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档案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的思考*

2014-03-30 10:27
档案与建设 2014年7期
关键词:秦淮区秦淮档案馆

李 琳

(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广西南宁,530003)

20 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公约》,强调世界各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而形成了全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浪潮,在国际公约的带动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中国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87 万项,进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项目有近7 万项之多,其中1028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109 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8186 项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3776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前已经形成了不少保护模式,例如博物馆保护模式、活态保护模式、生态圈保护模式、档案式保护模式等。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是“将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用文字或形成图像的手段将其保留下来,并按照特定的管理方式存档”,是“无形变有形的创造并将创造结果进行保存利用”的行为[2]。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档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法,也是地方特色档案建设的重要内容。

1 地方档案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的意义

地方特色档案就是带有地方独特色彩的档案[3],是记录和反映本地区、本民族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等方面特点的,具有重要影响和利用价值的,经过科学整理的各种载体的原始记录[4]。地方特色档案具有档案的一般属性,同时地方特色档案还具有地域性、独特性特征,即地方特色档案是能代表和反映一个地区独特活动的档案,是同当地有关的人、物、事,是当地特有、别的地方没有或少有的档案。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地方特色档案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是记录和反映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发展、演变、活态遗存及其保护传承状况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原始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具有重要意义。

1.1 保护珍贵文化档案,维护文化遗产资源安全

文化遗产资源,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全部的文化积淀,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自尊和自信的精神归宿。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各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猛烈的冲击,大量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损毁、流失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靠人类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危机四伏,濒临消失。诸如口头文学、音乐、舞蹈、工艺等各种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许多随时代迁移与变革而被人们忽视或忘却的文化记忆,这些积淀了千年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的东西一旦消失,我们的损失将无可挽回。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收集保护珍贵文化档案,有利于保护文化资源,并获得对文化资源内容的解释权,避免文化资源内容被人为的曲解,进一步维护文化遗产资源安全。

1.2 积累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早在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档案理事会的有关报告就指出:档案是构成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成分。档案信息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全方位的综合贡献力,这种贡献力主要包括国家利益的捍卫力、经济发展的拉动力、社会进步的保障力、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的促进力等方面[5]。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有利于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资源作为巨大的无形资产,充分开发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能为各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信息资源支撑,为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宝贵的文化源泉和精神财富。

2 地方档案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面临的问题

地方特色档案建设是指各级档案馆根据特定社会需要,围绕反映区域特色内容的主题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建立地方特色档案并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工作[6]。建设地方特色档案,特别是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有利于丰富档案工作的人文内涵,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丰厚的思想文化资源和精神动力,充分发挥档案事业的独特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地方特色档案建设已逐渐引起各级档案馆的重视。当前地方档案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2.1 档案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存在体制瓶颈

近十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国家出台了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制,逐渐形成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得到加强等。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各项举措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也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档案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还存在着体制瓶颈。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文化部统一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该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以及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应当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从中不难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并非由档案部门负责,也没有规定档案部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的管理,档案部门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存在制度方面的制约。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收集工作困难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的收集是指通过专门的征集和接收途径,把分散在民间的自发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各组织已收集整理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资料,集中到档案馆进行保存的过程。由于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处于高度分散的状态,档案收集工作十分困难。

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端于民间、生长于民间,因此大量的第一手档案材料流落在民间。特别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猛烈的冲击,大量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损毁、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各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呈现多头保管、管理散乱的局面。如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和各级文化事业管理部门在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会收集保存很多档案资料;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商业性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也收集保存有相关档案资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自己也收录有很多重要资料和实物;博物馆、文物馆、图书馆等文化事业机构作为人类文化财富的保管机构都可能保存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材料。

2.3 档案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数据库的任务艰巨

当前社会正处于信息化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在这种背景下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应该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的价值。其中,数据库是信息化管理的支撑和核心,数据库建设直接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目前档案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数据库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一方面,国家对档案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多媒体数据库的任务繁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动态性,经格式转换和处理后建立的多媒体数据库才能形象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下来,这项工作难度大,数量多,任务艰巨。

3 地方档案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的有益借鉴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近年来,秦淮区档案局(馆)努力做好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特色档案工作,充分保护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着力弘扬秦淮优秀传统文化,为构建人文秦淮、和谐秦淮提供了宝贵的文化源泉[8]。目前秦淮区档案馆共收藏具有秦淮特色的文书档案270 卷,文化艺术档案207 件,照片档案18 卷,声像档案1 盒,资料38册,实物20 件[9]。特别是围绕秦淮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了“秦淮灯会”、“秦淮白局”、“金陵琴派”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

秦淮文化是金陵文化的主要根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资源丰富。秦淮区档案局(馆)正是以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基础探索出建设地方特色档案的新模式,树立了档案工作的秦淮特色,丰富了档案工作的人文内涵,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结合秦淮区档案局(馆)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的模式,针对当前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面临的问题,各地方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3.1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和沟通协调机制

组织机制是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的制度保证。首先要确立档案馆在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中的主体地位,把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纳入档案工作重要日程,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档案馆在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过程中有着档案整理和保管保护技术方面的显著优势,有着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和熟悉档案业务的工作人员,利用档案馆已有的技术和经验来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是资源的合理利用。如秦淮区档案局(馆)在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工作中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把建设特色档案纳入档案工作重要日程,高度重视特色档案、珍贵档案的保护和挖掘,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管理标准,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价值,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其次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联合多方力量共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工作。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管机构是各级文化主管部门,承担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职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方面仍应处于主导地位。档案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工作中,政府部门应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为档案馆与其他相关部门单位的沟通联系提供制度保障,联合多方力量共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的保护、开发工作。如秦淮区档案局(馆)在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工作中得到了区委、区政府、夫子庙管理局、区旅游局、区文广局(文管会)、双塘办事处、秦淮区饮食总公司等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通过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2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的收集工作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处于高度分散状态,档案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收集工作,首先要采用多渠道的收集方式来保证档案收集的齐全完整,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的品质。一是以征集为主,积极拓宽征集渠道,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征集,如公开发布征集公告,深入民间走访收集,按图索骥登门拜访等。二是史料挖掘,通过对历史资料中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论述进行查阅、整理和组合。三是购买,通过从档案资料所有者手中计价收购所需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四是代管,对于在征集过程中不愿意将所收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捐赠、出售给档案馆的情况,可以灵活地采用代管的方法,从而达到完整收集档案的目的。如秦淮区档案馆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了区夫子庙文史资料、史志、秦淮夜谈、秦淮古今大观、秦淮八艳、乌衣巷史话、江南贡院、秦淮世家等资料。

其次,档案馆要与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相关单位加强沟通联系,及时收集(征集)特色档案文化资料。秦淮区档案局(馆)在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工作中坚持做好档案收集工作,积极与各部门单位进行沟通联系,及时收集(征集)特色档案进馆保管。如通过区委、区政府收集秦淮艺术节、夫子庙灯会、秦淮之夏等文化活动档案资料,通过区文广局(文管会)和双塘办事处收集《秦淮》诗百首专集、《秦淮新歌》《秦淮文化》和1986-1992年金陵灯会、夫子庙文化庙会、夜泊秦淮、秦淮之夏、秦淮歌会、音乐会、摄影展等民俗文化活动档案资料和群众文化活动档案资料。

3.3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数据库建设

秦淮区档案局(馆)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基础上,十分重视特色档案的开发利用,加大特色档案资源的整合力度,为秦淮灯会、秦淮灯彩、秦淮白局、金陵琴派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特色档案库。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数据库建设,一方面要求相关主管部门保证资金投入,一方面要求档案馆扎实做好信息采集工作。信息采集是建设数据库的关键,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信息采集方式包括手工录入、数字化采集两种方式,当前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数据库,主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的数字化处理。此外,要充分运用信息获取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网络技术、显示技术、海量存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再现,以便于查阅档案的读者更生动直观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的内容。

[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87 万项科学保护体系形成[EB/OL].(2010-06-02).http://culture.china.com.cn/2010-06/02/content_20168767.htm

[2]覃美娟.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

[3]刘国能.档案观[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102.

[4]陈子丹.建立民族地区特色档案[J].云南社会科学,1996(3):59

[5]冯惠玲.档案信息资源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贡献力[J].档案学研究,2006(3)

[6]李宝玲.地方特色档案建设的含义及特点[J].档案管理,2006(6):41

[7]焦建磊.特色档案尽展淮古韵文化[N].中国档案报,2007-2-26(3).

[8]秦淮区档案馆馆藏地方特色档案介绍[EB/OL].http://www.qhdaj.gov.cn/default.php

猜你喜欢
秦淮区秦淮档案馆
秦淮:“123”工作法打造有“情怀”的侨务工作
男子当结婚黄牛18个月四婚四离
统编语文教材七(下)第一单元拓展阅读
基于GIS和开放数据的公交可达性测度研究
弘报国家风 为归侨楷模——访南京秦淮区老归侨胡鸿飞先生
秦淮古今不了情
秦淮看月记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秦淮是道任意门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