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达灵的蓝色致富梦

2014-04-07 08:56鲍锋
今日海南 2014年2期
关键词:临高县海丰网箱

□本刊记者 鲍锋

新年伊始,中央电视台《生财有道》栏目专门介绍了临高县著名企业家黄达灵发财致富并带领村民致富的故事,使我们想起了两年前到临高采风时认识的黄达灵。

如今两年过去了,老黄怎么样了?遭受毁灭性打击的临高海丰养殖翻身了么?带着牵挂,近日我们再次驱车百里,踏着泥泞,来到了临高县新盈镇。老黄给我们捧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2013年金鲳鱼喜获丰收,年产量达700多万斤,每斤卖到了13.5元,总产值达8000多万元,还清了过去全部负债,彻底翻身!黄达灵乐呵呵地说,有党和政府的支持,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2011年冬天我去临高采风时,临高网络名人黑脸包拯向我们介绍了当地有个深海养殖能手叫黄达灵,退伍军人,当过村干部,会养鱼。现在是金鲳鱼亚洲第一养殖大户。

我说,这个故事好,现在就带我们去。

当我们驱车来到位于临高县新盈镇后水湾的临高海丰养殖发展有限公司时,总经理黄达灵在家,热情接待了我们。

50多岁的黄达灵,土生土长的临高人,文化水平不高,但思维敏捷,性格豪爽,精明能干。10年前,黄达灵与同仁从接收8口旧挪威网箱开始做起,向大海要饭吃。后水湾,一片蔚蓝色的大海,为深海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经过9年的打拼,到2010年公司,黄达灵的海丰养殖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金鲳鱼养殖基地,年产金鲳鱼近3000多吨,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欧盟、东南亚及港澳地区,年纯收入1000万元以上。

我们坐在会议室里听老黄介绍情况。会议室更像一个荣誉室,挂满奖状、证书。其中“海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基层先进党组织”等金字牌匾格外醒目,记录了黄达灵10年创业的辉煌。

往年这个时节,是黄达灵最高兴的时候,然而2011年冬天显得寒气很重。黄达灵说话时眉头紧锁。

原来,2011年9、10月间,海南连遭“纳沙”和“尼格”两场台风袭击,海丰养殖的268口网箱有182口被吹走和损毁,公司全部损失达6000万元之多,遭受灭顶之灾!一个风风火火的龙头企业,一夜之间陷入破产境地。公司100多名员工欲哭无泪!

面对毁灭性打击,有人动摇了。也有人劝老黄,年近花甲,累了一辈子,赚了一些钱,足够晚年生活,可以休息了。

老黄想,一个共产党员,不能光考虑自己。企业100多号人,每月几千元的收入,还有各类保险。一下子都失业了,许多家庭都会受到重创。

海丰养殖从创立那一天起就建立了党支部。作为书记,黄达灵在支部大会上坚定地说,只要信心在,一切可以重头再来。队伍不能散,员工一个不辞退,恢复生产从今天开始!在哪里跌到,就在哪里爬起来。后水湾不相信眼泪!

恢复生产谈何易?黄达灵有价值过亿的固定资产——网箱,却无法通过资产抵押从银行贷到一分钱。银行认为这类资产风险太大,不愿承担风险。没有资金,怎么恢复生产?

黄达灵只得到深圳等地,通过过去生意上的朋友民间借贷解决资金困难。

寒冬,我们看到遭受灭顶之灾海丰公司没有沉寂,里里外外一派繁忙景象。女员工正在公司大院里修复被台风损坏的渔网,男员工正在沙滩上修复被台风毁坏的养殖网箱。公司接受两场台风的深刻教训,采用了“水泥墩+铁锚”的下锚方式,改进网箱固定系统。浇注好的水泥墩一排排放在公司门口。

海南是海洋大省,也是渔业大省。海南渔业三分天下,临高独占其一。渔业在临高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临高回来后,我们表示一定要为海丰养殖呼号,为临高渔业呼号,为海南渔业鼓与呼!网友们都很热情,立即写出几十篇文章,贴出几百幅图片,组成了“后水湾不相信眼泪”的专题,全面介绍了黄达灵及海丰养殖不屈不挠的动人故事,在南海网发出后,引起强烈反响。临高县委县政府鼎力扶植养殖大户,当即决定从省政府下达的救灾资金中,补助500余万元给海丰养殖恢复生产。政府关怀如雪中送炭,当年海丰养殖就恢复了元气,产量达300多万斤,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2013年再创佳绩,产量、产值、利税创历史最好水平。

黄达灵告诉我们,前年大灾,公司没减一人,去年正式员工已发展到150人,还不够用,又招了50个临时工,解决了当地200名村民就业。近几年,还向社会公益事业捐资数十万元。

黄达灵精彩的人生给我们上了一课。临高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民、渔民的生活还很困难。如果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能像黄达灵那样艰苦创业,带头致富,临高脱贫的步伐一定会大大加快。

猜你喜欢
临高县海丰网箱
网箱养鱼中的网衣清洗方法
阿什河哈尔滨段水质评价
高密度聚乙烯(HDPE)近海养殖网箱框架抗弯刚度分析
网衣的清洗方法
海南临高:17亩被毁林地种上了沉香木
临高县土地整治潜力分析
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