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骨与关节结核病患者的影响

2014-04-04 07:21张海霞苗艳敏师利香安小刚
河北医药 2014年10期
关键词:结核结核病关节

张海霞 苗艳敏 师利香 安小刚

·护理研究·

护理干预对骨与关节结核病患者的影响

张海霞 苗艳敏 师利香 安小刚

护理干预;骨与关节结核;结核并发症;饮食用药护理

骨与关节结核是一种继发病变,约90%继发于肺结核,少数继发于消化道结核或淋巴结核[1]。骨与关节由于结核杆菌侵入引起的局部化脓、破坏的病变。初期因关节疼痛和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减少,晚期由于关节的破坏,致使关节功能障碍,出现畸形。常需药物与手术治疗相结合治疗。护理干预可以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稳定病情、提高手术成功率、肢体功能恢复起着重要作用。对我科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骨关节结核患者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 22~55 岁,平均(32±3.7)岁;腰椎结核5例,脊柱结核3例,髋关节结核2例,膝关节结核2例。

1.2 术前护理

1.2.1 心理护理:本病病程长,抗痨药使用时间长达1~2年,患者因体弱,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易产生悲观情绪,又担心手术失败,愈后不良等,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解除顾虑,要多休息使机体代谢降低、消耗减少。注意调节患者的心理因素,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1.2.2 一般护理:每日对病房进行紫外线照射,保持病房整洁、安静、通风良好,限制探视人员。对患有脊柱结核的患者及病情严重患者应嘱其卧床休息,防止引起骨折、关节畸形和截瘫的发生,其他患者可以适当活动[2]。如患者一般状况不佳、多汗、活动困难,特别是脊柱结核伴有截瘫的患者,因长时候卧床,易发生褥疮,该加强基础护理措施,包括经常给患者擦身、更换衣服、按摩受压部位等。

1.2.3 加强消毒隔离知识教育:讲解结核病发病过程和传播途径,告诉患者不能随地吐痰,不直接面对别人打喷嚏,不串病房以防交叉感染。病室每天消毒擦洗,开窗通风,被褥在阳光下暴晒,餐具单独使用。

1.2.4 病情观察及护理:①发热:结核病的患者,常出现午后低热,体温一般在38℃以下,如果体温超过38.5℃,可能合并有细菌感染,注意观察,如超过39.5℃,应通知医生予以降温。②盗汗:出汗较多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嘱患者多饮水,擦干汗液,更换潮湿的内衣、被单,防止受凉。③药物毒性反应:用药后如果患者手指、足趾末端出现疼痛、麻木等周围神经炎症状,应警惕异烟肼中毒;如果患者出现耳鸣、耳聋、眩晕、口角异常症状,应警惕链霉素、卡那霉素损害听神经;出现视力改变应警惕乙胺丁醇对视神经的损害;出现食欲不振应警惕对氨基水杨酸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时,应通知医生调整用药。④警惕结核性脑膜炎:护士在遇到患者自诉头痛剧烈、恶心呕吐时,要提高警惕,详细观察患者头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以及呕吐情况、神志方面的变化等,并且要报告医生,积极协助医生做一些特殊检查,如腰椎穿刺等,尽快确诊[3]。

1.2.5 饮食护理: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的营养补充对疾病的恢复很重要。①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每日蛋白质供给量应达到1.5~2 g/kg,首选食品为牛奶,因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酪蛋白及钙,其他的可选食品有豆浆、鸡蛋、豆腐、鱼、瘦肉等。②注意配膳的多样化及其色、香、味,以增进患者食欲,多吃蔬菜、水果等,贫血者可多食大枣、猪肝等补血食物,食欲不振者可给予山楂粥等开胃饮食。③抗结核药物可引起血尿酸增高,故患者平时勿食高嘌呤食物,不食用太浓或刺激性强的调味品,进食牛奶、鸡蛋、马铃薯、各类蔬菜、柑橘类水果等碱性食物,用药期间多饮水,以加速药物排泄。④肝功能和消化功能不良的患者可适当限制脂肪摄入量,以减少胃肠及肝脏的负担[4]。

1.2.6 用药护理:遵循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卫生知识水平不同进行相应宣教,用药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所用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表现及处理方法,确保患者配合治疗并注意监测抗结核药物的毒性反应。①服用利福平可出现橘黄色尿,但无毒性作用。②链霉素、卡那霉素对第八对脑神经有损害,发现患者有面部麻木感、耳鸣、听力下降等现象,应及时报告医生。链霉素还会引起过敏性休克,用药前要做皮试。③对氨基水杨酸对胃肠道损害大,应指导患者饭后服用,可同时给予碳酸氢钠口服。④乙胺丁醇对视神经有损害,注意观察患者的视力的变化。⑤服用异烟肼者应注意患者有无周围神经炎的表现,如手指、足趾末端出现疼痛、麻木等,可服用维生素B6加以预防。手术前给予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2~4周,注意观察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后的治疗效果,以保证手术的成功[5]。

1.2.7 术前准备:除了做手术前的常规准备外,对于贫血的患者,应及时补充营养或输新鲜血,将血红蛋白提高到100 g/L以上;对于凝血功能较差的患者,术前可给予维生素K和安络血等药物;对于有窦道的患者,应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给予敏感抗生素。

1.3 术后护理

1.3.1 心理护理:无论术前怎样给予解释疏导,患者内心总是不踏实,一旦从麻醉中醒来,首先想知道的就是手术效果,所以护士马上告诉患者手术效果良好,并表示祝贺,鼓励患者增加信心。

1.3.2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前1~3 h,每半小时测量1次脉搏、呼吸和血压,待病情平稳后每1~2小时测量1次,共24 h。注意观察肢端温度、皮肤及口唇的色泽、毛细血管充盈反应、尿量等,及时发现血容量不足。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常因术中刺破胸膜,少量积气而出现呼吸困难,但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吸收。如积气量较大,导致病人呼吸短促、胸闷,应及时通知医生,协助医生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做闭式抽气。如血气胸量较大,宜做胸腔闭式引流。

1.3.3 伤口及引流管的观察 保持伤口清洁,引流管固定妥善,每小时由内而外挤压1次,防止导管堵塞,记录出血的量、颜色和性质,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1.3.4 脊髓神经功能观察 术后72 h内密切观察双下肢的活动与感觉情况,因术中清除病灶可导致椎管血肿、脊髓水肿引起症状,神经检查包括肌肉力量反射和感觉,包括下肢、肛门张力、膀胱功能,如患者出现肢体沉重感、麻木、不能活动,应该通知医生,如患者出现蚁行感,针刺样痛、足趾、关节能自主活动,标志着感觉运动功能的恢复[6]。

1.3.5 局部制动:行脊柱结核术患者,或脊柱融合术患者,或关节结核做关节融合术患者,病患手术部位必须确切局部制动,以免引起病灶复发,假关节形成,植骨块脱落等。

1.3.6 饮食指导:在术前饮食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促进伤口愈合的食物,即富含胶原、微量元素(铜、锌、钙等)的饮食。

1.3.7 用药指导:坚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痨药,不擅自停止或加减药物剂量,因为骨关节结核病灶血液供应较差,影响药物的渗入。不同的结核病灶用药时间也不同:膝、肘、腕、踝、手、足等中小关节的结核一般用药1年左右;肩、髋、骶、髋、脊柱等大小关节结核一般用药2年左右。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定期检查血象、血沉、肝功能、听力等[7]。

1.3.8 功能锻炼指导:保持局部制动确切有效,指导非制动部位的功能锻炼。术后当天鼓励患者深呼吸、按摩骨突出处1次/2 h。术后第1天可做上肢的自主活动,足踝运动,第2天可伸屈膝、髋关节3次/d,3~5 min/次,踝关节3次/d,10~15 min/次,直腿抬高运动3次/天,3~5 min/次,两腿交替,术后2~3周可在床上做肢体的伸屈、抬高活动,术后4周根据X线,髋在腰围、胸围保护下坐起、站立及行走,以个体接受能力为度,1次/d,10~15 min/次,待X线显示植骨处完全融合,稳定性好,可解除腰胸围,对椎体破坏严重、稳定性差者,需3个月后在腰围、胸围保护下站立活动。

1.3.9 出院指导:让患者了解痊愈标准,避免过早中断治疗。①出院后坚持正规长期抗结核治疗,规范用药1~2年,按医嘱停用药物,不可自行随意停用。②注意营养支持,避免过度劳累,以增加营养,提高抗病能力,加快康复。③根据病变部位采取相应锻炼方法。④定期复查X线片及肝、肾功能。

3 讨论

骨与关节结核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一般为单发,常发生在脊椎,其次为膝、髋及肘关节等。是由结核杆菌侵入骨或关节而引起,发病缓慢,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全身乏力,午后低热,盗汗,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贫血等;局部可表现为发病关节疼痛、肿胀,肌肉痉挛、功能障碍等;后期可出现关节畸形、窦道、瘘管形成等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化脓性疾病。结核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或者消化道侵入人体,形成原发病灶,由原发病灶通过通过血流到达全身各种组织包括骨与关节后,当全身抵抗力强时,可被消灭或抑制。在营养不良、过度疲劳、受寒冷、潮湿或患其他疾病使全身抵抗力降低时,被抑制的结核杆菌迅速繁殖,突破纤维组织包膜,形成一个有临床症状的病灶。因此骨与关节结核可以发生在原发病灶活动期,也可以发生在原发病灶静止期或痊愈多年以后。全身治疗包括休息、营养、一般支持疗法和抗结核药物的应用。休息要适当,除一般情况欠佳,体温较高,截瘫或椎体不稳定的患者外,大都不必严格卧床。营养则应注意补充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对贫血患者必要时应简短输血。混合感染者则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给予敏感的抗生素。局部治疗包括局部制动、局部注射抗结核药物和手术治疗,治疗时必须整体和局部兼顾[8]。让患者了解痊愈标准,避免过早中断治疗。本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护士通过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全面的评估分析,与患者之间取得相互的信任,并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卫生宣教和健康教育,消除了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抑郁症状,并对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使患者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对疾病的治愈具有积极作用,通过早期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患者均获得了良好或最大限度的功能康复。

1 肖玉兰,郝志芳,耿藏缺,等.前路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河北医药,2010,32:1335.

2 何家荣主编.实用结核病学.第1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2.

3 侯广娣.骨关节结核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国医学创新,2011,8:76-77.

4 穆红,花蕾.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护理.护理研究,2009,23:699-700.

5 秦世炳.骨关节结核的诊断和治疗.结核病与胸部肿瘤,2006,19:232-234.

6 杨新云.前入路胸腰段脊柱结核手术配合及护理.全科护理,2009,20:1836-1837.

7 巫菊仙.肺结核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93.

8 孙玮.骨与关节结核的围手术期护理.现代护理,2008:5:137.

10.3969/j.issn.1002-7386.2014.10.065

056000 河北省邯郸市,冀中能源峰峰集团邯郸医院骨二科

R 473.6

A

1002-7386(2014)10-1581-03

2013-04-07)

猜你喜欢
结核结核病关节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一度浪漫的结核
用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合并跟距关节及跟骰关节损伤的效果探讨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CT和MR对人上胫腓关节面坡度的比较研究
355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护理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