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管理中的应用

2014-03-27 06:39焦慧宜兴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宜兴2142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18期
关键词:置管导管化疗

焦慧 (宜兴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 宜兴 21420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是一种经过外周静脉置入到肢体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具有操作时间短、成功率高及留置时间长等特点,适合于肿瘤患者反复化疗、长期输液及胃肠外营养等,尤其是肿瘤化疗患者[1],它能够避免化疗药物对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还可减少患者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但是PICC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和危险,如PICC相关感染、导管堵塞、静脉炎等,且首次置管患者存在紧张、焦虑及恐惧心理,因此如何进行专业护理将并发症降到最低显得尤为重要。临床护理路径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由医师、护士和其它医务人员共同合作为特定患者制定的护理管理模式[2]。本研究将CNP应用到PICC置管的肺癌化疗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科从2011年9月至2013年10月经病理证实的肺癌化疗患者患者41例,年龄32~71岁,平均年龄 (54.3±4.5)岁。应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1例,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护理。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病理证实为肺癌患者;②符合置管适应症,且为首次置入PICC;③置管时患者体温正常;④Karnofsky(KPS)评分≥70分;⑤置管处皮肤无感染。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 (P>0.05)。

1.2 PICC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及护理培训

由科主任、护士长、专科护士及责任护士组成PICC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参照《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3]和《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4]制定PICC临床护理路径方法。

1.3 护理方法

1.3.1 治疗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方法 ①患者入院后,对于需要化疗的患者,主管护士先与患者进行置管前沟通,患者同意置管后由置管护士按照PICC术前评估单对患者病情、血管情况、既往史、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进行评估,符合PICC置管条件者,医生开立 “PICC置管”医嘱。②置管前置管护士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置管目的及相关知识,同时将健康教育贯穿于PICC置管后至拔管的整个过程中。签署知情同意书,做好置管用物及环境准备。③置管时按照PICC置管技术规范严格执行操作,填写穿刺记录,建立患者维护档案,提供穿刺者联系方式和电话。④置管结束后立即拍X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如导管异位及时调整。⑤置管后第1天给予穿刺部位换药,换药时观察穿刺点渗血情况,有无疼痛及其它不适,发给患者PICC日常护理卡,并指导病人做握拳活动,每天15~20次,观察导管功能。⑥患者带管出院前发给患者出院宣教单,告诉病人如何护理PICC导管,告知病人PICC置管侧手臂不能提过重的物品及剧烈运动,以防导管移动和脱落。洗澡时避免浸湿贴膜造成污染。

1.3.2 对照组PICC常规护理方法 置管前置管护士评估患者一般状况及外周血管状况,符合置管条件者让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然后行PICC置管,在置管前、置管中及置管后对患者进行PICC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1.4 观察指标

PICC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判定标准参照美国输液护理协会 (INS)出版的2006版 “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PICC导管留置时间指从置管成功当日开始计算直至导管拔除之日止,以 “天”为单位。导管每4天进行冲管1次,每7天换药1次。留置成功是指患者化疗结束拔管,拔管时功能正常。满意度调查表采用李克特 (Likert)量表原理设计的内容对患者进行调查[5]。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等级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依从性及留置成功率比较

治疗组的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28.6% (6/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0% (12/2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组患者PICC置管按时维护的依从率为81.0% (17/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 (11/2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组患者PICC置管留置成功率为90.5% (19/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 (13/2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2.2 两组置管留置时间比较

治疗组的PICC置管平均留置时间为 (120.87±55.62)d,对照组的PICC置管平均留置时间为(94.19±50.74)d,治疗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治疗组患者总体满意度 (44.92±3.64),明显高于对照组 (37.95±2.4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CNP是临床路径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它以病人为中心,制定标准化的护理流程表,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都按照一定模式进行护理,能有效的进行质量控制,减少患者住院期间的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PICC的CNP应用在此项研究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充分得到肿瘤化疗患者的信赖。

3.1 临床护理路径对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常见的有导管堵塞、静脉炎、血栓及感染等,严重者需要拔出导管。首先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PICC置管技术和相关护理知识,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处理[6]。其次,护士置管前对患者进行PICC相关知识的详细讲解,让患者理解PICC置管的过程并掌握置管后的注意事项,调动患者积极性,让患者参与到自身PICC的日常护理中。最后,从置管到拔管不同的阶段分别有PICC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连续的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可以让患者积极主动的按照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的注意事项主动参与到自身PICC的护理过程中,自身护理能力提高后并发症相对就减少了。PICC管理中应用CNP的主要目标就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7]。

3.2 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依从性和PICC留置成功率的影响

患者依从性差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患者缺乏相关医学常识,且医护人员PICC置管前对相关知识讲解不全面或专业术语太多,患者没完全理解、掌握;再如如患者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经济条件欠佳等。一些年龄较大、文化程度偏低的患者,理解能力较差,没有认识到按时维护的重要性,尤其出院后需定期来院维护的患者认为每次维护比较麻烦,从而不严格按时维护[8]。因此,PICC置管前后医护人员对肺癌化疗患者有目的、有计划、连续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是保证依从性的重要手段。此外,医院还应建立PICC门诊,定期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提醒患者维护时间,患者依从性提高对减少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至关重要[9]。患者对PICC导管维护的依从性提高后PICC导管能够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规定的时间按时维护,导管堵塞、静脉炎、血栓、感染等并发症就会显著降低,PICC导管留置成功率就相应的显著提高。

3.3 临床护理路径对PICC导管留置时间的影响

导管留置时间长短受导管功能、治疗计划、并发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是PICC置管后是否有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早如果不及时处理就可能严重影响PICC留置时间,相反,只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就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留置时间相应延长[10]。为保证CNP质量,对参与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是必要的,此外还应按照CNP严格无菌操作,妥善固定,及时冲管和换药,避免置管侧肢体受压,预防静脉炎、导管脱出、导管堵塞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11]。本研究证明PICC的CNP可达到延长患者PICC的留置时间。

3.4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作为肺癌化疗患者既希望高医疗技术的治疗,又希望被重视和关心。CNP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提高留置成功率、减少PICC并发症来达到减少住院费用和缩短住院日的作用。并发症减少后患者能够顺利完成化疗,痛苦减轻,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对医院的整体服务满意度提高。

总之,对PICC置管实施CNP,患者的PICC并发症减少,留置成功率提高,对医院服务的整体满意度提高。

[1]Rifkin K.Breakage of a PICC Line[J].Aorn J,2011,93 (3):418.

[2]牛万霞 .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与展望 [J].天津护理,2012,20 (4):268-269.

[3]王建荣 .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89-90.

[4]乔爱珍,苏迅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69-70.

[5]白凯 .无应答式李克特量表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检验 [J].旅游学刊,2011,4(26):29-35.

[6]陆梅芳.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J].当代护士,2013,9(7):106-107.

[7]马丽丽,赵丽萍 .肿瘤化疗病人PICC健康教育模式研究进展 [J].护理研究,2013,27(8):2435-2436.

[8]张华苑,简怡娜.PICC置管病人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观察 [J].全科护理:中旬刊,2013,11(8):2162-2163.

[9]夏月长.PICC置管患者院外带管的健康指导 [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3,8(4):72-73.

[10]张琳 ,鲁亚玲 ,司联晶,等.PICC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3):265-267.

[11]庄曼贤,余淑贤,林玲.PICC导管在胃肠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处理 [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6):204-205.

猜你喜欢
置管导管化疗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跟踪导练(二)(3)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
硬膜外麻醉置管前注药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