀肌挛缩症松解术中的意义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