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

2014-04-01 17:23
淮海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财务预算预算编制行政

张 进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与单位的经济运行密切相关,预算管理的成效也直接影响到单位目标责任的实现。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预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预算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本文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怎样克服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谈谈笔者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1 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是依据本单位制定的年度规划和经济发展目标与任务,对特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进行科学准确地分析与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制定出相应的发展计划,从而对单位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有目的控制与指导,进行综合管理,使经济活动满足单位的发展要求[1]。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进行预算管理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于一部分事业单位而言,资金来源于国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关系到很多方面,一旦出现问题不仅影响单位的资金运转,更加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加强预算管理也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一理念,既可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优化有限资金的配置,也可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能力[2],因此深化预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全方位把握资金流向是非常必要的。

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经营活动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提供帮助,使单位发展目标以数量化与系统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根据自身单位的特点,对支出总数和支出结构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论证。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与经费使用部门的沟通协调,既考虑到实际需要,又考虑了经济能力,确保了收支平衡。

2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2.1 部分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不够重视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的大部分经费是由财政划拨,所以各单位只是被动地根据上级财政部门的划拨计划简单的编制预算,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对财务预算管理认识不足,从而导致预算制度难以健全或形同虚设,预算管理工作只是流于形式。

2.2 预算的编制内容不够完整和准确 据调查,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内容都相对局限,范围仅限于经营性业务收入和日常支出的预算,往往忽略对单位现金流量和资本支出等指标的预算。而且部分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只是局限在财务部门,对财务预算的认知不足,不重视基础资料搜集和整理,影响了预算的编制质量。有些基层事业单位的领导认为预算只是走形式,有的则认为编制预算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应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的制定和控制。这一切都制约了预算编制内容的完整性、综合性和准确性。

2.3 预算的编制方法不科学 目前一些单位还在采用“固定法”、“基数法”、“增减量调整预算法”等单一且落后的预算编制方法,而先进全面的预算编制方法运用较少。且普遍存在上年完成数+增长率的模式,这种预算方法会因主观因素考虑不全面,客观因素估计不足等原因,造成预算与实际造成偏差,无法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2.4 预算管理考评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 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不注重财务预算考评,只是把着眼点放在预算的编制上,使预算编制情况与执行考评体系不能协调统一,没有建立预算管理所必须的责任会计核算体系,不能很好地将预算执行考评与单位的各个科室核算有机结合,预算反馈信息质量不高。

3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几点建议

3.1 单位领导要加强对预算管理的重视 在实际工作中,预算编制的基础牵扯到业务、项目、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各方面,单位领导应首先重视起来,组织相关科室有关人员进行学习,培训,提高预算管理理念和人员的综合素质。单位领导要以身作则,转变以往忽视财务预算管理的老观念,认识到加强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2]。同时建立完整的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完善培训机制,提升预算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3.2 提高单位预算的编制质量 笔者认为,要想提高预算编制的真实可靠,必须在实际工作中按预算要求编制单位的基本情况和有关数据,制做表格,发放到各个有关职能部门,向其讲解工作方法和工作要求,根据实际填报各种数据。要科学地编制预算,必须做到全面了解单位的基本情况和掌握第一手材料。这样编制出来的预算才有根有据,才能保证预算编制的完整性、专业性和准确性,真正提高资金效率和实现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

3.3 实行科学有效的预算编制方法 首先认真分析上年度收入和支出情况,针对本年度收入和支出中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对单位的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核对,对资产清查中发现的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等问题,按资产清查政策和相关规定的财务制度,经核实报批后进行账务处理。其次对债权债务进行认真核实,在全面了解“家底”的基础上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对于单位人员编制、实有人数和人员经费各项支出,及时做好各方面的核对,为预算的编制打好坚实的基础。采用滚动预算的方法进行财务预算,可以使预算结果更贴近单位的实际情况。是将预算期与会计年度先脱离,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始终保持为一个固定期间。在编制预算时,按季度划分,对第一个季度先进行细致的预算,同时对其余3 个季度进行总额预算,到第一个季度结束时,根据第一个季度的实际情况对第二个季度进行调整,如此类推[3]。由于此种预算能随时间的推进不断加以调整和修订,能使预算与实际情况相适应,更有利于充分发挥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3.4 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控体系 着重建立起一套适应本单位的,以财务预算为核心内容,以优化财务预算管理为目的管控模式。成立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全面组织财务预算的各项日常工作,分工明确,各司其责[2]。同时应该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将预算管理工作的部分关键指标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并结合绩效依据考核指标进行评价和奖惩。

综上所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毋庸质疑,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取长补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对现行预算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完善,力求做到全面、系统、科学、先进,同时体现可控制、可考核。

预算管理对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不断改进与完善,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真正实现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预算管理效率的最优化,为行政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黄毛弟.浅析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2):225.

[2]殷 羽.浅谈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体系[J].现代商业,2012,(2):195-196.

[3]侯志红.浅谈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1,(135):169-171.

猜你喜欢
财务预算预算编制行政
行政学人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加强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试论国有林场财务预算绩效管理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