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2年新疆某三甲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分析

2014-04-04 03:26段云霞严治涛孙炳丞
中国卫生统计 2014年6期
关键词:顺位心内科冠脉

段云霞 严治涛 孙炳丞 邱 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心血管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边陲,人们的生活习惯与国内其他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就高血压发病率而言,明显高于国内其他地区平均水平。新疆地区心血管疾病构成是否也不同于国内其他地区有待进一步研究。新疆某院是新疆兵团系统最具代表性的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本文重点分析了2007-2012年该院心内科住院患者疾病构成,旨在为新疆地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资料与方法

1.资料 以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9300例,采用回顾性的方法收集其病案资料,性别、年龄、第一诊断、入院日期、出院日期等情况,资料来源真实、可靠,疾病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进行分析,疾病构成分析取第一诊断。

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χ2检验。

结 果

1.住院患者人数的逐年变化情况

2007-2012年我院心内科共收治患者19300例,住院人数逐年增加,2007年住院患者2083人次,2012年住院患者4765人次,6年期间累计增加129%,年平均增加21.5%。

2.住院患者年龄、性别分布

2007-2012年心内科住院患者年龄随年份无明显变化趋势,性别比随年份呈逐渐下降趋势(χ2=8.103,P≤0.01),但男性患者仍多于女性患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年龄为45~59岁的住院患者占心内科住院患者总人数的构成呈逐年上升趋势(χ2=47.559,P≤0.01),年龄为60~74岁的住院患者占心内科住院患者总人数的构成呈逐年下降趋势(χ2=17.548,P≤0.01)(表2)。

表1 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表

3.心内科住院病人主要疾病分类顺位

2007-2012年心内科住院患者疾病分类均主要集中在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其他系统疾病,但顺位有所不同,2009-2012年高血压病的顺位有所前移,而心力衰竭的顺位有所后移。不同年份前5位疾病患者均占该年所有心内科住院患者的90%以上(表3)。其中冠心病患者占心内科总住院患者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1.590,P≤0.01),心力衰竭患者占心内科总住院患者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χ2=64.323,P≤0.01),其他系统疾病患者占心内科总住院患者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χ2=6.418,P≤0.01),心律失常、高血压病患者比例随年份无明显变化趋势,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05)/(χ2=2.814,P>0.05)(表3)。

表2 住院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表

表3 2007-2012年心内科住院患者前5位疾病分类顺位

4.心内科住院患者主要疾病不同年龄组的分类顺位

冠心病患者所占比例在心内科住院患者不同年龄组中均占首位;高血压病、其他系统疾病患者所占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均逐渐下降,顺位逐渐后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患者所占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上升,顺位逐渐前移(表4)。

表4 2007 -2012年心内科住院患者前5位疾病在不同年龄组的顺位

5.2007-2012年心内科住院患者前5位疾病的性别构成

由表5可以看出,男性在前5位疾病中占的比重较大,为58.01%,其中冠心病和心力衰竭占的比重最大,分别为62.74%和62.32%;女性在前5位疾病中所占的比重为 41.99%,其中冠心病患者中女性患者所占比例较少,为37.26%,其他系统疾病患者中女性患者所占比例较大,为54.20%;高血压和心律失常住院患者中男女患者所占比例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5 2007-2012年心内科住院患者前5位疾病的性别构成

6.2007-2012年急性冠脉病变住院患者比例变化情况

急性冠脉病变患者占冠心病住院患者的比例为73.65%,呈逐年上升趋势(χ2=394.810,P≤0.01)(见图1)。

图1 急性冠脉病变住院患者比例变化情况

7.急性冠脉病变患者接受介入手术情况

2007-2012年急性冠脉病变住院患者中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χ2=56.522,P≤0.01)(图2),而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急性冠脉病变患者中接受PCI治疗的比例为50.37%, 并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9.748,P≤0.01)(表6)。

8.心内科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病因分布

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中,冠心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患者所占比例最大,为68.20%;高血压性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患者所占比例位居第二,为8.68%;心脏联合瓣膜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所占比例位居第三,为8.64%;扩张性心肌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所占比例位居第四,为8.10%。男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中,冠心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患者所占比例最大,为68.91%;扩张性心肌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所占比例位居第二,为10.17%,高血压性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患者所占比例位居第三,为8.91%;心脏联合瓣膜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所占比例位居第四,为6.40%。女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中,冠心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患者所占比例最大,为67.03%;心脏联合瓣膜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所占比例位居第二,为12.34%;高血压性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患者所占比例位居第三,为8.30%;先天性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所占比例位居第四,为4.80%。

图2 急性冠脉病变患者接受冠脉造影检查比例变化情况

表6 2007-2012年接受造影检查的急性冠脉病变患者接受PCI治疗情况

9.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类别分布

心律失常住院患者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所占比例最大,为28.70%;房颤患者所占比例位居第二,为24.92%;室性早搏患者所占比例位居第三,为19.00%;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所占比例位居第四,为11.92%。

男性心律失常住院患者中,房颤患者比例最大,为31.6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比例位居第二,为26.39%;室性早搏患者比例位居第三,为13.99%;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比例位居第四,为11.92%。

女性心律失常住院患者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所占比例最大,为31.17%;室性早搏患者所占比例位居第二,为24.36%;房颤患者所占比例位居第三,为17.72%;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所占比例位居第四,为11.93%。

讨 论

住院患者疾病谱的分析可以明确对人群健康造成较大危害、需要加以控制和提供住院医疗服务的病种[1]。本研究通过对2007-2012年心内科住院患者相关资料的整理分析,得出近年来心内科住院患者疾病谱变化,通过疾病谱分析确定该院住院患者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重点防治病种,为医院的管理、疾病的预防提供可靠依据,为重点卫生疾病的确定提供方向,当地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据此可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以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本文研究发现,该院心内科住院患者人数逐年上升,增加的趋势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逐年升高有关,同时与该院心内科规模不断扩大,床位不断增加也有一定关系。近6年心内科住院患者中,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占80%以上,其顺位变化与郭建新等[2]得到的结果有所差异,提示新疆兵团系统心血管疾病谱可能存在地区特异性。心内科住院患者年龄无明显变化趋势,性别比呈逐年下降趋势,但男性患者仍明显多于女性患者,临床上可以从因性别造成的生理、生活方式等差异对心血管疾病进行研究。对心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年龄分组后发现,住院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45~74岁,中年患者占心内科住院患者总人数的构成呈逐年上升趋势,老年患者占心内科住院患者总人数的百分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心内科住院患者在逐渐年轻化。这种趋势变化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心血管疾病认识程度的提高有关,同时与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导致心血管疾病年轻化也有一定关系。

冠心病住院患者以急性冠脉病变为主,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其中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比例为32%以上,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与冠心病知识普及教育和宣传等密切相关。同时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成熟、医保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容易接受冠脉造影检查,这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并进一步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指明方向。在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急性冠脉病变患者中,进一步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占40%以上,呈逐年上升趋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医院的诊疗技术在不断成熟,医生的诊疗水平在不断提高。

对心内科不同年龄组患者疾病进行分类统计后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比例逐渐增加,这并不表示冠心病、高血压病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而是因为随着疾病病程的延长、病情的进展,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可能已成为伴随疾病或者伴随症状,心力衰竭逐渐上升为主要病症,其临床症状表现得更加突显。通过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因构成进行分析后发现,占前三位的分别是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脏瓣膜病,这与2005年曹雅旻等[3]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冠心病在心衰住院患者病因中所占比例最高,为68.20%,这与国内已有研究报道相符合[4-5],而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国内其他地区[3],原因可能与新疆地区高盐、高脂饮食所致冠心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国内其他地区平均水平有关。进一步对性别进行分组后发现,男性心衰住院患者病因主要以冠心病、扩张性心肌病、高血压病为主,女性心衰住院患者病因主要以冠心病、心脏瓣膜病、高血压病为主。扩张性心肌病发病率在我国有逐渐增高趋势,男性多于女性,这会致使男性心衰患者以扩张性心肌病为病因的比例高于女性心衰患者。虽然在过去50年里,心脏瓣膜病流行病学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风湿性心脏病的患病率已明显下降,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瓣膜病变明显增加[6]。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心脏瓣膜病男女患病比例无明显差异[7-8],而本研究结果却得出心脏瓣膜病在女性心衰患者中所占病因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心衰患者,是否存在饮食结构、民族、生理结构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是否存在地区患病率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此外,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先天性心脏病在女性心衰患者病因中所占比例不容忽视,而在男性心衰患者病因中所占比例甚少,先天性心脏病男女患病比例无明显差异[9],是否存在女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较男性更容易发生心力衰竭的现象有待进一步研究。

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类统计后发现,前三位分别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颤和室性早搏,房颤在男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占首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在女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占首位。目前,国内尚无关于房颤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资料。Framingham研究资料显示:经过22年的随访,房颤的累积发生率在男性为 2.2%,女性为 1.7%[10],与本文得到的男性多于女性的结果相符合。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11],但有报告显示儿童与成年患者以男性较多,在老年患者中无明显性别差异[12],而本文却得到女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多于男性的结果,已有的研究结果多为国外资料,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因此有待我国的大规模临床试验进一步确定不同人种之间患病率是否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男女性别比例是否不同,产生这一结果原因是什么。

参 考 文 献

1.黄晓亮,陈子星,杨彦斌,等.我国住院病人疾病谱研究现状及新思路.中国卫生统计,2012,29(3):466.

2.郭建新,张瑞萍.乌鲁木齐市某院2010年住院疾病构成研究.中国卫生统计,2012,29(3):433-435.

3.曹雅旻,胡大一,王宏宇,等.我国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主要原因的初步调查.中华内科杂志,2005,44(7):487-489.

4.上海市心力衰竭调查协作组.上海市1980,1990,2000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流行病学及治疗状况调查.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24-27.

5.那开宪,张桂云,秦海,等.老年心力衰竭426例病因构成分析.中国医药导刊,2008,10(3):338-339.

6.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03-326.

7.Nkomo VT,Gardin JM,Skelton TN,et al.Burden of valvular heart disease:a population-based study.The Lancet,2006,368(9540): 1005-1011.

8.安勇.新疆地区不同民族心脏瓣膜病流行病学研究.新疆:新疆医科大学,2012:21-25.

9.高燕,黄国英.先天性心脏病病因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8,3(3):213-221.

10.Kannel WB,Abbott RD,Savage DD,et al.Epidemiologic features of chronic atrial fibrillation: the Framingham study.N Engl J Med,1982,306:1018-1022.

11.Adan V,Crown LA.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ick sinus syndrome.Am Fam Physician,2003,67(8):1725-1732.

12.黄定九主编.内科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760-762.

猜你喜欢
顺位心内科冠脉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第二顺位最高额抵押相关法律风险及防范
抵押前顺位作展期是否要后顺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