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低体温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2014-04-02 01:02李勇晋赵辉
河北中医 2014年4期
关键词:室温热量体温

李勇晋 赵辉

(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河北邢台 054001)

围术期低体温是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各种麻醉方式和药物都影响体温调节,手术室内环境温度较低,皮肤消毒、开放体腔及静脉输血、输液等操作,使很多患者出现低体温。低体温可引起机体一系列并发症,延长康复时间,应引起重视。维持术中体温正常,对保证患者安全有重要意义。

1 低体温的定义

约有50%~70%的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围术期低体温,其发生率之高,是麻醉和外科常见的并发症。36℃作为低体温的判断标准。我们将中心体温36~34℃称为轻度低体温;34~32℃为中度低体温;32℃以下为重度低体温[1]。

2 低体温发生的原因

2.1 年龄因素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随室温下降较明显。发育旺盛的青春期,体温控制不稳定。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血液循环慢,新陈代谢率低,机体产热量减少,体温调节能力较差,易出现术中低体温。

2.2 环境因素手术间环境温度的高低会直接对患者体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室温在21~22℃时,患者低体温的发生率可高达75%~80%。这是由于皮肤与环境温差过大,辐射、对流、散热显著增加,机体热量丢失过多造成的。尤其层流手术间室内空气快速对流,加速了患者机体的散热,使患者体温下降更加明显。

2.3 手术野暴露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完整的皮肤是天然的屏障。但手术切口破坏了皮肤的完整性,使体表暴露面积增大,手术时间长,手术切口大,胸腹腔脏器的暴露,使水分蒸发增加,成为了重要的散热源。同时,酒精等消毒液消毒皮肤时,挥发带走皮肤表层大量的热能。据朱慧娟[2]研究,麻醉下的患者,手术视野长时间暴露,通过传导、辐射、对流、蒸发形式使身体热量散发,可降低0.6~1.7℃。

2.4 麻醉因素在全麻状态下,外周血管扩张,代谢减慢,肌肉松弛,产热减少,并且抑制自身体温调节功能,使体热重新分布,因此患者发生低体温的几率大大增加。气管插管后,气体不经鼻腔上呼吸道的加温加湿作用,低温干燥的气体直接进入肺内,可使中心温度下降约1~2℃[3]。

2.5 输血输液的影响手术过程中输入大量温度较低的液体,尤其是库存血,起到“冷稀释”的作用,增加机体额外热量的消耗,明显降低机体体温。据报道,室温下每输入1 000 mL液体或者200 mL 4℃血液,可使体温下降0.25~0.50℃[4]。

2.6 冲洗液的大量应用室温下的冲洗液可以降低冲洗部位周围温度,局部的低温可以通过血液循环使体温再分布,最终导致核心温度下降。需大量使用冲洗液的手术尤为明显。大量冲洗可使手术敷料等物潮湿,使患者处于低温环境,从而体温下降。

3 围术期低体温对机体的危害

3.1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低温抑制窦性心律,减慢传导,抑制心肌收缩力,使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收缩,导致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当体核温度低于30℃时,可能会出现心房颤动;当体温降至28℃以下时产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期前收缩、房性传导阻滞等,严重者发生室性颤动,且在温度上升前做电除颤,一般无效[5]。

3.2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温度不同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不同。轻度低温兴奋呼吸,使呼吸频率增加。随着温度的下降,逐渐呈现出对呼吸的抑制作用,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无效腔增大,支气管内纤毛活动功能下降,呼吸道内黏液潴留,进一步导致呼吸道一系列并发症。因此,低体温患者复温后出现肺膨胀不全和支气管肺炎的几率增加。当体温降到24℃左右时自主呼吸停止[6]。

3.3 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低体温作为一种全身性因素,影响凝血的各个方面。①可使红细胞变形,影响正常凝血功能;②降低凝血酶活性;③释放肝素样物质起到抗凝作用;④影响血小板的形态和功能;⑤低温凝血反应中的酶反应速度,使血小板被隔离在肝脏和脾脏,有效减少循环血小板的数量。低体温通过减少血小板激活因子的可用性而导致凝血异常。但低温可引起血液浓缩、血红细胞比容增加,体温每降低1℃,血液黏滞度增加2%。因此,低温手术期间应根据血小板的数量和具体情况应用止血和抗凝药[7]。

3.4 对全身代谢的影响轻度低体温患者,体温调节功能尚属正常,氧耗增加明显。适度低温可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降低细胞氧耗,对机体产生保护作用。随着体温的升高和下降,机体代谢率就会增加和减少。低温还可通过静脉淤血和局部氧供减少,使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几率大大增加。另外,低温还可使药物在肝脏氧耗降低,减慢肌松药、麻醉药的代谢速度,中枢神经系统延迟,延长麻醉药的作用时间,从而影响患者苏醒的时间,并增加呼吸抑制、呕吐、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

3.5 增加切口感染率低体温减慢血液循环,减少皮肤血供和氧供,抑制组织对氧的摄取,使污染很轻的伤口也易发生感染。而术前保暖可预防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使切口感染率由14%降到5%[8]。轻度的低温即可损害机体免疫功能,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氧化杀伤作用,减少多核白细胞向感染部位移动。

4 低体温的处理

4.1 加强保暖措施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散热器官,故皮肤表面覆盖保暖物品能有效减少热量丢失。在运送途中有效的皮肤覆盖可减少50%的皮肤散热,因此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就避免不必要的暴露。单层的隔离即可减少皮肤失热30%,增加隔离层数也只能使热量损失轻微减少。先进的循环水床垫、充气加温装置、电热毯等主动加温装置较传统的被动的保温设备,可更加有效的减少热量丧失。

4.2 调节室温手术室应具备良好的温湿度调节设备,并应做到在患者入室前30 min开启空调,使室温维持在24~26℃,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减少患者的蒸发散热,预防低体温的发生。为使患者和医生都感觉舒适,应先给患者保暖后再降室温,手术结束前再将室温及时调高[9]。这种简便易行的操作易被护理人员所忽视,应引起大家的注意。

4.3 液体加温1 L冷晶体液使体温下降0.25℃,500 mL库存血液5~10 min内输入人体,会使体温降低0.5~1.0℃。术中输入预热至37℃的液体可有效的预防体温降低和热量丢失,输入液体可通过静脉输液管道接上电子加热器,将温度调节到37~40℃,但青霉素、维生素C等药物不能加温。输血温度要严格掌握,不能超过37℃,以免破坏血液成分,并保证血清钾及游离血红蛋白含量不增加。术中的输血、输液的加温可显著降低术中和术后低体温和寒战的发生率。此外,体腔冲洗液可带走大量热量。冲洗体腔的液体应加热,以40℃为宜[10]。

4.4 加强体温监测加强体温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低体温,是保证麻醉手术成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通常医务人员只注意到体温是否升高,而对体温下降未给予足够的重视。采用合理安全的手段监测体温,及时发现低体温的发生,积极采取保温和复温措施,但复温速度不宜过快,保证充足的血容量和氧供,预防复温性休克的发生,以达到对患者低体温的早发现、早处理,防止低体温并发症的出现。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要加强对患者皮肤温度的观察,对早期出现低体温者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手段,进行适当的保暖[11]。

4.5 呼吸道的加温用寒冷、干燥的空气进行通气时给呼吸道可带走约10%的代谢热量[12]。在气管导管和呼吸回路间安置温热交换过滤器,对吸入气体热化,加热吸入氧气,预防呼吸道散热,可减少深部温度继续下降。湿化器温度为35~37℃,不可过高,防止呼吸道黏膜损伤。在全身麻醉患者中应用湿热交换器(人工鼻)能保持呼吸道内恒定温度和湿度[13]。

手术室护理人员应重视对手术患者体温的维持和保暖,保证患者安全,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通过多种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一个恒定温度的内外环境,有效防止患者出现低体温。保障患者安全,减患者痛苦和经济压力,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同时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深化了护理内涵。

[1]孙育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患者体温变化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0):935-936.

[2]朱慧娟.导致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因素及防护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724-5725.

[3]李莉.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4):2273-2274.

[4]陈桂珍.围手术期意外低体温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478-480.

[5]李小兰.全身麻醉中低体温原因的分析及护理[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26(6):96-98.

[6]葛世伟,刘云,何先弟.低温对创伤患者生理功能影响的新认识[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1):93-97.

[7]赵静,李联平,张沂.低体温对机体及药物在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3,29(3):259-262.

[8]张喜锐,王义勉,潘兴波,等.病室温度对手术患者影响的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9):111-113.

[9]李国芹.外科围手术期低体温及防治[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8,11(3):333-335.

[10]李理,黄文莉.围术期低体温病人保温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9,23(4B):952-954.

[11]张颖.预防手术中低体温的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6A):1413-1415.

[12]陈红.手术期间低体温的预防及护理[J].当代护士,2010,(6):128-129.

[13]计婧.手术期间低体温的护理[J].东南国防医药,2010,12 (6):547.

(本文编辑:李珊珊)

猜你喜欢
室温热量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对比学习温度、内能和热量
用皮肤热量发电
室温采集装置及供热二级管网智能化改造
剧烈运动的热量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热量计算知多少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一种在室温合成具有宽带隙CdS的简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