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河县水利风景区规划探索

2014-04-06 20:12李含刘玮
山东水利 2014年11期
关键词:商河县风景区广场

李含,刘玮

(济南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14)

商河县水利风景区规划探索

李含,刘玮

(济南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14)

介绍了商河县滨河湿地水利风景区的规划背景、规划原则及空间布局等,阐述了其在保护自然生态、提升文化空间、发展生态旅游、推广科普教育、提供休闲娱乐和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商河县;水利风景区;生态旅游;湿地

商河,是济南的卫星城市,是济南“北跨”战略的主要承载地,也是著名的“温泉生态之城,鼓子秧歌之乡”。为了适应商河县生态旅游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利风景资源,促进水利风景区可持续发展,在此描述商河县滨河湿地水利风景区的规划,为进一步规划提供一些参考。

1 规划原则

根据《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导则》,水利风景区应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突出“维护水工程、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弘扬水文化、发展水经济”的理念,体现出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在城区建设水利风景区,既保护当地动植物资源,又能通过休闲旅游促进城市建设,提升市民的生活水平和综合素质。以景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维护景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基本功能为重点,以促进景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为目标,结合水利风景区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保护和恢复措施,逐步完善和恢复景区生态质量,扭转景区自然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下降的局面。

2 发展目标

1)景观目标:将沿岸已有的和未开发的滨河景观有机地联合起来,形成规模效应,结合已建成景观,形成景观体系,最终将商中河滨水景观带营造成为可持续性发展的城市生态景观地标。2)效益目标:通过景观河道的整治,充分挖掘区域内土地的价值,并依据规划进行批建,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价值。3)生态目标:作为商河最重要的生态廊道,通过规划设计形成商中河自身的生态系统,能有效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并利用水生植物,开辟生态水利风景区和环境保护教育基地。4)文化目标:规划商中河两岸一些极富地方特色的人文地标,像鼓子秧歌广场等。城市滨河景观带的规划,既要体现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又要保留历史,创造历史,创造出最适合现代人居生活的新环境。

3 空间布局及功能分区

3.1 空间布局

1)商中河生态景观。商中河生态景观指商中河城区段,北起城市污水处理厂,南至城区产业园新兴街,全长9.85 km。按照商河“母亲河”的定位,通过不同的景观设计,打造城市“健身、娱乐、生态、休闲廊道”。整体规划设计分为“一轴、三段、九区”,以“一条生态人文景观”为轴,按照“过去、现在、未来”理念设计3个历史延革的人文段落,融合商河的地域文化、传统文化和地热温泉,形成九大景观区,建设全开放的带状公园。

北区段(展示过去):污水处理厂至长青路段(4.6 km),规划主题为注重历史文化的体现,分为“林之幽、草之芬、史之韵、民之乐”四大主题,以展现商河来源与许商文化为主,通过建筑浮雕、题刻、人物传记等形式,附以特色仿古临水建筑,形成商河历史的一个对外名片。

中区段(展示现在):长青路南至南环路段(2.6 km),规划主题为注重与已建成景观融合,注重现代生活相关文化(鼓子秧歌,温泉等)的运用。分为“湿之意、泉之润、舞之逸”三大主题。主要景观节点有城市休闲慢行系统——城市绿道、演艺广场、阳光沙滩、亲水平台、临水栈道、游船码头、生态岛、生态湿地、景观廊桥等,以展示鼓子秧歌文化和生态湿地为主,并结合河道亮化工程打造别具特色的生态景观水系。

南段区(展示未来):南环路到新兴街(2.6 km),规划主题注重工业文明元素的运用和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分为“居之悟、匠之美”两大主题。主要设置大型城市艺术雕塑、下沉广场、亲水平台,景观树阵和生态岛链等,展现城市名片,满足游人休憩需求,同时展示工业文明,为城市未来发展做好铺垫。

2)长青河生态景观。长青河是连接商中河与商河人民公园的重要水道,全长980 m,为城区城中河。2007年底实施河道清淤,2008-02进行河道景观建设,实施了坡岸生态保护、绿化、亮化,南岸彩色混凝土路建设,以及观景平台、假山瀑布及跨河景观木桥建设,形成了河流、景观平台、侧坡、步行道多层次立体化空间。

3)文昌河生态景观。文昌河属备战河城区段,长2.7 km,2008年实施了河道清淤工程,2009年景观河道建设,当年完成。主要建设内容有驳岸砌筑、园路、景观平台、文昌路人行道铺装、绿化、路灯安装、鼓子秧歌雕塑为主体的文化墙,商中路节点绿化和弘德中学前广场改造。改造后形成了水面、湖心岛、沿湖步道、张拉膜广场等多层次的生态绿化空间。

4)滨河公园。滨河公园位于县城南部滨河路、彩虹路、商中河、文昌北街区域,占地面积15.2 hm2,其中水面面积4 hm2。2009-02开工建设,总投资2 200余万元,主要景观包括主入口广场、和平鸽广场、柳林广场、湖心岛、三趣园、垂钓平台、太极广场、观景平台及商河八景文化墙等。

5)人民公园。人民公园位于商河县城区中部,长青河左岸,西邻商中路、北至明辉路、南靠长青路、东临振业街,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7.98 hm2,总体功能布局为“一核、多区、多节点”。分为入口景观区、健身休闲区、自然游览区、十二园生态种植区、城乡规划展览馆及保留行政区。主要景观有观光塔、鼓子秧歌广场、许商雕塑、叠翼亲水台、临水木栈道、岳桥广场、生态小游园茶舍、古亭、休闲长廊及亮化工程。

3.2 功能分区

1)湿地保育区。湿地保育区为商中河上游开阔水面,面积约为43.7 hm2,占景区总面积的19.23%。规划该区主要开展保护、监测等必需的保护管理活动,积极营造适合动植物栖息的生态环境,拆除不必要的人工设施,不再从事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无关的其他活动。

2)湿地恢复重建区。湿地恢复重建区位于商中河下游,文昌河以及长青河3个主要部分,面积约为111.74 hm2,占景区总面积的49.15%。规划在恢复重建区开挖自然水道,保障商中河水系的连通,并净化水质,保障水质质量。水道两侧规划微地形,宽度50~200 m,采取一定的生态修复措施,来重建湿地生态,并滞留、降解、吸纳多余营养物质,进行生物净化。

3)科普宣教区。科普宣教区在公园的西南部,面积12 hm2,占景区总面积的5.28%。其主要功能以生态展示、科普教育为主,允许游客进入,但严格控制进入量。规划在科普宣教区开展湿地体验和湿地认知等室外活动项目,并在该区域建设湿地博览馆、湿地会所、湿地观光塔、湿地木栈道和观鸟塔等室内参观项目。

4)合理利用区。合理利用区包含滨河公园和人民公园,面积约为54.3 hm2,占景区总面积的23.88%。规划该区是以两处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园为基础,为市民提供一处游览、休憩的空间。

5)管理服务区。管理服务区位于滨河路西侧,面积约5.6 hm2,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2.46%。管理服务区包括湿地公园主入口区、生态停车场以及管理服务用房、游客服务中心等,为游客提供各类旅游服务,保障游客的基本权益。

(责任编辑 崔春梅)

F426.91

B

1009-6159(2014)-11-0062-02

李含(1987—),男,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商河县风景区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在广场上玩
明月湖水利风景区的水文化挖掘与诠释
GIS在风景区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应用——以威海市圣水观风景区为例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
县域农业产业化实体培育现状及对策建议
提升农技推广能力,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用“尚方宝剑”保护沙澧河风景区
广场上的大钟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