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稿约(2014年)

2014-03-30 10:27
档案与建设 2014年7期
关键词:兰台学术期刊投稿

岁当甲午,骏马奔腾。进入“而立”之年的《档案与建设》,精神抖擞,英姿焕发,以崭新的风貌向广大读者、作者祝贺新年,并感谢诸位长期以来携手与共,一路前行!

本刊创刊于1984年,由江苏省档案局和江苏省档案学会主办,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本刊立足档案专业,面向社会各界,学术性、指导性、史料性兼容,国内外公开发行。热诚欢迎各地作者、读者和各界人士继续赐稿、赐教。

一、本刊宗旨:

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指导业务建设,组织学术研究,致力于发展档案事业,繁荣档案科学,弘扬先进文化,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二、本刊栏目:

1.学术业务板块常设栏目——学术园地、业务纵横、环球视野、法规与标准、基层工作、百家言。

2.文史板块常设栏目——史海探迹、中国共产党在江苏、人物志、口述历史、藏珍录、锦绣江苏、文化长廊、图说、兰台书品。

3.工作报道板块常设栏目——要闻、信息传真、局馆长论坛、兰台故事、专访、兰台风景线、文博连线。

三、敬请关注: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全省档案界如沐春风,涌现出一批批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忠于职守,为民服务,受到人民群众赞誉的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保持“走、转、改”好传统,本刊特别开设《寻访最美档案人》专栏。希望你和我们一起,拿起笔来,关注基层第一线,把你身边的平凡而感人的优秀档案工作者,介绍给大家,推荐给社会,让社会更多地了解档案工作者,也让我们的档案馆、档案室更加春风宜人。

2.《走笔兰台三十年——<档案与建设>刊庆征文》征稿以来,受到读者、作者热烈响应,一批优秀作品将陆续选刊,欢迎各界人士不吝赐教。走过30年的《档案与建设》,满怀期待,热诚邀请各界朋友参与探讨办刊之道。

3.《档案与建设》月刊刊徽征集正在进行时,敬请关注,欢迎各地有识之士提供你的宝贵创意。

四、来稿规范: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检索与评价规范要求,作者来稿规范(按稿面体例顺序)如下:

1.文题;

2.作者姓名及单位(全称)、所在城市、邮政编码;

3.摘要,约100-200字;

4.关键词,2-5个;

5.英文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即上列1-4 项),与中文对应;

6.正文;

7.如系国家、地方有关专项基金资助科研课题,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课题项目编号;

8.注释及引文,采用文末注。正文中的标注,采用[序号]上标;

9.参考文献,注释、引文和参考文献各条目的编排格式如下:[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刊名或出版地,期号或出版年月:起止页码(请参见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10.作者简介,含姓名、出生年份、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或学历学位、研究方向,及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等(以便联系与寄送样刊稿酬);

11.凡向本刊投稿的作者,请务必按上述体例要求修改来稿,敬希合作。

另,来稿分类号等由编辑在审稿时标注。

五、本刊声明:

1.各类来稿文责自负。本刊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学风和文风,谢绝抄袭、造假作品。

2.本刊欢迎选题新颖,语言规范,论据充实,资料可靠,具有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新视角的各类来稿。对于有重大学术理论创新的文稿,本刊将优先发表,稿酬从优。

3.以单位署名的稿件,及反映部门及领导同志重要活动、政策性统计数据、重大事件事故等的新闻报道,请单位审稿盖章后投稿。

4.投稿途径:①E-mail:dayjs2011@163.com 。来稿请用Word 格式,以“添加附件”方式发送,并请将发送文档题名设置为:作者+标题,便于电脑检索和登记;②邮寄:南京市青岛路1号本刊编辑部收,邮政编码210008;③信息传真:025-86636669。

5.请勿一稿多投。按我国《著作权法》本刊约定,投稿两个月后未获本刊用稿或改稿通知者,作者可另投他刊。

6.欢迎各类媒体按《著作权法》规定,继续转载、转摘、引用、介绍本刊文稿、图片等内容。本刊郑重声明:务请依法尊重作者权益,并须注明原载于本刊,出版后向本刊寄送样报(刊)。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感谢信任与支持!

《档案与建设》编辑部

2014年1月

猜你喜欢
兰台学术期刊投稿
诚挚期待您的投稿
吉林省各地驰援长春工作队
——兰台人名录
投稿要求
投稿选登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欢迎投稿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宝鸡市:档案局(馆)“兰台讲堂”正式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