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肺外结核诊断上的价值探讨

2014-03-27 06:39钟恢海李林涛黄素华新余市人民医院传染科江西新余338001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18期
关键词:卡介苗干扰素结核

钟恢海,李林涛,黄素华 (新余市人民医院传染科,江西 新余 338001)

近年来,结核病免疫诊断技术的取得了很大进展。γ-干扰素释放试验由于其高敏感性与特异性,对痰结核菌涂片阴性或痰结核菌培养阴性的肺结核、肺外结核提供了早期无创诊断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通过对肺外结核、肺结核、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T细胞致敏后分泌γ-干扰素,探讨干扰素释放试验对临床医生诊断肺外结核的指导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肺外结核患者43例,其中淋巴结核18例,结核性腹膜炎7例,结核性脑膜炎5例,腰椎结核4例,子宫内膜结核5例,盆腔结核4例,均通过病理诊断确诊,该组病例已作胸部CT排外肺结核、肺部感染。并选取本科门诊及住院肺结核患者37例,通过胸部CT、痰找结核菌、支气管镜检查确诊。并选肺部感染患者41例,通过胸部CT、痰培养确诊做对照。

1.2 样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

QFT-GIT试剂盒购自澳大利亚Cellestis公司。按照说明书要求完成样本的采集、刺激培养和检测。所有标本均于室温下瞬时离心,取上清液进行ELISA检测γ-干扰素,应用Biotek Synery 2酶标仪(Biotek)读取结果。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7.0统计学分析软件,各组阳性率的比较采用行×列表卡方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行×列表分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肺外结核组43例患者中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查阳性39例,阳性率为90.7%;肺结核组37例患者中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查阳性34例,阳性率为91.9%,两者无统计学差异 (P>0.05)。41例肺部感染组患者5例阳性,阳性率为12.2%,与上述2组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1)。

3 讨论

全球结核病疫情呈现加重趋势,我国属于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及早诊断解结核尤其重要。以往对肺外结核诊断方法有限,主要依赖于病理活检进行病理诊断,不能进行病理诊断者,往往进行诊断性治疗,这可能造成误诊、误治,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关键,也是控制结核播散的重要环节。目前涂片镜检找抗酸杆菌和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是临床结核病诊断的主要依据,但其阳性率取决于采集标本中目标细菌的数量,并且分离培养需要2个月时间,用BACTEC法一般也需要两周才能分离出分枝杆菌,不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1]。目前仍在应用的PPD试验不能确诊结核感染,其阳性结果有以下几种可能:现症感染结核,既往感染结核,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曾接种过卡介苗。PPD试验的阳性不能作为结核感染诊断依据,不能指导治疗[2]。γ-干扰素释放试验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方法,该法选用在卡介苗和大多数非结核杆菌中普遍缺失,通过体外监测活化的免疫细胞数或免疫分子量的变化来诊断是否存在结核感染,不会同卡介苗和环境中的分枝杆菌发生交叉免疫,且不受机体免疫环境的影响[3-4]。

相对于PPD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优点主要在于:①特异性较高,不受卡介苗和大多数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影响。②结果解读客观。③体外实验24~48h可获得结果,无需再次随访,失访率减少。④对于免疫低下和免疫抑制人群较PPD有更高的灵敏性。但它存在一定局限性:①由于是体外测试而有实验室要求,采集标本需后续处理并尽早测试以避免细胞功能下降。②高昂的费用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普及的主要障碍。③同时无法预测结核病的进展。④由于缺乏足够的临床数据,尚无法对5岁以下幼儿、近期结核杆菌暴露者、免疫抑制者及曾多次使用IGRA测试可疑患者进行评价[5]。

本研究发现,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特异性为91.9%,87.8%;诊断肺外结核的敏感性、特异性为90.7%,87.8%,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对于肺外结核,无其他途径或患者不接受病理活检,可考虑使用该方法,避免对患者的创伤。

[1]韦海旭,席薇莲,陆利欢,等.γ-干扰素释放分析T-spot.TB在结核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临床肺科杂志 [J].2012,17 (8):1439-1440.

[2]廉国利,王亚婷 .干扰素释放试验对儿童隐性结核感染的诊断价值 .临床儿科杂志 [J].2010,28(2):116-119.

[3]Yang HL,Kruh-Garcia NA,Dobos KM.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s of tuberculin-past present andfuture[J].FEMS Immunol Med Microbiol,2012,66 (3):273-280.

[4]Yang HL,Troudt J,Grover A,et al.Three protein cocktails mediate 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 responses indistinguishable from thate licited by 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in the guinea pig model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fection[J].Infect Immun,2011,79(2):716-723.

[5]辛田田,黎友伦 .结核潜伏感染诊断方法新进展与临床应 [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3,29(4):403-407.

猜你喜欢
卡介苗干扰素结核
Ⅰ型干扰素抗HIV作用的研究进展▲
卡介苗接种后发生感染的可能原因研究现况
一度浪漫的结核
为何要对新生儿接种卡介苗?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膀胱灌注卡介苗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研究进展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雾化吸入γ干扰素对免疫低下肺炎的疗效观察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卡介苗感染人B细胞诱导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