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市疾控卫生应急队伍现状与建设构想

2014-03-27 06:39黄丹黄华松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荆州4342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18期
关键词:松滋市演练公共卫生

黄丹,黄华 (松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 荆州 434200)

2012年8月22日,松滋市发生一起输入性霍乱病例,经调查该起疫情系农民到公安县参加升学宴时食用了受污染的水产品所致。在省地两级专家组的指导下,在松滋市霍乱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松滋市疾控中心快速反应,认真履职,与各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迅速控制了疫情,没有第二代病例发生,取得了显著成效。松滋市疾控中心应急处置能力再一次经受住了考验,应急处置队伍再一次得到了锻炼,整个处置过程中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但事后总结,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所以,疾控中心应急队伍的建设还有很多问题需要重视,需要思考,需要建设和架构。笔者通过对疾控中心应急队伍的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找出不足,探讨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应急队伍建设思路和方法。

1 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松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有职工128人,在编在岗78人,自主聘用在岗15人,在编借调卫生局4人,退 (病)休26人,外出5人;实际在岗人员中 (含聘用)男性52人,女性41人,性别比约为1.27;其中医技人员76人,占比81.72%,财会人员8人,占比8.60%;宣教人员2人,占比2.15%;司机及其他7人,占比7.53%;副高级职称4人,占比4.30%;中级职称57人,占比61.29%;初级职称16人,占比17.20%,起点职称10人,占比10.75;无职称6人,占比6.45%;医技人员中30岁以下8人,占比10.53%;40岁以下28人,占比36.21%;50岁以下30人,占比39.47%;50岁以上10人,占比13.16%;本科学历20人,占比26.32%;专科学历42人,占比55.26%;中专及以下学历14人,占比18.42%;拥有执业医师资格33人,占比43.42%。

2 人力资源薄弱环节

2.1 年龄构成不够合理,相对突出的是 “老”

人员构成年龄老化,30岁以下的员工只有8人,仅占10.53%;中心50岁以上的医技人员有10人,而且3年内将退休的有8人,占50岁以上人员的80%,随着自然减员,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部分专业人才队伍的断层,不利于公共卫生应急工作队伍的建立和稳定。

2.2 专业配备不符需要,特别明显的是 “少”

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人才少。现有在职人员中第一学历大部分为中专,很多人都是工作后取得的大专和本科学历,而且有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专业背景的人更少,仅仅只有8人有公共卫生专业学历经历,不利于人才梯队的建立和形成,不利于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的开展。

2.3 知识结构不合要求,需要解决的是 “旧”

主要是现有大部分人员主观上愿意学习的少,客观得到培训的机会少,实践操作少,知识贮备不足,更新太慢,不利于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的长期性和连续性。

3 公共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构想

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经过这几年的建设已初步形成[1],但是就如打仗一样,总不能让指挥员、通信员及炊事员去正面对抗敌人。那么,我们就必须建立一支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的公共卫生应急队伍。除了合理配备相关专业人员,以人员能力建设为重点,改善人员结构配置,着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着力引进专业对口人才,特别是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等措施以外,针对松滋市疾控中心的实际情况,有如下建议。

3.1 紧扣基层特点,抓好一个 “训”字

作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对来说能招聘到高层次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人才的难度较大,为了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立,最好也最见效,并且成本相对较低的方法就是做好现有队伍的卫生应急能力培训[2]。注重在培训中做好模块化培训:即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培训,相关专业的科室人员,除了精于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外,还要对整个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的每一步骤都了然于胸,能熟练操作。这样,假如在实际工作中某一专业人员缺乏时,能不影响工作的开展。可以尝试各专业科室科主任轮岗,甚至是全员轮岗,以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工作,打造全员应急队伍。

注重培训内容既要切合基层工作的实际,也要注意到狭小的视野和空间,难以造就一支精炼的队伍,尤其是少见和新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层缺乏经验难以应对处理[3]。要及时把新技术、新方法推广到基层,改变基层人员知识结构老化、陈旧的现象,使基层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

强化培训考评机制,培养专家型人才。基层疾控人员相对来说专业化水平较低,在强化整体培训的基础上宜注重重点人才的培养[4]。对这些人定期送上级业务部门进行相关知识培训,特别是针对重点传染病如霍乱、麻疹和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一些新的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的卫生应急处置培训,造就一支精干、高效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队伍,让有限的人力资源取得效益最大化。

建立有效的人才培训激励机制。真正意义上的激励机制,是将培训与人员自身发展需求紧密挂钩,从根本上激励员工,使他们产生内在动力。认识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严峻形势,自觉参加单位组织的培训,变 “要我学”为 “我要学”,“指令学”为 “自愿学”。形成这样的激励机制,再与岗位的要求和考核、奖惩结合起来,真正形成人才培训中的竞争局面,产生长效的激励机制。

3.2 围绕科学处置,突出一个 “练”字

公共卫生应急队伍建立后,最重要的就是让队伍迅速形成战斗力,而实践演练是最能锻炼队伍战斗力的,从此次霍乱疫情的迅速处置就可以看出,近几年的多次实践演练的功夫没有白费。但我们仍然要围绕科学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要求,把握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经常性地开展演练工作。通过演练检验公共卫生应急队伍对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特别是应急响应能力、消毒、流调、采样、个人防护等现场处置技能的熟练程度。通过演练提高公共卫生应急队伍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学处置能力。

我们除了锻炼队伍的实践演练操作外,还要注重精神层面和心理素质的训练。让公共卫生应急队伍的成员能在紧急状态下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影响实际工作的操作完整性,能忙而不乱,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同时也要让队伍在实际工作中有高度的奉献精神,起码要让每一名应急工作人员觉得这是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工作,这就是需要自己去完成的基本任务。这样,队伍才能 “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个十分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参与以及科学合理的组合,需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配合、分工协作[5]。那么我们就还要做好和其它相关部门如公安、交通、农业、社会保障等做好沟通和协调,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在政府主导下,开展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演练,以锻炼卫生应急队伍的协同能力、配合能力等,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财力,形成应对、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合力。

总之,只要我们对疾病控制应急队伍的建设高度重视,从人员的配备、专业构成、知识培训、协同演练等方面入手,那么我们肯定能建立一支具备预防控制疾病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 ,保证在出现各类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反应敏捷、行动迅速、科学规范、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的高素质公共卫生应急队伍。

[1]邸泽青.我国卫生应急现状和发展策略探讨 [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5):639-641.

[2]杜红.夯实基础,科学发展疾病预防控制事业 [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8,19(3):86.

[3]刘健,杨晓丽,那军,等.我国疾病监测系统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1):21-24.

[4]王喆,梁万年,邸泽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培训内容与方式探讨 [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4)409-411.

[5]刘东升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18(5):104-105.

猜你喜欢
松滋市演练公共卫生
首次演练
The teacher who makes me shine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How to Arouse Students’Interests in English Learning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她的温情,让我难以忘怀
未雨绸缪演练忙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过度剖宫产背后的公共卫生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