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经典阅读适逢其时

2014-03-31 16:16余三定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藏书楼南湖湖南

余三定

(湖南理工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6)

讨论经典阅读适逢其时

余三定

(湖南理工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6)

今天,我主要讲三个方面的意思。

第一,表示欢迎。欢迎北京大学的石运佳老师,柳春蕊老师以及各位同学;欢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郭晓鸿老师,中央党校的王巍老师,还有湖南《湘水》杂志主编黄友爱先生和湖南大学傅湘龙老师;欢迎我的好朋友、中湘公司董事长陆镇林先生,岳阳市教育局副局长徐载满先生、岳阳市外国语学校刘晓红老师以及我们学校的同事和同学们。也很感谢北大团委把南湖藏书楼确定为北大的一个社会实践基地(定名为“燕湘学社”,刚才举行了挂牌仪式),对此我感到非常荣幸,非常高兴,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就能更好地交流,更好地合作。

第二,关于这次座谈会的主题。先说明一下,我们这里所说的“经典”,包括“文学经典”和“学术经典”。将“经典阅读的意义与方法”作为今天座谈会的主题,是我与石运佳、柳春蕊、王巍等老师反复交流、讨论后确定的。其间,程熙等同学也参与了讨论。确定这个讨论主题主要基于以下考虑。其一,是考虑了讨论主题的连贯性。今天已是《北大研究生学志》的朋友们第四次来藏书楼举行座谈会(研讨会)。2010年讨论的题目是“南湖藏书楼上话藏书”(第一次),2011年讨论的题目是“南湖藏书楼上好读书”(第二次),2012年讨论的题目是“南湖藏书楼上谈著书”(第三次)。前三年讨论的题目都是比较大(比较宏观)的题目,从今年开始我们将讨论比较微观、具体的题目。今天讨论的“经典阅读的意义与方法”就是比较具体的题目。其二,是考虑了今天这个题目的社会现实性、针对性。我们知道,当下是一个非常浮躁的时代,相当多的人几乎不读书了;一些人读书也是以读网络上的东西为主,而网络上的东西大多是炒作出来的、比较肤浅的;还有一些人是热衷于读畅销书,被书商们炒作出来的“畅销书”牵着鼻子跑;经典阅读反而被忽略了。所以,我们今天在这里提倡阅读经典,探讨经典阅读的意义与方法,是很具时代意义和现实针对性的,可以说真正是适逢其时。其三,经典阅读对高校师生尤为重要。在座的各位大多是高校师生。阅读经典对一般老百姓重要,而对高校师生尤其重要。《中国教育报》曾经约我写过一篇文章,我在该文中谈到,高校师生有“疏离”文学经典的现象。因此,提倡阅读经典对今天的高校师生具有特殊的意义。其四,这个话题我们肯定能讨论得好。在座的柳春蕊老师对经典就读得很好,他在北京大学主讲《庄子》、《文心雕龙》等中国的传统经典,特别受学生欢迎。还有陆镇林先生,他一直自觉坚持读经典,他能够背诵《文心雕龙》,他还与董京泉先生深入地讨论过《老子》。其他在座的许多人经典也读得很好。可以说,在座的各位对经典阅读的意义与方法问题都很有发言权。

第三,关于开好座谈会的建议。我建议,我们在围绕“经典阅读的意义与方法”这一主题讨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既要谈经典阅读的“意义”,也要谈经典阅读的“方法”,但希望重点谈“方法”。其二,要结合实际,要结合当今的社会实际,特别要结合自己读书的实际,谈自己阅读经典的心得和体会。其三,要努力“重读经典”。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讲到“重读经典”,我理解“重读经典”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方面是“读”经典,即要扎扎实实地读,一篇一篇、一本一本地读;第二方面是“重”读经典,“重”,即重新,就是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新时代的眼光来读,这样经典就才更具有生命力,我们的阅读才更有意义。

2013-12-18

余三定,湖南理工学院院长,中文系教授,《云梦学刊》主编,南湖藏书楼楼主。郭晓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编审,文学博士。王巍,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讲师,哲学博士。胡士颍,《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编辑、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汤凌云,湖南理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讲师,哲学博士。李冕,《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编辑,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刘思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刘晓红,岳阳市第八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藏书楼南湖湖南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南湖之春
南湖的船
在南湖,我画下幸福时光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南湖早春(节选)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
藏书楼开出一朵花
城南袁氏及其藏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