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重要性研究

2014-03-31 03:50周耀虎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社会实践大学生研究

周耀虎

摘 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倍受人们的重视,做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责任重大,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大学生广泛参与,制度相对完备,社会实践内容形式多样化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体育院校的大学生都各有一技之长,平时都是在学校学习训练,没有机会教授他们,所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他们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既开拓了视野,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技能的舞台。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06-02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意义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是推进素质教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 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载体, 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需环节。加强和改进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 既是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也是推进体育院校教育教学改革,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的有力举措。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强其社会适应性。同时也促使他们把理论与实际、学校与社会、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他们应用知识的能力。

1、促进大学生全面学习,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知识远离生活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只有贴近基层,贴近实际,才能加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做到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的理论转变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工作技能,这样可以增加大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大学生发挥自身创造力,推进理论与实际的贯通,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

2、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实践技能

社会实践活动拉近了当代大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使大学生有机会走出校园,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民意;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还锻炼了当代大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监控评价能力、决策执行能力等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创新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使他们可以针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想象力,互相取长补短。在老师的指引下,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形成一个强大的高密度知识群,这样不仅可以解决生产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且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3、通过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完善

当代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进他们之间的了解,健全良好人格;同时,大学生也可以认识国情,增强历史使命感,并体会到生产的艰辛和快乐,这些促进着当代大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大学生准确定位自身价值,培养他们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推动他们提高自我意识和形成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构建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崇高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康的人格。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通过实践和探索,高校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1、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成人化的重要阶段和思想道德逐步完善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都有待提高。而他们思想的转变,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理想的确立,政治立场的坚定,纪律的养成,道德的自律,人格的完善等,不仅需要通过正面的理论教育途径来实现,同时也需要通过实践教育途径来实现。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真切地内化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把自己的未来归宿于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从而找到自己为之奋斗终身的价值。

2、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高

通过社会实践的尝试与摸索,大学生逐步积累就业创业所必需的认识能力、选择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造能力等等,为以后的就业创业提供准备。

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推动认识能力、选择能力的提高;通过独立设计实践方案,与各方面广泛交往,多次反复实验,解决实际问题,总结实践成果等,社会活动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得以提高;运用学习掌握的科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现代生产实践及其他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迫使其深入思考,综合分析,提高创造能力。

3、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社会实践活动将系统教学与专题讲座、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被动接受与主动发现、外部灌输与自主研读、知识传播与氛围营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我策划并组织实施,形式不拘一格、生动活拨,内容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各种实践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官,接受多方面的科技文化知识和信息,感受多方面的文化熏陶。随着实践活动的增加,学生所获的知识和信息的量就增大,最终文化素质也就得到了提高。

4、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所学的书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并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可以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并使所学知识得到充实、更新;可以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并检验自己所学理论知识的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endprint

四、如何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要想开展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拓展领域、丰富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突出重点,建立机制,全面深入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1、深入开展社会调查。通过社会调查, 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和现象, 并以科学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增强社会责任感。选派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教师, 加强对大学生社会调查的选题、途径、过程的管理和指导, 开设社会调查课程或讲座, 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 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努力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扎实开展勤工助学。建立规范有效的勤工助学管理制度, 鼓励大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 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广开渠道, 努力帮助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 取得合理的经济收入, 增进对社会和国情的了解。

3、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到革命纪念地(场馆)、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地方参观学习, 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与成就, 增强大学生对党的感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爱, 激发他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深入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 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群众。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教育规律, 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不同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像组织课堂教学一样, 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大学生参与假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新领域、新形式, 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 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服务意识。

5、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作为对学生进行考评、评定奖学金、评选先进、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推荐研究生和择业就业的依据之一。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参加和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情况, 作为职务晋升、职称评聘、工作业绩等方面考评的重要依据, 并给予适当的工作补贴。把各学院组织开展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情况作为对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 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 施益华.浅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的有机结合[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6,(01).4.

[2] 李秀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 2006,(06).

[3] 王淑兰.大学生用社会实践拓宽就业之路[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06).

[4] 刘 韧,贺宗彦,易 厚.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问题与对策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06).

[5] 王瑞斌,周治瑜.加强农业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学2008,(06).

[6] 王 静.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2012,06.

[7] 蒋大明.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与对策研究[D]2011,06.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实践大学生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