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早教与学前儿童语言发展

2014-03-30 19:38李亚珍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早教语言表达儿童

李亚珍,陈 虹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中文系,湖南 娄底417000;2.长沙财经学校,湖南 长沙410116)

随着对“优生优育”政策的贯彻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庭都成为了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对于孩子的关注度相比以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使得早教渐渐成了一种“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先行教育方式。那么如何利用早教优势来扩大对学前儿童的影响,如何通过早教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就是我们目前所要研究的,并以此希望能为儿童语言发展提供一些助益。

一 早教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早期教育

早教为早期教育的简称。对于早期教育,学界有以下两种看法:广义的早教是指对0-6 岁的儿童进行以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由于儿童一般在3 岁才进入幼儿园,所以有的学者把对3-6 岁的儿童早期教育又称幼儿教育。狭义的早教主要是指0-3 岁幼儿阶段的早期学习。本文主要就其广义进行研究。

(二)早期教育对儿童发育的重要性

经科学研究表明,婴儿出生的时候,大脑的重量是400 克,智力可达到成年人智力的25%,6 个月的时候是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大概可以达到50%,1 岁的时候达66%,3 岁就已经达到80%。同时,0-3 岁也是人类运动、语言等能力发展最快的敏感期。俗话说“三岁定终身”,也就是说,宝宝3 岁时的智力、体能、个性都已经达到了80%以上,所以让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完成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早期教育,对学前儿童的发展帮助甚大。

古今中外,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早教对儿童发育的重要性。如《三字经》中就谈到“昔孟母,择邻处”;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提出了“教子当及婴稚”的观点[1];长春市妇产医院儿童期发展中心的专家杜玮通过对207 个早期教育的婴幼儿进行观察,并与200 个未早教的孩子对比得出结论:0-3岁婴幼儿是接受早期教育的黄金时期,由于其大脑发育正处在逐渐发展、成熟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开发性[2]。曾燕等学者也通过对100 对新生婴儿的对比调查发现:早期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感知、动作、语言、认知能力、行为和习惯,促进儿童心理发育及智力发展,使小儿的大脑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3]。因此,现在很多国家都开始了关于提前儿童正式教育的实验,比如培养儿童“读写算”的能力等等。早教的重要性彰显无遗。

(三)目前早期教育的社会现状及其误区

早期教育是人类进行终身教育的起始点。如今,0-6 岁的儿童主要是依靠幼儿园来进行早期的教育。由于幼儿园接收的必须是2 岁以上的儿童,所以0-2 岁之间的保教工作一直是早期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而随着科学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0-2 岁的早期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早教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早教机构的混乱、质量的参差不齐、早教内容的不合理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这个阶段儿童的教育主要还是以家庭为主[4]。

早期教育不仅是对孩子的教育,同时也是对父母、监护人的教育。如果父母或者监护人的教育水平、个人素质不够高,就可能会对儿童早教形成非常大的误区。现在大多数的早教都集中在学习英语、识字和数学认知等方面,导致了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厌学心理,并且这种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此外,中国人习惯了“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自早教开始,就对孩子采取了这种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忽略了对话和互动才是早教的本质。

二 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科学研究表明,3-4 岁是儿童语音发展的飞跃期。儿童的发音水平在整个幼儿期呈逐步提高的趋势,且在幼儿4 岁的时候进步最为显著。4 岁以上的幼儿基本上可以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并开始向稳定化发展,在发音上也更趋于方言化,逐渐养成了本族或者是本地的发音习惯;3 岁以前的儿童语言基本上都是对话的形式,大多只是在回答成人提出的问题,有的时候也会向成人提出一些问题或表达自己的需求。随着儿童独立性的发展,幼儿常常会离开成人的引导去进行各种活动,并从中获得一些自己的经验、体会和印象等等。

幼儿比较容易掌握韵母的发音,其正确率高于声母。研究表明,幼儿基本上能够发清普通话中的韵母音,特别是从4 岁以后,大多数的幼儿都能正确掌握韵母的发音。相比之下,幼儿对于声母的发音准确率要稍稍低一些,这个特点在人类的整个幼儿期都得到了体现。

还有一部分2-3 岁的幼儿对发辅音感到非常的困难。例如混淆zh 和z、ch 和c、sh 和s 的发音等等。3-4 岁的幼儿虽然已能主动向成人讲述自己生活中的事物,但因其词汇贫乏,在表达上有些不流畅,时常会出现一些多余的口头语,甚至还有少数的幼儿显得有点口吃。这就需要家长多跟孩子进行对话,纠正其错误的发音,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4-5 岁的幼儿说话常常还是有些断断续续的,不能很清楚地表达他对事物的印象或者他看到的行为动作之间的联系等等。但是也有些4-5岁的孩子能够独立地较为完整地叙述某些事情。大多数幼儿到了6-7 岁的时候已经能够比较连贯地说话,并能表达出事物的外部发展与内部联系[5]。

处于早教期的孩子,他们的语言系统还不够完善,其语言还处于不断丰富的时期。这个阶段除了是幼儿实现口语表达完整性的关键发展期,同时也是语言连贯性逐步发展的时期。所以,早教的成功与否,对儿童的语言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三 如何通过早教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

幼儿期是发展儿童语言的一个关键时期。孩子只有学会了语言表达,才能自由地与人交流,才能更好地接受知识和经验。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往往可以通过他的说话方式、语调口气来体现。从上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科学的早教对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因此如何通过早教来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也渐渐成为了许多早教工作者在日常教学中探求的重点。

(一)创造一个放松的语言交流环境

从儿童心理学来讲,幼儿语言的学习,跟其学习语言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可以让孩子感觉到放松、不害怕,从而产生想说话的愿望,并逐渐地养成良好的语言交流习惯。很多刚上幼儿园的儿童由于环境的变化,情绪会变得很不稳定,有的也会因为缺乏安全感变得不爱说话。这时,对其进行早教的老师应该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主动地亲近他们,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跟他们交谈,使幼儿逐渐褪去胆怯的情绪。有了宽松的心理环境,幼儿就会产生说话的愿望。比如:有一个小朋友,在幼儿园的时候不爱说话,但是其家长却反映她在家很喜欢与人交流,每天回到家都会把幼儿园里的事情讲给爸爸妈妈听。为了改变孩子不敢与他人交流的情况,其幼儿园的老师经常主动接近她,与她说话,与她一起玩玩具,鼓励、引导她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等等。经过一段时间,她就开始愿意主动地和老师以及其他小朋友交流了。由此可见,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语言环境,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6]。

(二)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

生活是语言最好的老师,丰富的生活能为丰富的语言提供良好的环境。开展各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语言活动有利于幼儿的语言发展。比如定期举办幼儿的诗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等等,在增加孩子生活情趣的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讲故事活动,不仅可以调动幼儿的兴趣,而且还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大人在给他们讲故事的时候,他们会听得非常认真,并从中学习到一些语言的表达方式,而当幼儿自己在讲述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理解生动形象地表演出来,经过长此以往地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得到很大地提高。利用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比如:可以引导幼儿说出幼儿园都有些什么样的玩具,以及自己最喜欢哪个玩具,并说出喜欢它们的原因。另外,大量的实践证明,户外活动也是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比如通过散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告诉他们这些事物的名称及特点,鼓励他们去发现并讲述自己所看见的事物,这对幼儿的语言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

礼貌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的准则,一是行为礼貌,二是语言礼貌。因此,早教中对其礼貌用语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比如将正面的教育和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行为相结合,这样可以使孩子直观地理解礼貌用语并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如:有客人来的时候,教导其要热情礼貌地招待客人,请客人坐,给客人倒茶,并说:“叔叔,请喝茶。”客人走时,送到门口,说:“叔叔,再见。”早上来到幼儿园见到老师,要说“老师早上好。”放学时要说“老师,再见。”等等。除了利用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教育以外,也可以通过故事、儿歌等来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孩子把在文学作品里学到的礼貌言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并鼓励幼儿多说多练,使幼儿的语言得到良好健康的发展。

(四)提高早教工作者的语言水平

学前儿童正处于一个认知阶段,模仿性极强,教导员的性格、言行举止等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语言发展。所以,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家长或者老师一定要非常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以免对孩子的语言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让幼儿获得语言信息

这个阶段的孩子,不论是模仿能力还是接受能力都非常强,有时就算是只看过一两次的广告,他也可以非常流利地说出广告词。这充分地表现出孩子对学习语言的渴望。因此,选择一些合适的电视节目让孩子欣赏,特别是孩子比较喜欢的动画片之类的,这对孩子的语言发展很有帮助。也可以利用录音机、DVD 等载体,让孩子在日积月累中接受语言、学习语言,加强对孩子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平时多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调动幼儿的感官,激发幼儿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愿望。幼儿的阅历浅,生活空间有限,有很多的事物、现象无法观察到,因此,作为家长或老师就要为孩子们创造辨识事物的机会,让孩子愿意表达、多多表达,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幼儿学会表达。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我们的孩子,不在于他走得多快,而在于他走得多远。早教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是一样,作为家长,不能急功近利,要在生活点滴中不断积累,循序渐进。抓住幼儿日常活动中的有利时机,趁机发掘幼儿的潜力,逐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作为老师,要尊重孩子的权力,为其创造充分的学习机会,有耐心有爱心地教育孩子,与幼儿之间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同时,也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为幼儿营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让幼儿处在宽松、和谐自由、充满童趣的环境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只有这样的早教才会对儿童语言以及各个方面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不然只会事倍功半,反而影响到对学前儿童各种能力的培养。

早期教育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不论是在其语言表达上的发展,还是行为道德标准体系的建立上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对孩子进行合理科学的早教,是我们研究早教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影响的最终目的。

[1]邵海燕.《颜氏家训》的儿童早教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6(5):73-76.

[2]杜玮.婴幼儿早教对智能与心理发育的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12,33(2):134-135.

[3]曾燕,刘小芸,郭洁,等.早期教育对婴儿发育影响的临床研究[J].西部医学,2011,23(10):1943-1944.

[4]李彩红.家庭环境对儿童早期教育效果影响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1,2(3):14-15.

[5]王彦峰.我国0-3 岁婴幼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1(3):134-135.

[6]吕慧,张丽萍,贾玉双,等.婴幼儿家长早期教育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1,18(6B):1-5.

猜你喜欢
早教语言表达儿童
去早教班可以让宝宝早说话吗?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
早教QA
早教QA
早教真那么神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