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德州建设中水土保持工作措施

2014-04-07 14:36王中华孙晓杰郝俊萍
山东水利 2014年4期
关键词:德州市德州水土保持

王中华,孙晓杰,郝俊萍

(德州市水利局,山东 德州 253014)

德州市属海河流域,为黄河冲积平原,黄河数次迁徙、决口,在市内形成黄河故道和决口扇形地,各县(市、区)风沙区面积均有分布。1987年风沙区普查面积为1 348.35 km2,主要集中在西沙河和东沙河。全市微地貌大体分为沙滩高地、决口冲积扇形地、缓平坡地、背河槽状洼地、河间浅平洼地、沙质河槽地、沙丘地7种微地貌类型,复杂多变的微地貌和沙质沉积物是形成水土流失的物质基础。

1 水土流失治理

1.1 领导高度重视,转变治理模式

德州市各级政府把水土保持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改变风沙区贫穷落后面貌、改善生态环境及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的大事来抓,高度重视,层层落实。

治理模式由过去的单一开发治理,转变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水土资源的合理保护、利用、开发。根据项目区生态系统实际,对治理措施进行经济投入分析,合理布置治理措施,达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的目的。

1.2 坚持统一规划和综合治理

按照《德州市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对生态项目工程建设进行全面规划设计,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让群众参与决策,根据项目区实际,优化治理措施,采取工程措施、林草措施、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对沙、水、田、林、路进行综合治理和配套建设,并突出重点、注重精品、树立典范、以点带面。

1.3 科学制定措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德州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以水土保持原理和生态农业理论为依据,以开发治理沙荒地、风蚀性耕地为主攻方向,开展以水利水保工程为重点的综合治理。综合治理以沟、渠、路、林网措施为框架,结合水土保持林、经济林、桥涵、机井等配套措施,形成引水灌溉,涵水压沙,以水养林,以林护田的综合治理模式,在风沙区内建立起综合防护体系,控制风沙灾害,改善治理区生态环境。同时,把改善治理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重要目标,早日建成科技含量高,产销对路,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协调发展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

1.4 搞好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深入开展水土保持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营造良好的水土保持氛围。广泛开展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宣传,强化监督管理,推进生产建设项目许可,全面落实“三同时”制度,依法保护水土,使水土保持这项基本国策深入人心。

2 工作任务

2012—2015 年是德州市深入开展生态德州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水土保持工作任重道远,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任务。

2.1 以生态建设为契机,开创水土保持新局面

以德州市生态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生产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严格依法行政,着力落实好生产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提高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率和审批率,坚持预防为主,保护治理成果,防止人为活动对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新的破坏。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市建设相结合,水土保持不仅要蓄水保土、防风固沙、控制水土流失,还要充分发挥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的美化功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美化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打造“生态德州,秀美德州”。

2.2 结合新农村建设,改变风沙区落后面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实“发展生产、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把风沙区治理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改善风沙区生态环境面貌和人居环境条件,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2.3 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

充分利用各级政府对环境保护、国土整治等相关政策,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家治理资金,采取多种形式的融资治理方式 (如承包、租赁、股份制)和与对口单位横向联合的治理措施(如国土整治、植树造林),利用资金捆绑使用的集中优势加快水土流失治理速度。

2012—2015 年,全市争取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56.68 km2,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80%以上。治理区初步形成以水利水保工程为主要措施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防护体系,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态美市战略加快推进,生态德州建设全面实施,生态文明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3 保障措施

3.1 组织领导措施

水土保持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要求各级政府要把水土保持工作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后劲、振兴农村经济、造福子孙后代的一件大事来抓,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

1)不断完善新形势下水土保持法规政策和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不断制定完善水土保持规范性文件,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2)进一步建立健全水土保持机构。全市11县(市、区)建立的水土保持行政管理机构和监督执法机构,担负着生态建设和监督执法工作,水土保持机构建设还应进一步加强与完善。

3)随着水土保持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实施,要加强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要成立监测机构,把水土保持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

3.2 政策保障措施

按照《水土保持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和规章制度,依法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预防监督,以保证水土保持工作顺利实施。

3.3 技术保障措施

1)加强实施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以县为单位,以风沙片为治理单元,分解任务,层层抓落实,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2)实行工程监理,加强技术指导和质量监控,确保工程质量。

3)搞好技术培训工作,通过采取委托有关院校举办水土保持培训班、专修班,提高水土保持队伍的技术水平。任务重的县(市、区)、乡(镇),要注重培养水土保持农民技术员。

4)抓好新技术的研究和实用技术的引进及推广,有针对性地开展试验研究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科研设施和条件,对水土保持实施中的技术难点、重点逐项进行试验研究,力求早出成果以尽快发挥指导作用。

3.4 投入保障措施

1)资金筹措。采取政府投入和群众自筹的办法,并鼓励农民、专业户、社会团体承包治理,调动群众治理的积极性,拓宽投融资渠道,实现投资多元化。

2)劳动力组织。以乡镇、村委会为单位,采取与受益村村委会签订投工合同的方式,确保劳动力的来源。

3)进度控制。强化资金和物资的管理,保证各项治理措施的顺利、按时实施,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专款专用。

猜你喜欢
德州市德州水土保持
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德州鲁源货场信号联锁设备关键技术的应用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
在德州,电力经纪人帮你选电!
德州地区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综合防治措施