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2014-04-01 17:23孙根柱
淮海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眼轴乳化晶体

孙根柱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的视力较低,生活质量较差,解除患者病痛,提高生活质量是医师的职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有治疗白内障和改变屈光的双重作用,对此类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但此类患者由于眼轴长、巩膜薄、视网膜变性等影响,使手术难度加大,且较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随着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手术的开展及普及,对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手术也逐步成熟。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对46 例(65 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了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随访8 个月~2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共收集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共46例(65 眼),其中男27 例(36 眼),女19 例(29 眼);A-B 超测量眼轴长度25.5~32.4 mm,平均眼轴长度28.4 mm。其中,眼轴长度25.5~28.5 mm 39 眼(A 组),29.0~32.4 mm 26 眼(B 组);年龄44~78 岁,平均年龄64.5 岁。按Emery 核硬度分级法进行分级:Ⅰ级核9 眼(13.8%),Ⅱ级核12 眼(18.5%),Ⅲ级核31 眼(47.7%),Ⅳ级核13 眼(20.0%);术前矫正视力:指数~0.5。

1.2 手术方法 手术均由同一位医师操作。术前3 d 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滴双眼,生理盐水冲洗泪道,均通畅,未见脓液。术前1 h 用0.5%复方托比卡胺滴眼液充分散瞳,用0.5%盐酸丙美卡因表面麻醉3 次。开睑器开睑,10~11 点位做透明角膜切口,3 点位做角膜辅助切口,前房内注入粘弹剂,连续环形撕囊,直径约5.5~6.0 mm,水分离,超声乳化吸除晶体核,I/A 吸除残余皮质,囊袋内注入粘弹剂,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于囊袋内,I/A 抽吸出囊袋内及前房粘弹剂,水化封闭切口,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20 mg+地塞米松2 mg,典必殊眼膏涂结膜囊,包扎术眼,术后滴碘必殊滴眼液1~2 周。本次研究采用χ2检验,P 界值取0.05。采用SPSS13.0 软件做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术后6月视力恢复 A 组的39 眼中,视力恢复≥0.5 者33 眼(84.6%);B 组的26 眼中视力恢复≥0.5 者17 眼(65.4%),2 组比较,A 组的患者视力恢复明显优于B 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并发症 术中后囊膜破裂2 例,均为B 组患者。1 例人工晶体植入睫状沟,1 例未植入人工晶体,术后2月,行睫状沟人工晶体悬吊术,术后视力恢复至0.3.术后角膜水肿5 例,其中A 组2 例,B 组3 例,均于术后对症治疗后2 周恢复透明。后囊膜轻度混浊4 例,均不需后囊膜激光切开治疗。术中发现3 例因晶状体核较硬,呈黑色,无法行超声乳化术,改为小切口方式摘除白内障,并植入人工晶体,术毕切口均缝合一针。随访期间未见人工晶体移位及夹持,无视网膜脱离等其他并发症。

3 讨论

高度近视患者并发白内障时,不仅有严重的屈光不正,而且屈光间质也不透明,对视力造成严重损伤。采用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有纠正屈光不正及去除白内障的双重作用。但此类白内障主要为核性白内障,晶状体核硬度大,且眼轴变长,巩膜壁薄,且多伴玻璃体液化、变性,术中易出现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及脉络膜出血、视网膜脱离及人工晶体不能植入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故被认为是风险较高的手术。超声乳化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不需缝合、反应轻、恢复快、眼内压相对平稳等优点被应用治疗此类白内障。

因高度近视造成的特殊的眼球结构的改变,如眼球壁张力低,悬韧带松弛、脆弱,晶体后囊膜薄而松弛,术中术后更容易出现后囊膜破裂、角膜水肿、术后眼压不稳等并发症,使得此类白内障手术难度更大,对术者的手术操作娴熟程度要求更高。在本研究中我们体会到,高度近视眼合并早期白内障患者的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可减少术中术后的并发症的出现及提高手术质量:(1)麻醉要充分,避免术中患者不配合,造成术中误损伤周围组织,必要时可行球后麻醉;(2)两处的手术切口要规整,避免术后切口渗漏,造成眼压不稳,甚至眼内炎;亦能减少医源性的角膜散光;(3)要确保连续完整环形撕囊,大小保持在6 mm,减少术中超声乳化时造成囊袋扣撕裂或因囊袋内压力大造成后囊裂开;(4)充分的水分离及皮质间的水分层,使抽吸残留皮质变得容易,降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5)利用粘弹剂保持术中前房的稳定,对眼球后段的影响较小,减少了后囊膜破裂的几率,即使后囊膜破裂,也明显减少了玻璃体大量脱出的危险性[1]。术中尽量一次超声乳化完成,减少器械来回进入眼内的次数,减少对玻璃体的扰动,降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6)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术后的后发障发生率高,且出现时间早、进展快[2]。后囊膜的抛光会减少后发障的出现;(7)彻底吸除残留在眼内的粘弹剂,防止术后高眼压的发生;(8)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与晶状体摘除的术式有很大关系[3]。如术中发现晶状体核较硬,用超声乳化粉碎难度较大时,要尽早改变手术方式,取出晶状体核,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减轻术后角膜水肿。

术前应尽量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合并有视神经萎缩及视网膜脉络膜的大面积萎缩等眼底严重并发症。周栋等[4]研究认为:眼轴越长(近视度数越深者),眼底病变越重,术后视力越差。本研究显示:眼轴<28.5 mm 患者的术后视力优于眼轴>29.0 mm 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术前应向患者及家人详细交代病情,降低患者的期望值,取得术后较高的满意度。另外,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摘除白内障术后,玻璃体前移,从而对视网膜产生牵拉,加剧了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可能[5],所以术中保持后囊膜的完整,并植入人工晶体相当重要,能起到白内障摘除术后眼的玻璃体与前房间的屏障作用,减少术后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术前人工晶体度数的正确测量、计算和选择也是保证手术取得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6]。术前根据A-B 超反复测量结果,并结合患者的年龄、职业需要、个人生活习惯、要求以及另一只眼的屈光状态等因素,保留-2.0D 以内,来选取人工晶体度数,使患者保持原来近视状态的生活习惯,保证术后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具有手术效果良好、安全性高的优点,比较适用于此类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要求术者必须熟练掌握超声乳化技术及相关的手术技巧,有效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眼轴短的患者视力恢复总体优于眼轴长的患者,且眼轴长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更大;对于核较大、较硬的患者,如用超声乳化手术摘除白内障,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较大,最好是改为小切口的手术方式,直接取出白内障,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1]饶芒前,王晓亚,廖晓芳.高度近视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临床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09,9(12):2419-2420.

[2]赵晓红.预防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后发障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2,18(12):1772-1773.

[3]王剑锋,李韵倩,代应辉,等.超声乳化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J].安徽医学,2009,30(8):863-865.

[4]周 栋,邓国华,周建强.高度近视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J],2009,30(10):1179-1180.

[5]谢丽莲,朱俊东,周小平,等.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负低度数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56-59.

[6]梁 莉,温跃春,邹延峰,等.安徽省大规模白内障防盲手术中人工晶体测量度数的分布特点[J].安徽医学,2009,30(8):867-869.

猜你喜欢
眼轴乳化晶体
戴眼镜会让眼睛变凸吗?
“辐射探测晶体”专题
白内障患者IOLMaster500及IOLMaster700眼轴测出率比较
单纯性近视患者鼻侧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眼轴及屈光度的关系
近10a东莞地区4~22岁屈光不正人群眼轴长度特征分析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陕西的应用
SBS改性沥青的乳化及应用
简析一种新型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